虚阁网 > 海外故事 > 日本留学一千天 | 上页 下页


  日本人的“阵营感”(或者说“团体感”)是很强的。一个人一旦参加到某个社会团体之中——成千上万的大工厂,大企业也好,几十人,上百人的公司也好,乃至不过几个人,十几个人的小单位——都会立刻深化进去,视“单位”与“自我”为一体,与抱成一团。所谓“离心”,“内讧”和“散沙”的状况是不多见的。

  味道园也一样。甭管你是张三李四,也甭管你来自何方,一旦你参加进来,面对着所有宾客,所有其他的店铺,“我们”就成了一个阵营。不论干什么,大家都齐心协力地膘成一股劲儿。你帮助我,我配合你,你呼我应,正象贴在我们更衣室里的一个口号所写的:“让我们大家时刻注意:互相呼应,互相交流,互相配合,团结一致搞好工作。”

  经常,我刚给客人开完菜单回来,别的伙伴早已帮我把客人需要的茶水,酒杯,小碟子准备好摆在托盘上了;客人吃完走了,我去收拾桌子;刚把脏碗,脏盘摞成一摞儿,一个伙伴路过立刻把它们全捎走了;我正擦着桌子,又一个伙伴过来帮我把用过的烤炉拿走,换来一个干净的。于是,我也很快地学会了——只要自己的手一空下来立刻去助其他伙伴一臂之力。

  然而,仅仅在动作上的配合不够,还必须在声音上互相呼应。当谁一喊道:“欢迎光临!”或“谢谢!”时,其他所有人都要马上高声配合道:“欢迎您光临”,“谢谢”,就象一声领唱引出的齐声合唱。同样,当厨房外边的人把开好的菜单或收拾回来的脏碗盘送到厨房窗口时,一定要高声对里面招呼道:“劳驾,拜托你们了!”里面的人一定会齐声回答:“是。”……这种一乎百应,有唱有和的工作配合是当作一项严肃的原则来看待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很不习惯参加这种“大合唱”。由于日语尚不熟练,同样的一句话我和别人一起张嘴,结果我总比人家慢好几拍,窘得我够伧。结果就不爱张嘴了。别的伙伴发现了,小声笑着问我:“你为什么不开口呀?”

  “我说不好。”我觉得自己是有理的。

  店长发现了,绷着脸问我:“为什么不对客人说谢谢?”

  天——呀!他居然这么想。我愣了。

  “要知道,东京到处地饭馆。客人们如果认为味道园的服务不好,完全可以从此不上这个门,上别的店去吃。那样的话,咱们每人的工资从哪儿来?味道园又靠什么来支撑?所以,客人们来吃饭,我们一定得热情地表示欢迎和感谢。让他们从心里觉得满意,愿意再来我们味道园。你以为你一个人不吭声不要紧,可是你不抬头不开口的样子会给客人什么感觉?他们会因此而产生什么想法?反之,如果客人一进门或吃完一起身,咱们就都一个不落地齐刷刷地对他们打招呼,那又会给客人什么感觉?他们因此又会怎么想?你考虑考虑。”

  店长的话我虽然听了个囫囵吞枣,却真觉得长了见识。于是我明白了:在这里“个人”与“单位”是怎样一种戚与共的关系,而努力取得“最佳服务效果”又为什么如此重要。由此,我也就多少理解了为什么这里的同事们工作能如此密切配合,而又互相谦让。

  说到互相谦让,我很惭愧——直到现在我也还是没有学到家。不知是因为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还是因为我这个人任性惯了,反正,凡是在我看来理所当然而无可非议的行为,在这些日本人做来,就一定会向对方表示歉意。比如,我正在水龙头下淘米,一个伙伴急于要接一点水。那么他肯定先欠欠身子说一句:“对不起,我接一下水可以吗?”等接完水,必定还要再说一句:“对不起,我失礼了。”如果换了我,我肯定不会说什么失礼不失礼,这一切难道不是应该的吗!何必非要扯到“失礼”去呢?可是他们却不。不论工作紧张到何种程度,也不管自己手头有多么急需,都一定要在事先和事后向对方道歉:“对不起,我拿一下那个盘子。失礼了!”

  “对不起,开一下冰箱可以吗?失礼了!谢谢!”

  “对不起,从这儿过一下可以吗?啊,失礼失礼!”

  “对不起,先让我拿一下行吗?谢谢,失礼了。”

  反过来,凡是要请别人做事的时候,无论多么理所当然,也必定要说一句:“劳驾拜托”或者“麻烦你了”。

  “一号桌的菜,(请送去)劳驾了!”

  “这只玻璃杯(请洗一洗)麻烦你了!”

  “二号桌子(还没来得及擦)拜托你了!”

  包括店长开口闭口也同样是“对不起,劳驾拜托”之类。

  起先,我认为这些“口头禅”似的东西,只不过是一种表面形式。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并非如此。在他们这些人的认识中:接水也好,拿盘子也好,虽然都是为了工作,但由于“我”的这个动作妨碍了别人正干着的事,这就是失礼。同样,尽管是由于自己太忙才请求别人作什么,但毕竟是“我”麻烦了人家,这就要表示歉意。

  我这个“老外”直到现在也还习惯不了开口闭口“失礼”“劳驾”之类的客套,可是说实在的,在这种友善的合作气氛中工作心情的确是轻松舒畅。试想:你正开着水龙头在洗东西,忽然一个人一句话也不说就端上来一个盆,把水哗哗哗接到他那里,然后又二话没有就一扭身走了。这么做,任凭多么天经地义,相比起来也不如向对方打打招呼要好得多。

  不光如此,这里还特别注重所谓的“工作情绪”问题。记得初来时,就因为这个,我还特别受过一次店长的“教训”。他批评我工作时情绪不高昂——上班来,向同事问好时,声音不宏亮,连头也不抬起来;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脸上笑容很少,也从不用目光与别的同事交流情绪。

  简直吹毛求疵!——我心里说。我卖力气干活不就得了嘛!可店长却不能这么直接反驳,所以我拐了一个弯:

  “可是,我跟客人打交道时,总是笑容满面的。”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