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安乐堂 | 上页 下页
一一


  “他是替皇帝去送书信,在你们中国说,就是‘钦差’,哪个敢杀钦差?”

  “就怕来不及让他表明身份,命先就没有了。”

  也先点点头,想了一下说道:“要有个人陪了他去,证明他是钦差,就不要紧了。”

  “那就只能派高盘。”袁彬说道,“他是锦衣卫百户,边关的守将,他都认得。”

  “再好没有。就派高盘陪了喜宁去。”

  于是太上皇写了一封上孙太后的“安禀”,请求遣使来迎,陈明细节由喜宁面奏。另外找了高盘来,密授机宜;袁彬又跟他细细筹划了一切步骤,方始动身。

  不多几日到了宣化府。宣化的守将本来是杨洪,自从奉急诏率两万人入卫京师,大破鞑子于霸州以后,论功由原封的昌平伯,进位为侯;由于于谦的建议,奉旨率领所部留在京里,负责训练京营,兼掌五军都督府的左府。宣化守将,改派了左都督总兵官朱谦,他的副手便是杨洪的长子,都督佥事右参将杨俊。

  喜宁、高盘到得城下时,恰好杨俊在巡视战备,得报上城问道:“是谁?”

  “太上皇帝钦差,御用监喜宁。你是谁?”

  “你别问我是谁。”杨俊答说,“你只说你要干甚么?”

  “我要进京见孙太后,快快开城,少噜苏。”

  “你等等!”杨俊下了城,去见朱谦请示。

  “你知道的,令尊曾奉有密旨,也先或会假冒上皇的诏书,无论真假,一概不受。”朱谦交代,“别开城。”

  “不过,他并不是说来下书,而是要进京见孙太后。如确有其事,似乎不能不让他进城。”

  朱谦想了一下说:“这样,你出城请他吃个饭,把他的来意弄弄清楚,再作道理。”

  “是。”

  于是杨俊命人挑了一副食盒,开城相见,道过姓名,略作寒暄,在士兵巡逻休息用的小屋中,打开食盒,请喜宁、高盘喝酒,问起太上皇的近况。

  喜宁尚未答言,高盘突然从喜宁身后,一把将他连双臂紧紧抱住,大声喊道:“杨将军,请你把喜宁跟我,一起抓起来。”

  事起不测,如果只请杨俊擒喜宁,他可能会踌躇;一起就缚为万全之计,不用犹豫。杨俊立即吩咐随行卫士,抓住两人的手臂。喜宁犹在挣扎,高盘挺立不动。

  “杨将军,我奉有上皇的亲笔密诏,请你把我右腿的‘裹腿’解开,就看到了。”

  杨俊便亲自动手,一道一地道将裹腿布解开,果然有张油纸所裹的书信。杨俊放在桌上,抹平了纸上的皱纹细看,上面写的是:“字谕边关守将:中官喜宁,屡唆也先入寇,且不欲送朕回京,罪大恶极。兹着锦衣卫百户高盘诱使回国,凡我守将,务缚喜宁,送京交法司诛之。切切勿误。”下面署一个“镇”字。

  ***

  于谦在喜宁被诛时,便已想到,此举会触怒也先,领兵入侵,因而告诫边关各地,严加防守。三月间,瓦剌各部落,在也先纠合之下,大举入寇。大同、阳和、偏头关、万全各地,纷纷告警,而最危急的是宣化,由瓦剌王脱脱不花——瓦剌原分三部,敕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也先之父脱欢为顺宁王,十四年前杀贤义、安乐两王,打算自称“可汗”,但以反对者多,不得已共立元朝的后裔脱脱不花为瓦剌王,自脱欢至也先,都只具空名。这回受也先挟制,领兵两万围困宣化,其实亦是空名,所率领的都是也先的部队。

  朱谦飞章告急,朝中决定派都督同知范广领精兵赴援。此人籍隶辽东,精于骑射,骁勇绝伦,是于谦最赏识的大将。也先犯京师时,他因于谦所荐,由都指挥佥事,升任都督佥事,充左副总兵,作为石亨的副手;跃马陷阵,部下受他的激励,老弱残兵,亦为一下子成为劲卒。于谦所最欣赏者在此。

  当朱谦告急的本章到达御前,景泰帝命兵部会同诸营,共举将才,大家一致推举范广。及至领兵到达宣化,脱脱不花已经退去;于谦命范广驻军居庸关,把守京师的大门。

  不过边关守将,忠勇奋发,一意坚守的,固然不少;而懦弱怯敌,只望求和的也不是没有,而且这类人还渐渐在增加,斗志消沉,最为可虑,于谦决定找机会纠正颓风。

  有个大同参将许贵,勋臣之后,上了一道奏章,说也先派了三个人到大同,要求朝廷遣使讲和。许贵建议,朝廷应该遣使,而且多赐金帛,以为安抚,然后徐图讨伐之计。

  这给了于谦一个机会,当廷议时,他说:“以前并不是不遣使,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有时还会在无形中成了也先的向导。也先之仇,不共戴天,就理而言,无讲和之理;就事势而言,讲和以后,也先需索无度,从则自损国力,不从则必生变,不如置之不理,最为上策。许贵勋臣后裔,萎靡懦怯如此,可斩!”

  说“可斩”,并未真个奏请处斩。但只要他有这句话,影响就很大了。因为远近皆知,于谦得君甚专,兴安及金英,亦是全力支持,或战或和,完全由他作主。他的态度既表现得如此坚决,边关守将就没有人再敢主和,亦没有人再敢松弛战备。

  ***

  在京中,于谦在军制上作了一个重大的改革。原来明太祖力战经营,以武功定天下,仿照唐朝的府兵制度,普遍设立“卫所”,计口授田,农忙耕种,农余训练。遇到征伐,临时选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兵编组营伍。任务完成后,总兵官缴上印信,士兵各归卫所。由于兵是兵、将是将,所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如果调来的兵训练严格,而总兵官深谙将略,驾驭得宜,当然就打胜仗,否则就很难说了。

  卫所常备兵以外,还有“京营”,每年轮调近畿、山东、河南、大宁各卫所的劲卒,隶属京营,称为“番上”。京营原来只有一个大营,名为“五军营”;永乐年间得边外降卒三千人,骠悍可用,特立一营,即名“三千营”;以后征交趾得神机枪炮的制法,因而又立“神机营”。五军、三千、神机,合称“京军三大营”,总人数由二十万扩充至四十余万。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