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柏杨 > 帝王之死 | 上页 下页
赵雍(1)


  时代/纪元前四世纪七〇年代~纪元前三世纪〇〇年代
  王朝/赵王国第一任王
  绰号/武灵王
  在位/二十八年(前326~前299)
  遭遇/被围沙丘宫·饿死

  一代人杰

  在楚王国国王芈槐先生翘辫子的翌年(前二九五),赵王国国王赵雍先生,被叛军围困在沙丘(河北省平乡县)的行宫之中,活活饿死。

  赵雍先生跟芈槐先生,是同时代人物,下场同样是一场悲剧。但芈槐先生,一辈子窝囊。而赵雍先生,却是万人崇拜的一代英雄。

  这要追溯到春秋时代的往事。

  春秋时代于纪元前五世纪二〇年代前四八一年结束,翌年(前480),战国时代开始。中国历史上时代的划分,以“春秋”“战国”,最没有时代性和社会性根据,更没有政治性根据。当初不过几个儒家学派的文化人信口开河,后人不加思索的沿用下来。盖儒家学派开山老祖孔丘先生,曾整理鲁国的编年史——鲁国的编年史名春秋,起自纪元前八世纪七〇年代722年,止于前已言之的纪元前五世纪二〇年代前481年,儒家学派把这三百年间的时间,称为“春秋时代”,也就是周王朝衰退成为周王国,独立封国林立时代。春秋时代完结,接着是战国时代,而战国时代应起于哪一年?

  史学家各说各话,各定日期,而且都持之有物,言之有理。其中最权威的一种说法是,应从纪元前五世纪九〇年代前403年起。盖该年也,晋国分裂为韩国、赵国、魏国。而司马光先生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就从该年开始。不过,春秋时代结束后(前480)到前404年,七十七年间,算啥时代?这七十七年比春秋时代更糟,既不能另行成为一个独立时代,又不能算是周王国的复兴。硬用人为的力量丢掉它,既不公平,也不可能。按理应该使春秋时代延伸下去才对,然而,孔丘先生的力量太大,我们既无力使之延伸,只好使战国时代跟它衔接,应该是合理的也。

  ——司马光先生的人虽不可取,但他主编的《资治通鉴》,却是中国最好的史书之一。本应上接春秋的,可是,他宣称他不敢衔接孔丘先生的屁股。一条鞭下来的编年史,遂中空七十七年(前480~前404)。柏杨先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猜想他可能收集不到这七十七年间的史料,遂假装谦恭。如果我老人家猜错啦,那么,有件事准猜对啦,那就是,圣人可害人不浅。

  言归正传。

  纪元前403年,当初烜赫一时,屡当中国霸主的晋国政府,已衰弱不堪。赵、魏、韩,三姓家族,遂开始分割。就在那一年,奄奄一息的周王国政府,发挥了剩余价值。国王姬午先生,在接受三家贵重的贿赂后,分别封三大家族的族长为国君,建立韩、赵、魏三个封国。晋国国君只剩下一个城,反而像奴才一样,看三家的颜色,四十七年后的前三七六年,三家索性把晋国最后一位可怜的国君姬俱酒先生,逐出城堡,贬作小民,晋国灭亡。

  三国分晋之后,赵国(首府河北省邯郸市)最强。

  本篇男主角赵雍先生,是赵国第六任国君,他于纪元前三二六年,继承他爹赵语先生的宝座,然后改建王国。所以他虽是赵国第六任国君,却是赵王国第一任国王,英气焕发,雄心万丈,他了解赵国所处的地缘位置,要想在激烈的战国时代生存,必须使他的军队成为现代化的军队。传统的战术战略,以及传统的武器,必须淘汰。

  货真价实的崇洋

  现代化的意义,是指:向最进步的其他国家,学习最进步的东西——包括生活方式和战争方式。这正是货真价实的“崇洋”,柏杨先生就是这种货真价实的崇洋份子之一。此生为崇洋而活,下世为崇洋而生。有些人僵固得像一粒干屎橛,总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好,自己既不求长进,还唯恐怕别人长进(甚至唯恐怕民富国强),遂在“崇洋”之下,装上西游记哪咤先生的风火轮:“媚外”,而成了“崇洋媚外”。只要把这件法宝念念有词的祭出来,当者无不脑浆迸裂。呜呼,“崇洋”跟“媚外”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一点如果弄不清,或者故意弄不清,中国就永远死气沉沉,人民也将永远受不尽苦难。

  赵雍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主动采取现代化行动,也就是主动采取崇洋行动的第一位君王。大多数君王都是故步自封,把政权看成玻璃罐,捧到手里,连姿势都不敢改变,唯恐怕玻璃罐掉到地下跌个粉碎。结果酱在那里,捧得筋疲力尽,最后来一个倒栽葱,还是唏里哗啦。赵雍先生不然,他盖世英姿,具有超越时代的构想。

  《东周列国志》形容他:“身长八尺四寸,(柏老按:里的长度变化很少,而尺的长度,随着时代而有不同,这跟赋税有关,所以必须专家才能算出八尺四寸折合多少公分)。龙颜鸟口,(鸟口不知是啥模样,大概有点前噘)。广鬓虬髯,面黑有光。胸开三尺,气雄万夫,志吞四海。”他阁下跟普通君王有异,普通君王都喜欢蛰在皇宫里跟女人混在一起,赵雍先生不然,他的足迹几乎走遍他的王国,体验风俗民情,观察山川形势。他北到过中山王国(河北省定州市),东到过黄河(山东省境),西到过黄华山(今地不详),发现他的国家处于四面作战的危险之境,必须改弦易辙,发奋图强。

  《史记》曰:

  “(赵雍)召楼缓谋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漳河,经河南省林县)滏(滏阳河,经河北省邯郸市)之险,立长城,又取蔺(山西省离石县)、郭(郭水,经山西省阳城县)、狼(狼山,河北省保定县境)。败林(蛮族林夷部落)于茌(茌山,山东省茌平县境),而功未遂。今中山(河北省定州市)在我腹心,北有燕(燕王国),东有胡(蛮族东胡部落,内蒙古及辽宁省南部),西有林胡(蛮族部落,内蒙古毛乌素沙漠东)、楼烦(蛮族部落,山西省北部管泠山)、秦(秦王国)、韩(韩王国)之边。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楼缓曰:‘善’。群臣皆不欲。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