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国元帅刘伯承 | 上页 下页
八九


  明智的军事家认为,战争首先是在头脑中、桌面上进行的,然后才是真枪实弹地拼杀。谁能首先在“寂静的战场”上取胜,谁就能抓住现实战争的主动权。因此,在布置中原区任务和行动计划的时候,刘伯承特别强调:“今后大兵团作战必须提高学术,部队要展开学习。学习应以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及苏联《合同战术》,美国《战斗纲要》为教材。但必须由实际出发,就是考虑敌我的装备、编制、训练、作战等一切不同的因素,以及地形、天候、季节、政治、经济等,而求得辩证的学术。”

  在运筹中原作战方案的同时,刘伯承又结合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抓住了介绍世界最新军事学术的新选题——编译《论苏军合围钳形攻势》一书。

  编译是翻泽的一种形式,它与直接转译外文的翻译、节译有些不同。编译是根据某部外文书稿,或综合若干部书稿中的内容,由编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部新的书稿或文章。也就是说,编译稿源于外文书稿,但又不同于直译或意译,而是融进了编译者的理解和某些创造性劳动的。

  刘伯承编译的《论苏军合围钳形攻势》一书,取材于苏军少将彭捷甫斯基的文章《围攻的机动与战争经验》。彭捷甫斯基的这篇文章刊载于1946年11月苏联军备部的刊物《军事见解》上。刘伯承认为彭氏的这篇文章总结了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德国法西斯军队作战的新鲜经验,阐述了苏联红军战略战术思想的新发展,总结了苏军围攻机动思想的要旨,很值得人民解放军借鉴。刘伯承在说明编译意图时写道:

  “编译的目的是供高级干部学习毛泽东同志于1947年12月25日报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的军事原则与领会自己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作参考。读者宜从自已经验中去考证它的实质与结论,吸取其中用得着的东西,拒绝某些用不着的东西,更要发扬自己所特有的长期锻炼出来的战法,实事求是指导作战。”

  从这里,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刘伯承进行翻译工作时,比过去更加重视借鉴外国军事经验的“直接效应”,即更直接地针对当前战争实际,针对各级干部的实际。在翻译的文体上。也选择了更能反映刘伯承本人思想的形式——编译。因为这种形式可供编译者思考的空间更广阔,因而兼容性更大。

  在“编译后言”中,刘伯承开宗明义地论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特质”。文中写道。

  “如果说苏军有争取战争全部胜利之目的,与依据斯大林的战略原则而运用了围攻的机动以歼灭敌人,则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之目的,乃走向全国胜利,与毛泽东军事原则是每战必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之,两者正是相同。然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实有它特出之点,即以装备与兵数劣势的军队对美帝国主义所装备的蒋介石现代化军队作战。由于我军富有特殊的机动力,善于在耗散敌人之中,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捕捉敌人弱点而不断围歼之,所以能够源源不绝地俘获敌人的武器兵员以补充自己和强化自己。这就是毛泽东军事原则所独有的特质,而应为我们所把握以战胜蒋介石的。”

  在阐述我军的围攻与敌人之间的关系时,刘伯承认为:“我军的围攻,有在敌人进攻与退却中实施的,也有在它驻止与守备时实施的,就敌情说来,是一打必固守,特别是其疏开队形深怕我军钳形突击割裂成块,遂缩成一团布成环阵防御,以待一面或几面的援兵。现在敌人在其发动内战两周年内,被我全国人民解放军歼灭了二百六十余万之多,纵有若干补充,其数量、质量也日趋衰弱。特别是在我军坚持了大别山之后,又有攻克洛阳、开封等中原重镇的大胜利,使蒋介石中原重兵逐渐陷于僵局。于是他在边地孤立的战略要点及时突围逃跑者日多,其不能突围逃走者,竟有牺牲守备军队而不增援的,但其飞机增援却是到处都有的。就地形说来,我们有在山地围攻的,也有在平原围攻的。凡地形地物尤其是水网城寨之类足资防守者,都被敌人用来构筑工事顽强防守、这里就向我们提出了在围攻之前的敌情判断与地形判断的问题。”

  在敌情判断、地形判断与决心问题上,刘伯承从敌我双方的情况出发,提出了如下见解:

  “当围攻战役准备之前,对于敌情必须搜集与研究必要的材料而判断之。预见到敌人在被围攻时它将如何布防,弱点何在。特别是有无外援,如有外援可能,将以某些兵力,如何来援,何时可到。这一有无外援问题,必须细心思索清楚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对比着看相互的关系、构成正确的判断。我军或只围歼守敌,或先围歼其援敌再及守敌,或只围歼援敌全部或一部,都是以此判断为标准,而定下决心,部署兵力。同时,对这一战役所在的地形,必须结合敌我态势及互相影响的行动,一并加以研究而判断之。一假使我们对敌情地形判断正确,善于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又善于利用地形,隐蔽合围,对准敌人之弱点,实施突然的钳形突击,就容易收到歼敌之效。”

  刘伯承的上述见解,确是人民解放军克敌制胜的要诀。其中,编译者提到的“善于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善于利用地形”、“对准敌之弱点”等,更是我军作战经验的精华。

  刘伯承从解放战争的战场实际和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清楚地看到合围钳形攻势,必须各部队协同动作,其关键在“合围与割裂”。

  他指出:“由于我军善于宽大的机动,捕击敌人弱点,所以战役的围攻较易完成。但无论是阵地战或机动战,尤其是在机动战中,各部队必须根据作战基本命令与具体情况,机断行事,协伺动作,才能合围与歼灭敌人合围就是防止敌人突围逃走,割裂才能各个歼灭敌人。割裂必须判断敌人防御体系,寻求其弱点(如敌人接合部、突出部、指挥部,展开态势的间隙、纵长队形与便于我军接近和割裂的地形之类),运用绝对优势的兵力与火力,施行主要的向心的钳形突击,而使两个突击方向会合于一点。如此不断地割裂敌人成块,而各个歼灭之。就是围攻战斗的要旨。割裂自突破敌人防御正面开始,必须从突破口透入纵深,贯穿到底;又必须从突破口分向两翼卷击,扩大突破正面。以肢解其防御体系。因此,主要突击方向必须有强大的兵力,作纵深的梯次配备,以便适时机动,扩张战果。”“这里是说围攻在主要突击方向以两个突击队施行向心会合的钳形突击。至于在两个突击地段的中间地带及其他地带上活动的诸军队,则作辅助进攻的钳形突击,或扼守要点防御,或实施佯动。无论怎样,这些军队都应从各方面同时动作,尤其是从各方面同时施行向心的突击,足以使敌人四面受敌,无法使用预备队或从某处抽兵实行抵抗或突围。在敌人可能突围的方向,须适应情况作诱伏,或待伏或作封锁的布置。”

  鉴于我军在实战中逐步建立起一些新的兵种,刘伯承提出了各兵种在突破割裂敌人时的协同动作。他写道: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