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徐向前传 | 上页 下页
五九


  战局的发展,使红军渡河计划的实施,刻不容缓。徐向前的心一直悬在三十军能不能迅速突破黄河天险的问题上。

  朱德总司令和张国焘于23日抵打拉池。彭德怀已先行到达。他根据中央的意图首先提出战役计划的要旨,朱德、张国焘表示完全同意。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当即命令三十军首先渡河,九军跟进,如渡河不成,南敌跟进,则以九军配合南线部队击敌。

  23日晚,李先念、程世才奉命率部队进入黄河岸边的丛林地带隐蔽集结,准备渡河。首先由程世才、熊厚发指挥二六三团的先遣连,从红咀子渡口偷渡。先遣连连长是该团一营营长赵海丰,指导员是三营教导员周纯麟。全连都是挑选出来的有作战经验的机智、勇敢、懂得水性的战士。

  午夜,徐向前下达渡河的命令。先遣连把早已运到岸边的木船推下水去。16只木船迅速向斜对岸驶去。10多分钟后,船身受到急浪和旋涡的袭击,漂摇、颠簸得厉害,前进的速度也减慢下来。舵手和划手们使尽全力拼命保持船身的平衡和驶向,以避免被急流冲走或卷翻。划不多久,船身靠“岸”了,战士们纷纷从船上跳下,才发现这是河中心的一片浅滩,前面还有河水阻隔。等他们驶回东岸时,已近拂晓,有一只船被激流卷走,10多个人献出了生命。第一次偷渡就这样失败了。

  情况报告到总指挥部。徐向前下达了死命令:分秒必争,另选渡河点,请老船工掌舵,一定要从这带突破。同时,命令四军、三十一军和五军坚决阻击南敌,迟滞敌人前进。总指挥的脾气,部属都熟悉:他一锤定音,令行如山,绝不轻易改变。红四方面军敢于和善于打硬仗、恶仗,是同徐向前的这股硬劲分不开的。这时,党中央已获悉蒋介石抵西安督战的消息,连电红军总部和彭德怀,令三十军立即渡河。三十军领导人决定由程世才率八十八师和二六三团的领导干部重新选择渡河点。经过周密勘察,渡河点选在靖远以南40里处的河抱口。这是一个老渡口,岸边山岩峭立,河面较窄,对岸是一片平滩,据老船工说,只要把稳了舵,渡河不成问题。

  黑沉沉的夜,漫天的星星发出微弱的光芒。从蒙古沙漠地带吹来的干风,透着寒意,枯黄的树叶,一阵阵地飘落下来。在大芦子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里一片沉寂。参谋、勤务员,心里都七上八下,今晚渡河能成功吗?紧张、焦虑、等待、期望,攫住了每个人的心。徐向前在电话机旁踱来踱去,如豆的灯光照着他清瘦的面庞和高大的身影。他不停地抽烟袋锅。午夜,电话铃响了,李先念兴奋地报告:三十军渡河成功。总指挥徐向前心里象一块石头落了地。他发出命令:“立即向总部和军委发报!”

  三十军的后续部队,一批批地渡过黄河。两岸的枪炮声、喊杀声、欢呼声划破沉寂的夜空。呈一线式配置的马家军河防阵地,一处突破,就象黄河决口似的,越扩越大,所谓的“突不破的防线”彻底崩塌。

  朱德、张国焘、彭德怀在打拉池获悉三十军渡河成功后,立即致电中央军委和徐向前、陈昌浩:“钳制西兰大路十月份在我手中之任务已大体完成,三十军渡河成功,开辟了执行之(新)任务的第一步胜利。”“根据中央军委前次关于战略方针指示,我三个方面军在这一期间以占领宁夏地区,扩大甘北地区和尽力巩固陕甘宁赤区,以及维持和扩大西兰大道以北广大活动地区,吸引胡、毛、王、关诸敌于西兰大路一带,接通远方,争取抗日统一战线的公开形成为战斗目的。”具体要求:第一,四方面军主力应速渡河,抢占一条山、五佛寺、永登、红城堡等一带地区要点,控制五佛寺渡河点和拦阻兰州方向北进之敌;留出一部机动部队,于一条山、五佛寺之线,以便将来必要时协同一方面军在中卫、灵武段渡河。河东前线部队,尽量迟滞和吸引会宁方向的敌人。该掩护部队将来均必须渡河,其一部可于掩护任务完成后从靖远下游至五佛寺段渡河。第二,一方面军主力应速集结同心城一带地区,准备渡河技术,从金积、灵武、中宁、中卫段或五佛寺渡河,并准备直取定远营。第三,二方面军接替一方面军之对南防御任务,控制海原、固原一线。(彭德怀于10月27日致电党中央,说明25日有他署名的这份电报是发后才给他看的,并声明无效。)

  26日凌晨,中央军委同意九军渡河。电称:“三十军、九军过河后,可以三十军占领永登,九军必须强占红水以北之枢纽地带,并准备袭取定远营,此是极重要一着。”据此,徐向前、陈昌浩命令九军继三十军跟进,五军担负警戒渡口和监视靖远守敌的任务。四军、三十一军继续阻击南敌。方面军总指挥部跟三十军、九军行动。

  白天敌机轮番轰炸扫射,封锁河面,部队渡河只能在黄昏后至拂晓前。每天夜里,大小木船和牛羊皮筏子一起出动,穿梭般地来来往往,手电筒和提灯的光亮在波涛滚滚的河面上晃来晃去,犹如无数萤火虫翩翩起舞。至27日拂晓,红三十军、九军及方面军指挥部渡河完毕。29日,中央军委同意三十一军渡河,但因彭德怀建议留该部在河东作战,30日军委又改变命令,着已经开到河边的三十一军折向麻春堡开进。当天,南线敌军关麟征师向靖远突进。负责控制靖远两岸船只及监视靖远守敌的五军无法向打拉池靠拢,遂奉朱德、张国焘的命令,全部撤至河西的三角城地区,看守船只,休整待命。

  红军三个军渡河成功,指战员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信心。为了红军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解放,面前虽有千难万险,他们毫不畏缩,向前,向前!

  §一条山激战

  11月初的河西地带,寒气逼人,风沙扑面,干涸的河川,荒凉的戈壁滩,枯黄而带刺的骆驼蓬草,黄河沿岸连绵不断的黄色山梁,使大地如同冬眠的冷血动物,冷漠、僵硬,没有半点儿生气。

  黎明时分,徐向前跨上战马,带着参谋和随从人员,驰向附近一个小山包上。他举起望远镜,观察地形地貌。眼前的荒凉景色,犹如《吊古战场文》所描绘的: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自秦汉以来,这一带是征马嘶鸣、战鼓如雷、白刃交加的古战场。中国的汉回民族为保卫疆土,屡屡与入侵的匈奴等异族统治者厮杀。现在,徐向前挥军布阵,将在这片古战场上,与马家军一决雌雄。

  渡河后的红军共2.18万人。战役展开的首要一环,是控制一条山、五佛寺等战役枢纽地段,打开北进宁夏的通道。下一步则向宁南进击,乘胜取中卫和定远营,并策应一方面军西渡。徐向前和陈昌浩决定,以三十军为前卫军,猛打猛进,抢占一条山、五佛寺地区,控制五佛寺渡口;以九军攻占锁罕堡、打拉牌等地,屏障三十军,遏阻西南方面的援敌;以五军殿后,驻三角城休整和看守船只,警戒兰州方向的来敌;总指挥部和总直机关、医院、妇女团等居中。徐向前的总指挥所设在三角城至一条山之间的一个小围寨——赵家水。

  赵家水,背靠光秃秃的山丘,前临铺满鹅卵石的干涸河川,住着几十户人家。村名虽带“冰”字,其实水象油一样贵重。这是一个缺乏地下水源的地带,掘地几十丈深,也挖不出水来。老百姓种田不叫种田,叫“闯田”。种子下地后,碰上几场透雨,闯过了干旱关,收一季就能对付两三年。“闯”不过去则颗粒无收,只能背井离乡,逃荒要饭。平时,老百姓的食用水大都靠人拉水车运来,男女老少常年不洗脸。人们渴望有水,便把一些地点与“水”联系起来命名,如赵家水、野狐水、喜集水、福禄水、眼井堡、大卢塘、三塘驿、一碗泉等。一条山因形而得名,它横卧在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断断续续,犹如被斩成数截的巨龙。当地有一个神话传说,也与水有关。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