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梁漱溟传 | 上页 下页
一二


  §第四章 路漫漫而上下求索

  §一、周游讲学

  梁漱溟自以为解决了人生问题后,不愿再做一名书斋中的学者,为了宣讲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他东奔西走,四处讲学,俨然如先儒孔子,周游各地而传道、授业、解惑。

  1922年1月,梁漱溟应邀来到山西,作了一系列演讲,大到宇宙人生、民族命运,小到个人生活经验,无所不包,大力宣扬自己的文化思想和政治主张,一方面想教化人民,改造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找到支持者。

  从山西返回之后,他又前往山东、河南各地宣扬自己的思想。他认为:中国首先要看清国际的大环境和国内的小环境,明白中国目前所处的地位。中国之所以沦落到目前这种地步,根本原因在于文化。东西方文化走的根本不是一条道路,中国的问题在于文化的早熟和近几十年对西方的简单模仿,结果是丢了传统而新的文化体系又无从建立。中国如想获得根本性的改变,则必须从传统文化着手,但对西方人的成功之处必须加以借鉴。这样既能造就完善的人格,又能发现避免西方现代化后的社会弊病,从而奠定我们的国家。

  §二、再度从政

  周游讲学并没有达到梁漱溟预期的效果。他虽然大力宣扬,但应者寥寥,使他不免有曲高和寡的失落感。这不由唤起了他对政治问题的关注。于是,在讨论文化、人生问题之余,他再度热衷于政治。

  他继承了历代先儒的观点,认为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各司其职,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不能在政治清明之时一拥而上,刺激政治过于急速地发展,也不能因形势突变而对政治敬而远之,过和不及都是中国知识分子应极力避免的毛病。

  针对当时军阀割据、内战不断的政治局面,梁漱溟认为除了国民不争这一最大过错外,主要在于军人干预政治,他认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军人必须远离政治,政治家也不能凭借武力和军队去维持法律和秩序,更不能以军队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1922年直奉战争爆发。看到民不聊生的局面,梁漱溟痛心不已,便和李大钊,蔡元培等人发起裁兵运动,并由蒋方震草拟了《裁兵计划》呼吁全面停止内战、废督裁兵、化兵为工、重建和平。

  1922年5月21日,胡适、梁漱溟等十多人又共同发表了《我们的政治主张》,提出组建一个好政府,为社会谋福利。

  梁漱溟等人的政治主张虽然不无道理,却不足以感动手握兵权的军阀。这种温和的改良主义想在不触动军阀政权的基础上建立“好政府”、正当机关,宪政政府,无疑是以虎谋皮,无法产生实际有益的效果。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