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陈毅传 | 上页 下页
八四


  在陈毅发报的当天,收到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于8月5日合署发给陈、粟、谭、华东局并告刘、邓的电报,指示:“陈率六、九纵应迅速转至东面,与谭及二、七纵会合,从背面钳制敌人,不使敌达到驱我过黄河目的。但目前你们有5个纵队已到运河以西,正好协助刘、邓执行出击计划……你们速派粟裕西去统一指挥5纵,将全军供给重心经渤海转至鲁西南,争取在鲁西南立足,协助刘、邓作战,否则有被敌驱过黄河危险,你们必须严重对付此种情况。”

  要粟裕到西面去指挥华野5个纵队的事,中央军委在两天前已经说过一次了。当时,粟裕向陈毅提过以下意见:一、华野今后主要作战方向和指挥重心是在外线,请陈司令一同去以加强领导。二、为进一步集中兵力造成战役上的优势,建议增调第六纵队到西线。三、留山东内线的第二、七、九纵队组成东兵团,由谭震林、许世友指挥。陈毅表示同意,将上述意见联名报告了军委。中央军委于8月6日作出决定:陈、粟率华野机关及第六纵队、特种兵纵队赴鲁西南,统一指挥华野第一、三、四、六、八、十纵队、特种兵纵队,及配合华野作战的晋冀鲁豫第十一纵队,统称西兵团。内线成立东兵团。于是,陈、粟决定北渡黄河,经惠民、禹城、聊城转赴鲁西南。

  8月11日,华野指挥部在伴庄渡口渡过黄河。第二天上午,为了防空,指挥部在一座比较隐蔽的公路桥下开会。天气炎热,大家不停地摇扇子。参谋处长夏光似有所感,提起毛笔在自己白色的纸扇面上题写了8个字:“黄河已过,君心甘否?!”陈毅伸手把夏光的纸扇接了过去,想了一想,也提起笔来,在旁边写了首五言诗:“昨夜过黄河,风大浪又恶……”接着就写如何乘风破浪,夺取胜利,以“高粱玉米熟”来煞了尾。陈毅的题诗被粟裕发现,又把扇子拿过去,在背面也题了一首诗,在笑声中互相激励,以求合力完成战略大转变。(遗憾的是,这把扇子在20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被作为“四旧”扫掉了。)到了惠民,野直大部继续向聊城前进,指挥部则率电台暂留惠民督促物资弹药兵源迅速西运,以便西兵团迅速得到补充。

  陈毅在惠民心情并不平静。他已经收到了刘、邓8月8日申时发来的电报说:“顷,我们决心转至外线”。对其行动,军委于8月10日颇为称赞:“在敌主力东进郓城、西迫鄄城情况下,我在郓、巨作战已不适宜,即北撤亦来不及,只有南进才利机动,刘、邓决心完全正确”。刘、邓的提前出动,加快了陈、粟运筹9月出击的步伐。

  外线出击困难固然增加许多,但是敌人误以为“山东共军已溃不成军,不堪再战”,骄狂起来,已有新的战机可寻,粟裕经过反复思考,计划了两个歼敌方案。陈毅认为这一仗关系重大,应力求全胜、必须慎重,要他先向陈士榘、唐亮征求意见。交代以后,陈毅抽空前去渤海,料理一下后方的工作。百忙中,他特别惦记着第十纵队的事。该纵队在郸城地区同国民党第五军打了几天后,退过黄河到东平湖西一块狭窄地区休整,突遭敌军袭击,背水一战,颇有损失,现已开到张秋镇一带整理。陈毅觉得应该赶紧到那边去看看,做些“领导爬起来”的工作。

  29日晚饭后,陈毅上了吉普车,向西南驶去。他坐在驾驶员的旁边,把帽沿转到后脑勺上,开始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烟,看来是在为到十纵队去讲话打腹稿。陈毅到了十纵队后,先和领导人谈话,30日下午便给全纵队营以上干部讲形势任务,说明大家正处在由内线作战到外线作战的过渡阶段,任务很重,困难不少,前途光明。他对大家作了许多安慰和鼓励,也严厉地批评了不冷静,不沉着而造成挫折的问题,对大家的教育和鼓励很大。陈毅本想更深入地解决一些问题,但到9月1日上午,野战军指挥部要他赶回去,他知道事情重要,已经做好的午饭也不吃了,说走就走。

  毛泽东主席在30日这天亲自给陈、粟发来了一份“绝密”电报,电文中说:“目前中心环节是在陇海南北积极行动,歼击及抓住五军、五十七师,攻占一切薄弱据点,直接援助刘、邓……现在欧震、张淦、罗广文、张轸、王敬久、夏威各部均向刘、邓压迫甚紧,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脚之势,务望严令陈、唐积极歼敌,你们立即渡河,并全力贯注配合刘、邓。”陈毅记得毛泽东曾在上个月底发过一份极秘密的电报给刘、邓并华东,说明“陕北甚困难”,已经反映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严重处境。但从现在这个电文中他更感受到了毛泽东十分焦急的心情。于是审时度势,下定决心,对粟裕说:“采取第二方案,争取早打。”正好粟裕也是这样想的,还在陈毅回指挥部之前已作了许多准备和安排,“西字第一号命令”已经下达,各参战部队已经在作行动准备。

  9月3日晚,陈毅、粟裕率野战军直属队、第六、第十纵队南渡黄河。9月5日在邪城及其附近集结,并与第一、第三纵队会合。至此,华野第一、三、四、六、八、十纵队、特纵及晋冀鲁豫第十一纵队均已集结于沙土集南北地区,完成了第二方案规定的战役布局。

  6日晚上,指挥部召集了纵队领导干部会议,陈毅主持,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粟裕更反复说明早打的好处和取胜的条件。他强调地说,只有打,才能有力地配合刘、邓,才能扭转现在的被动局面,部队才能得到补充和休整,打好了,鲁西南根据地就能重建起来。经过民主讨论,大家统一了思想,并且一致同意首先歼灭五十七师。

  真是一环紧扣一环,会议开过,9月7日,五十七师便积极北犯,与第五军之间拉开了20公里的空隙。战机已到,陈毅、粟裕遂下令攻击。当天晚上便对五十七师形成了合围。经8日一天激战,沙土集外围敌据点几乎全部肃清,夜晚6时,发起总攻,军政攻势一齐展开。9日凌晨3时,便将敌57师全部歼灭,计毙伤2000余人,生俘中将师长段霖茂以下75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

  早晨,陈、粟报告中央及各方:“我军于虞日开始于郓城南,举行钳制五军、歼灭五十七师的作战。经一日两夜战斗,已全歼五十七师于沙土集,仅有少数向东突围,正追击中。此役经10日来与五军纠缠,始吸引五十七师落网。同时,打垮刘汝明两个旅的数次增援,及五军整6日的不断进攻。我军士气甚旺,决迅速转移攻势,予五军以歼灭性打击。”

  11日,收到中央回电:郓城沙土集歼灭五十七师全部之大胜利,对于整个南线战局之发展有极大意义,并向西兵团全军将士致庆贺慰问之忱。

  战略大转变对于华东全军带有相当大的突然性。分兵、外线出击、雨季行军作战,造成了很严重的困难和被动。陈毅、粟裕坚决地“领导爬起来”,终于扭转了战局,向深广的敌后大举进军,在扭转反革命车轮,推进革命车轮的历史性转折中,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华东野战军的英雄本色。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