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陈毅传 | 上页 下页
八三


  蒋介石为了“起死回生”,起用日本战犯冈村宁次为顾问,提出了“并进不如重迭,分进不如合进,以三、四个师重迭交互前进”的指导方针,重新编组进攻兵团。将进攻军队主力9个整编师共25个旅调集在莱芜至蒙阴不及100华里的正面上,摆成方阵,于6月25日再次向鲁中山区发动进攻。26日午后,蒋机把悦庄、南麻一带炸成一片烟海。

  鉴于蒋军兵力集中,一时难以分割歼击,陈毅与粟裕、谭震林于28日、29日商定了各路派兵挺入敌后的方针,并于29日命令陈士榘、唐亮率三、八、十纵队转赴莱芜、泰安、大汶口之线,执行歼击八十五军或十二军一部或大部之任务;命令陶勇纵队由临蒙线西进歼冯治安之一个团,尔后或向西北或向西或向南,视情况决定。当晚,以上各部都已行动。

  第二天,收到了中央军委29日12时发来的一份电报,提出了新形势下的作战方针,希望陈、粟、谭提出意见,以便决策。军委的电报说:“蒋军毫无出路,被迫采取胡宗南在陕北之战术,集中9个师于不及百里之正面向我推进。此种战术除避免歼灭及骚扰居民外,毫无作用,而其缺点则是两翼及后路异常空虚,给我以放手歼击之机会。你们应以两至三个纵队出鲁南,先攻费县、再攻邹、滕、临、枣,纵横进击,完全机动,每次以歼敌一个旅为目的。以歼敌为主,不以断其接济为主。临蒙段无须控制,空费兵力。此外,你们还要以适当时机,以两个纵队经吐丝口攻占泰安,扫荡泰安以西、以南各地,亦以往来机动歼敌有生力量为目的。正面留4个纵队监视该敌,使外出两路易于得手。以上方针,是因为敌正面既然绝对集中兵力,我军便不应再继续采取集中兵力方针,而应改取分路出击其远后方之方针,其外出两路兵力,或以两个纵队出鲁南,以三个纵队出鲁西亦可。”陈毅等当即进行了研究。很明显:军委这个新方案改变了过去要求华野不分兵、坚持内战歼敌的方针,陈、粟、谭觉得,中央军委的这个改变,在电报上只提到根据于山东当面的敌情的变化,而在全局上看,刘邓大军必将出击,未来的战局必有新的重大变化。当时,由于敌情严重,华野已在分兵,陈、粟、谭未再根据当面情况研究并制订一个新的方案上报军委,而是按照军委的意见执行,由陈、粟、谭“率二、六、七、九4个纵队在沂水东里店以东地区待机”。

  陈毅和粟、谭于30日一面将以上部署报告军委,并预计“如我西进部队各路均达成歼击敌军之任务,敌局势必变,集中东进之10个师必被迫分散回援或集中回援,届时我们手中4个纵队似有良好出击机会。”一面将“军委指示”‘转各出发部队依照执行”。

  但是,在华野分兵后,陈毅接到中央军委7月2日来电,除指出陈、粟、谭6月30日的分兵部署甚好外,还要求陈士榘、唐亮率领的3个纵队在打泰安得手后,“收复肥城、东阿、平阴、宁阳、汶上、济宁,与刘、邓直接联系后,并应准备出鲁西与刘、邓协同打陇海路,出淮河开展新局面”。“我军必须在7天或10天内,以神速的动作,攻取泰安南北及其西方、西南方地区,打开与刘、邓会师之道路”。此后,中央军委又决定叶飞、陶勇两个纵队也向鲁西南挺进。这样,陈、粟、谭在6月底实行的这次分兵,便成为华野部队执行外线出击任务的开始。而当刘邓大军开始向大别山跃进以后,中央军委在11日电示:“总的意图,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使我内线获得喘息机会,以利持久。显然,全国主要战场已由山东转向中原,战略重心已由内线转到了外线。当此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要关头,陈毅既要领导华东全军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又要配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还需准备自己不失时机地转入战略进攻。在这严重时刻,又一个雨季到来了,陈毅将在第二个雨季中赢得解放战争的又一个考验。

  当6月30日华野3路分兵之时,刘邓大军依据中央军委总的战略计划,强渡黄河,对鲁西南地区之敌展开猛烈进攻,连续歼敌获胜。7月7日,华野第一、四纵队全歼费县守敌一个旅,击溃援敌另一个旅。同日,第三、八、十纵队向津浦路大万德、大汶口段实施进攻,守敌大部逃窜。9日,第一纵队又收复峄县、枣庄,迫敌第三绥区各部退守运河沿线。由于刘邓大军的攻势异常猛烈,华野第一、四纵队逼近津浦路,第三、八、十纵队于13日渡过汶河,向宁阳、曲阜前进,严重威胁蒋军后方基地兖州、徐州等地。鲁中的敌人在占领沂水、东里店后停止向东进犯,改变部署,调第五军等7个整编师自13日开始陆续后撤西援,企图配合其后方各点守敌,先夹击华野转入反攻的5个纵队于鲁南及兖州、曲阜地区,然后再救援鲁西南。鲁中山区的大量敌军调走了,仅留下第十一、六十四、二十五、九等4个整编师。蒋军企图以“重点进攻”战略在鲁中山区击破华野主力的计划遂告破产,一个极为有利的形势在当面展现出来。陈毅在胜利形势的鼓舞下,与粟、谭商定,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命令各部继续向敌展开猛烈进攻。其结果,正如后来陈毅所说:“因雨季没有打好仗。打敌十一师(7月17日至21日在南麻),5天5夜只消灭1个团,(7月24日至30日)在临胸5天5夜只消灭2个营,打费县消灭1个旅,打泰安敌人逃跑了。7月打8仗只有3仗打好。”

  华野指挥部从临胸前线撤出后,辗转经益都到达陈家。8月4日这天,粟裕起草了关于南麻、临胸战役的初步总结的电报报告中央军委,引咎自责。

  陈毅对此甚感不安。他始终认为,几仗未打好,彼此有责,不能由粟裕一人承担责任。其时,陈、粟、谭已经研究确定,由谭震林组织一个指挥机构率领第二、第七纵队前去胶东休整。出发前,谭震林挤出时间给粟裕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对这次战役的看法,请陈毅转交,陈毅当着谭震林的面将信看了一遍,准备3人一起把问题谈通。但由于指挥部即将移动,未能安排出时间。当夜,野战军指挥部经由临淄西关、索镇到达郭店。陈、粟在处理其它紧急公务之后,作了彻夜长谈。8月6日,陈毅写了份“指人译”的电稿,报告中央军委和华东局:

  “(一)……最近粟、我共谈,粟态度可佩,昨夜长谈,对今后共同工作很有好处。

  (二)我认为我党廿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迈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两仗未全胜,彼此共同有责,不足为玻谭、我本此观点,互相研究教训,粟亦同意……

  (三)我本挽三人共谈,谭因东行,故谭未参加。谭临行遗书,此书临别我看了一遍,对粟有帮助,……我们对战役指导部署历来由粟负责。过去常胜者以此。最近几仗,事前我亦无预见,事中亦无匡救,事后应共同负责,故力取教训以便再战。军事上一二失利实难避免,虚心接受必为更大胜利之基矗……”这份电报,当时的译电员特别注明“错字尚多”,以后己不能订正。但就是这样,作为一支野战军的统帅,陈毅那种为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赤诚,那种深明事理、知人克己的恢宏器度却跃然纸上。

  陈毅是如何“力取教训以便再战”的呢?后来他曾说:“一年来战争出现这样的规律:“此起彼落”。“先打几个胜仗,又碰了钉子,又打了几个胜仗”。“我党20余年的历史也是胜败的反复,胜利了便轻敌,种下栽跟斗的因素,失败又是胜利的因素。领导上主要是在栽跟斗之后,如何领导爬起来。”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