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华兹华斯 | 上页 下页
二三


  哲理诗

  华兹华斯的那些描写自然中平凡人及其日常生活的诗中常常蕴藏着诗人对人生的零星感悟,实际上这些诗中有时也包含有深刻的哲理,譬如《每当我看见天上的彩虹》(1802年)就可以看作是一首极富哲理的诗,它反映了诗人的一种自然人生哲学。

  每当我看见天上的彩虹,
  心儿就激烈地跳动。
  我年幼的时候就是这样,
  现在成人之后还是这样,
  但愿到年老时依然这样,
  要不,就让我死亡!
  儿童既然是成人的父亲,
  我就能希望天然的虔敬,
  把我的一生贯穿在一起。

  这首诗阐释了华兹华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人一生中成年阶段与儿童时期关系的认识,提出了他的一个核心思想:儿童乃成人的父亲。这说明儿童的纯真是人的本真。但是我们通常只将这首诗看作是描写自然的抒情诗。至于我们所说的哲理诗,是指诗人非常系统地表述对人生、自然、社会的见解,对人生经验具有深切感悟的长诗,它们体现了诗人整个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华兹华斯哲理诗的代表作包括以下三首长诗:《诗行:记重游怀河沿岸之行》(又简称《丁登寺》,1798年),《颂诗:忆幼年而悟不朽》

  (又简称《永生颂》1802年?—1804年?)及著名的自传体长诗《序曲》。

  《丁登寺》是华兹华斯刚交完《抒情歌谣集》的诗稿,想放松一下,就与妹妹多罗茜一同去游威尔斯,在怀河沿岸触景生情,率而成诗的,它被收入《抒情歌谣集》于1798年发表于世。

  《丁登寺》中有多个时间点:一是现在的时间,一是五年前初游此地的时间,一是现在预想将来的时间,还有回忆过去童年时期对自然的感受。由现在,联想到五年前,再向前延伸到童年,又向后伸延到未来老年时的回味,进而将诗人一生中心灵在自然的影响下的发展轨迹贯穿起来,探索诗人心灵与自然关系的几个阶段。

  诗一开始,交待时间,现在是时隔五年的故地重游:

  五年过去了,五个夏天,加上
  长长的五个冬天!我终于又听见
  这水声,这从高山滚流而下的泉水,
  带着柔和的内河潺潺。

  长诗以“我”终于又一次听见、又一次看见作启承,将眼前怀河的美景——潺潺的泉水、柔和的河流、村舍田园、山坡果树以及林中的袅袅炊烟引呈出来,借此也表达了诗人此时此刻的旧情新悦。

  诗人按捺不住的激情,给我们的感觉是即景而触发的。然而诗人接着声明自己决不止是触景生情。对这里的景色,诗人是从不曾忘怀,因为诗人五年来一直将这里的自然美景置于自己的心灵深处,作为自己的寄托与依归。这里的美景成了诗人的精神财富,他使诗人在五年中已受益无限并在未来的日子里还将继续获益。在这五年中,“我”因它而获得一种“甜蜜”:

  每当我孤居喧闹的城市,
  寂寞而疲惫的时候,
  它们带来了甜蜜的感觉。

  那么这里的美景保留我心中曾给“我”带来的第二个益处是,使“我”思想上变得安宁:

  甚至还进入我最纯洁的思想,
  使我恢复了恬静。

  益处之三是它们给“我”唤来昔日的细小快乐:

  它们使我回味起已经忘却的愉快。
  益处之四是:
  我还靠它们得到另一种能力,
  更高的能力,一种幸福的心情。
  这时候我们的眼睛变得冷静,
  由于和谐的力量,
  也由于欢乐深入的力量,
  我们看得清事物的内在生命。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