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海伦·凯勒 | 上页 下页
四〇


  5.担任盲委主席

  麦西是海伦文学工作上极好的伙伴。他是她最高明的批评家和顾问。海伦的工作需要有人欣赏。因此,每次得到麦西的赞扬时,海伦便十分地高兴,精神更加焕发。

  麦西给海伦介绍了一批新的书籍。他在她手上拼读。如果遇到海伦有用的文章,麦西便把它译成布莱叶盲文。

  海伦很喜欢麦西的说话。说他“讲话时,遣词造句就好像是在写一本小说一样认真”。

  麦西对海伦体贴入微。他从屋里连上铁丝,一直连到林子里。这样,海伦便可以后由自在地自己去散步。铁丝有1/4英里长。

  一次,她写的一篇稿子没能及时完工,他彻夜不眠地为她打字,共打了40页纸,使稿子如期寄到出版社。

  海伦为《世纪杂志》社写了一组文章。

  麦西撰写评论,人称是美国当时第一流的批评文章。

  海伦写了一首长诗《石墙之歌》,第二本书《我所生活的世界》也已经问世。

  她写的《我的生平》出版后,有人可笑地大唱反调,说什么一个又聋又盲的女孩不可能知道所写的一半的世事。

  海伦在她的新书里进行解释,她是如何用触觉、震觉、味觉、嗅觉来代替视觉和听觉的。

  她记忆人的能力是异乎寻常的。她记得握手时别人手指的动作,甚至记得与不同人握手时,每个人所具有的互不相同的肌肉紧张的程度。

  最能反映她的性格特征的是幽默。使用语言的熟练技能和玩弄词藻的习惯使她谈吐风趣,警句妙语随时脱口而出。

  她那富于幻想而又爱冒险的精神激励她奋发图强,使她成了心理学家难以解释的研究对象。一位心理学家问她的老师,凯勒小姐是否在睡梦中还在用手指拼写。老师回答,她认为熬夜做这样的观察是不值得的。

  她凭借香水或烟草气味就可认出她的朋友。

  通过颤动,她便知道一个木匠使用的是刨子、锯还是锤子。

  她还能分辨欢乐或忧愁的乐曲。

  一次,她和伯尔医生冒雨而行。他站住,让她抚摩一棵树。她抚摩着一棵小树,说:“我感觉到一阵微弱的嗡嗡声——一种银铃般的低语,好像那些叶子在互诉衷情。”

  她站在阳台上。

  阳台有一棵美丽的紫藤。她用手摸它。它那卷须就会卷住她的手指。那日,苹果芳香四溢,她手扶栏杆而立,突然她感觉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颤动。颤动得很有节奏,不断重复,突然又停止了。一枝紫藤碰到了她的脸颊。于是,她知道,那是一只小鸟摇动紫藤。鸟回到了栏杆上。这时,沙利文小姐在她手中拼道:

  “那是一只夜鹰,它站在你身旁的一根角柱上,你伸手就可以摸到它。”

  海伦觉察到小鸟鸣叫的拍子:

  “惠——仆——维!惠——仆——维!惠——仆——维!”

  沙利文说拼着:“那是雌鸟在唱。它们一唱一和。”

  1906年,海伦出任第一个为盲人的社会工作。她担任了马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

  社会上各种书信,雪片似地飞来。

  各种年龄的盲人都来向她求援,请写文件,请求相见。她的家门口挤满了求教的人。

  这使海伦和沙利文、麦西都忙碌不已。

  麦西说:“海伦·凯勒已经变成一个慈善机构,而不是一个人了。”

  6.电影演员

  事出有因。海伦·凯勒当电影演员是缘于她的一本书《少女时代》。

  1918年,海伦·凯勒接到一封来自远方的信。

  信是法兰斯·米拉博士写来的。米拉博士表示,他将海伦创作的作品《少女时代》拍成电影,希望海伦亲自参加演出,角色就是自己演自己。

  海伦十分高兴!

  她明白,她把个人的这段经历拍成电影,广为播映,必将鼓舞许多不幸者的勇气。

  她当下复信给法兰斯·米拉博士,答应如约而至。

  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海伦赴好莱坞拍片子。

  好莱坞,远离海伦居住地纽约市郊。

  千里迢迢,旅途劳顿,她怕老师沙利文吃不消,便让沙利文留在了纽约。

  海伦只带着汤姆逊小姐远道而来。

  《少女时代》一书,是海伦的代表作之一。编剧根据《少女时代》中的主要内容,写出3份镜头剧本,改编后,电影取名为:《救济》。

  《救济》,言下之意就是有千百万盲童等待社会福利事业而救济。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