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从亿万到零 | 上页 下页
七〇


  国际上的零售集团普遍认为,中国沿海城市处于中等消费水平的黎明期。只要八佰伴能在中国市场坚持下来,是有可能获得巨大的回报的。

  我们该如何评价八佰伴及和田一夫?

  世人习惯以成败论英雄。作者虽然知道这样容易失之客观公正,但由于八佰伴两次灾难性危机,令集团的种种问题暴露无遗,作者也只有尽可能避免落入“成败英雄论”的俗见。

  日本八佰伴申请破产,香港八佰伴百货清盘,前面章节已多次谈及它们遭到厄运的原因,在此不再重复。

  在香港的零售集团中,吉之岛大概算一枝独秀。吉之岛是日资百货中唯一盈利增长的集团,还是全港百货业盈利数年获得增长的上市公司。吉之岛在市场定位上与八佰伴相似,吉之岛的网点基本在新市镇的大型屋村,走的也是中档路线。以下是香港吉之岛与八佰伴香港两间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比较(单位百万港元):

  市值  营业额  经营溢利  资产净值  股票升跌
  吉之岛  382  2053   95     244    17.2%
  八佰伴  155  4068   108     35    74.8%

  (注:营业额为96/97年度,市值以1997年9月18日收市价计,股票升跌与1996年同期比较)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八佰伴的市场占有率约大过吉之岛1倍,但经营却录得1.08亿港元的亏损,而吉之岛却有近正亿的利润。股票价格,八佰伴更是跌幅惨重。可见和田一夫过于注重市场占有率,而忽略经营回报。吉之岛的负责人说过:“如果我们有能力今年开2间分店,我们只开1间,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放在巩固已开的这1间上。”

  和田一夫则相反,如果八佰伴财力容许开1间,他很可能就会开2间,甚至更多。和田一夫太好强,故而银行家常批评他的大计划“不自量力”。依照和田一夫一贯的作风,他是在经营上出现大问题,才把精力从扩展转移到经营上来。根据和田一夫以往的表现,他仍不失为一名精明的经营行家,既精打细算,又敢于大刀阔斧整改,最后实现扭亏为盈,在市场站稳脚跟。

  据悉,和田一夫在1997年初,曾会同坐镇香港的河合宏昌研究一揽子整改计划,主要是针对亏损严重的旗下核心百货业务,内容包括增大兼职员工比例,减少人事费开支;缩小客流不旺或租金昂贵的营业面积,增大专柜出租比重;适度降低货品档次,尤其要逐步减少空运的日产蔬果,到中国内地开辟货源,等等。

  由于日本八佰伴首先爆发债务危机,整个八佰伴集团几乎全线救火,对八佰伴香港的整改撂置了下来。

  有人说八佰伴实行家族式管理,搞一言堂。家族式管理普遍存在于东西方,东方尤甚。无论是家族性公司,还是公众性的公司,都有成功与失败的典型例子,家族式管理,算不上八佰伴的致命弱点。至于一言堂,和田一夫不是那种专横霸道的集团领导人。无论哪种性质或者成功与否的公司,都有专横的领导人。和田一夫由于在集团威信崇高,很容易养成他一言堂的作风。和田一夫决策失误,把集团拖入绝境,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又有人说,和田一夫依靠幻想进行决策。这恐怕不是事实。我们撇开全局而不顾,单看某一项投资,可以发现,他的每一项投资几乎都很周全严密。他一般都得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考察该国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概况,抓住有利的时机和关系,经过多次酝酿商榷才最后拟定投资计划。后来摊子大了,他不可能亲力为之,在他的手下有一个由多种专业人才组成的参谋室,专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和田一夫的“神想观”,不是替代他的决策,而是给予他精神上的力量,给予他某种灵感。灵感成为决策,仍有一段路程,这段路程是理性的思考。

  人在精神上保持乐观,是十分有益的;但把商业投资、业务前景看得过分乐观,则往往是有害的。

  和田一夫没有风险意识。

  他常说的一句话:“有风险才有利益,风险越大利益越大。”他其实应该知道,但他忽视了这一点:风险与利益并不都是成正比的,有时候会成反比,风险越大损失越大——八佰伴的现况不幸映照了这点。

  因此,我们从单项投资项目看,可能认为它比较完善,甚至完美无缺;但从全局看,和田一夫却犯了扩展过速过度的营商大忌。

  很多人都说,和田一夫在中国内地的市场定位上,对中国的消费水平估值过高。

  现在下这个结论,可能为时过早。高定位,会使消费层过窄,短期盈利不理想。但绝大多数外资商家厂家,在中国市场都是高起点、高档次的,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优势。相对在华的英美日百货公司的市场定位,八佰伴还算比较大众化。外资商家及厂家的战略是放在未来取胜的基点上。不少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每年投入大笔的钱,却不做一分钱生意。

  这种长期战略,又要建立在公司的财力容许的基点上。坚持得下来,未来获胜的可能性会较大,反之,公司会拖垮。八佰伴正是中国内地的大投资盈利回报不理想,最后拖累了日本及香港的母公司。

  和田一夫是个具有理想色彩的企业家。

  他以往的许多项改革,都是建立在理想的基础上,而并非单纯追求利润,他甚至不惜牺牲利润。如在早期推行不赊账现金交易、低价销售;在八佰伴稍具规模时,出于道义而出面拯救濒死的花菱购物中心;花甲之年,在日本率先实行周休三日制。他如此做,都是为消费者、为地方、为员工而考虑,他由此而得罪了同行。

  1987年5月,和田一夫作为中小企业的代表,出任了日本连锁店协会副会长,在他发表演讲之后,大荣集团的中内功笑着对和田一夫说:“和田君,你满口主义、理想、生长之家教义,真让我们茅塞顿开呀。”中内功这句笑语,显然表示他并不恭维。中内功是个有胆有识、精明过度的商家,他从不谈什么理想化哲学化的大道理,他在集团挂在嘴边的是市场、销售、占有率、盈利额等等。他的大荣集团成为日本零售业的首席财阀,他自己也晋升为日本十大富豪之一。

  以成败论英雄,中内功绝对是商界英雄,和田一夫却成了失败者。现实是这么残酷,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愿望有时不仅不能带来商业利益,反而造成同行间的对立,有损于事业的发展。八佰伴与银行界关系的恶化,与同行有关;在八佰伴处于濒亡的紧急关头,没有一家银行和同行伸出援手。

  八佰伴的失败不可悲,令人扼腕惋惜。

  八佰伴是否彻底完了呢?

  八佰伴的历史上,曾有过一次从零开始的痛苦经历和两次重大危机。

  1950年热海市大火,家庭小店八佰伴和住宅化为灰烬。和田一夫与父母一道,从零开始,重建家园。家庭事业扩大了,他还利用火灾的教训,首先在热海市实现了现金交易和低价销售制度。

  1972年底,和田一夫同意父亲和田良平的主张,收购了本县亏损严重的花菱购物中心。斥资20亿日元,对当时的八佰伴来讲,是一笔浩大的投资。接手经营后的花菱仍亏损严重,成为八佰伴沉重的包袱。和田父子的一片善意,得到的却是惩罚性的回报!当时八佰伴集团负债总额已达80亿日元,已经资不抵债,若再不消除赤字,按那时企业的兼并之风,八佰伴只有向大公司投降,归属他人的旗帜下。和田一夫解决危机的办法,是低价收购倒闭的保龄球馆,将其改成超级市场,以小店盈利来养大店,最后实现大店无赤字,摆脱了花菱危机。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