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爱因斯坦 | 上页 下页


  §第二章 探索与收获

  早在少年时代,爱因斯坦就想摆脱纯属个人日常生活的兴趣。可是,他很久都不知道究竟该把精神上的力量贡献给哪一种崇高的、超出个人兴趣范围的思想,因而沉湎于宗教。爱因斯坦脱离宗教之后,转向了积极的自由思想,积极的献身给“超个人的”而又是合乎理性的、现实的思想。它不只是激发起了对宗教教条的敌对情绪,因为宗教教条同科学的世界图象相比是站不住脚的。爱因斯坦还走向社会抗议,并且永远脱离了自己环境圈子的传统观点。他在自述中曾写道,《圣经》中的神话在科学的打击下垮台了,他意识中的国家权威也被推翻了。国家用宗教精神教育青年,是在欺骗青年,“这是一个使人震惊的结论。”

  爱因斯坦没有转而冷淡宗教和社会,虽然冷淡主义同样是他在很年轻时就与之断绝了关系的传统之一。

  爱因斯坦在抛弃了宗教之后,接受了这样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成了他全部生活和全部创作的核心。渴望认识客观的、”个人以外的“和“超个人的”世界,成为他基本的、支配一切的意向。

  世界的客观性思想是爱因斯坦世界观的深刻、牢固的基础,同他年轻时追求“超个人的东西”相联系,并具有某种感情的和道德的因素。当后来爱因斯坦碰到关于世界是感觉——主观经验的要素复合的观念时,他严厉地否定了这种观念。

  爱因斯坦另一个基本思想是:世界作为这“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既不同人们的感觉,也不同人们的逻辑构造相符合。它作为独立的实在而同它们相对立。因此,认识世界是一个接近真理的过程。科学的反教条主义倾向是同承认它的对象的独立性相联系的。

  爱因斯坦清晰地论述他的认识论思想是在物理学的基本发现之后,但是,它们不是从已经完成了的步骤中得到的结论。相对论超出了物理学中的统一性和可知性所能包括的范围。爱因斯坦对世界的统一性和可知性的信念,早在青年时代就具有了愈来愈彻底和自觉的性质,在这方面,可以说爱因斯坦在阅读过的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中受到了“影响”。他在年轻时早已不是一名学生,他的观点也不能纳入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的框框。

  爱因斯坦对自己本身的思想发展的态度,同他对所有其他事物的态度是一样的,他在这里也力图进入“超个人的”领域。在这种场合,“超个人的”哲学概念和思想,扎根在科学家的意识中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新的科学观念的基础。

  一方面,爱因斯坦研究感觉;另一方面,也研究那些遵照逻辑学确定的严格规则,及逻辑地一个个推导出来的概念。但是,初始的概念可以是任意的。逻辑思维只保证一点: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根据公认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逻辑地推导出来的命题将是正确的。

  爱因斯坦写道:“命题如果是在某一逻辑体系里按照公认的规则推导出来的,它就是正确的。体系所具有的真理内容取决于它同感觉总和相一致的可靠性和完备性。”

  如果估计到宇宙的无限复杂性,那末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任何逻辑上无矛盾,并且同一系列观察一致的理论保证不了今后不产生“惊讶的行动”和不向另一种理论过渡。

  爱因斯坦关于数学和实在的相互关系的观念,是把他引向相对论的最重要的认识论前提之一。这一观念是在相对论出现之后完全形成的,但它早就存在了,并且是狭义相对论、特别是广义相对论出现的一个条件。

  在苏黎世工大时,爱因斯坦勤奋地光顾物理实验室。对爱因斯坦青年时代来说,这种对实验的迷恋是很有代表性的,也是形成相对论思想的途径之一。问题不在于熟悉那些后来成为相对论的出发点的实验。

  爱因斯坦对实验着迷还表明问题的另一方面,这是同他的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的性质紧密联系着的。

  爱因斯坦的天才就表现在善于把各种彼此相去遥远的概念联系起来,组合起来,有时是等同起来。在思想家的头脑中,每一个概念的周围都存在着潜在的联系云或力场,它们抓住了其他的概念,有时改造这些概念,把这些概念和该概念联系在一起,引起新概念的产生和某些旧概念的湮灭。这种云的巨大力量,这种场的强度,这些力的作用半径的大小——就是天才的标志。

  最后,爱因斯坦的实验直觉成了数学直觉。在他的著作中,有许多令人惊异、优美和强有力的方法。

  其中查明能够进行实验检验的规律性,是选定这些数学方法的基础。不过,这一点出现得较晚,这时物理直觉早已使爱因斯坦分成两种,一种是形式上的,另一种是物理学上有内容的,即原则上能够同观察相比较的,这种划分比古典物理学前进了一大步。此前在苏黎世时,爱因斯坦还没有选择这种或那种科目或课题的标准。

  从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重要的是哪些东西可以作为建立图象的材料或工具。在数学上,他还没有找到这类标准。可是,把宇宙秩序反映在严密的几何定理体系中的观念早就有了。起初,这种观念是初步的,爱因斯坦认为,几何客体是实在物体的假名,它们就其本性说与后者没有不同。对爱因斯坦来说,使人惊讶的是能够纯逻辑地得到关于观察对象的可靠知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