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共往事钩沉·浪底真金 | 上页 下页
四三


  §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

  建国之初,北京曾经盛传过一件事:

  一天,周恩来总理坐车到西苑飞机场(那时还没有首都机场)去送外宾,回来时,他看到路边上有一座新盖的大楼。他立刻对秘书说:这座楼是谁家盖的?建设计划中并没有呀!秘书回去一查问,果然这是计划外的建筑,是建筑公司利用几项建设后的剩余材料,自行动工兴建的。

  这件事说明,周恩来对于建设事项的熟悉,真可谓全局在胸,纤毫不漏。

  战争年代,周恩来管军事,也是这样。在大决战中,一次,作战参谋送来一份敌军兵力部署的详图,他一看,立刻指出,缺少了一支部队,漏写了。现在,他把自己缜密的心思、不倦的精力,用到经济建设上了。

  周恩来的这个转变,是在1949年。

  在新中国建立前,周恩来协助毛泽东指挥着全国范围的大进军,他的心目中,是把战争放在第一位的。直到1949年7月,他还说:“现在人们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但是还没有完全胜利;我们已经开始建设,但是还没有结束战争。”

  “我们的一切工作,首先要为着把战争、把革命进行到底。”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战争仍旧在进行,但是周恩来的思想已经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了。12月,他说:“现在,全国的工作已经开始从军事方面转向建设方面。”

  周恩来总理,是全国人民的总管家。从内政外交,内政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他无所不管,而且处理每一项工作都十分认真细致,井然有序。当时,周恩来五十多岁,精力充沛,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敢说敢为,为人民共和国各方面的工作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在内政方面,他处理的许多工作中,最繁重的是经济。

  周恩来常说,政府工作的重点,就是组织领导经济建设。外交的目的是什么呢?内政又为了什么呢?外交就是要争取造就一个和平、稳定、内外交流、互通有无的国际环境,内政是要建立和开创一个团结稳定、民主和谐的局面,而所有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把我国尽快地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1949年12月,他提出了“生产是我们新中国的基本任务”。

  不料想,1950年夏,发生了朝鲜战争,后来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争,需要政府的大量财政支出,同时,周恩来还要照顾到国内的事情。在国内,土改、剿匪、镇压反革命、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等重大任务,仍在进行,必须统筹安排。他的心是多么挂念着国家的恢复和建设呀!

  当然,首先要保证战争的胜利,否则国家就会陷于危险之中。在战争情况稳住以后,他就在考虑怎样继续国内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了。

  一方面是迫切的心情,另方面又要看客观的可能。这就反映为方针的几次变化。

  1950年,国家预算赤字是百分之十二。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能取得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一个大胜利。当时,军费占全部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五十二,抗美援朝直接支出占军费的百分之六十,占全部预算的百分之三十一。

  1950年12月,周恩来手书1951年的概算总方针是:“既要照顾到国防开支急迫需要,又要保证财政状况和市场继续稳定。”

  到1951年4月,周恩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作报告。这时他说:“抗美援朝仍应成为1951年各项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既保证国防急需,又照顾到财政状况及市场的继续稳定”,这时他加了一条:“同时也着手经济建设的准备工作。”

  到这年11月,周恩来已改变了方针,是“既要保证朝鲜战争胜利,又要保证国内物价稳定,同时还要照顾国家建设”,把“战争胜利,物价稳定,进行建设”作为1952年的要求。

  后来,毛泽东概括这十二个字成为六个字:边打,边稳,边建。

  1952年度,军事费用(包括在朝鲜的战费)降到了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三,这年,国家经济建设的投资已经超过了国防支开。

  1952年,国内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五”计划、“二五”建议、“三五”草案、“四五”纲要草案以至不少的重要年度建设计划,都是在周恩来亲自主持或参与指导下草拟的。1952年初,按照周恩来的建议,中央决定成立由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聂荣臻、宋劭文组成的领导小组,组织领导“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1954年4月,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中央决定调整为由陈云任组长的八人小组编制“一五”计划。10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聚会广州,用了一个月时间,审查通过修改以后的“一五”计划草案,然后是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讨论,然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颁布实施。总的说来,“一五”计划草案曾经进行过五次重大的修改和充实。周恩来经常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对计划包括细节——进行研究,直到最后定稿。

  “一五”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是很成功的。这个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52年8月,周恩来亲自主持起草《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草案)》,“草案”提出了“全党的领导和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方面,特别是工业建设方面”。

  1953年初,他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上说:今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动员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克服困难,为完成和超额完成1953年度的建设计划而奋斗,是我们贯穿全年的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1954年9月23日,他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讲:“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

  旧中国为什么受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欺凌?因为落后,首先是经济落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中国人民直不起身来,处于被压迫、被榨取的境地。革命胜利了,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是改变了生产关系,这就可以使生产力得到发展。经济发展了,国家富强了,中华民族才能尊严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扬眉吐气,说自己要说的话,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正如周恩来所说的:“国家面貌的改变要从经济面貌的改变做起。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站立起来。这是一百多年来多少志士仁人所追求并为之流血奋斗的宏伟事业。不实现工业化和经济改造,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完全独立,就不能持久,就不能避免遭受挫折。”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