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共往事钩沉·浪底真金 | 上页 下页
一四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1918年1月,李大钊经章士钊推荐,到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一职。当时的北大,汇集了陈独秀、胡适等一大批新文化运动的斗士,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李大钊也参加了《新青年》编辑部,同陈独秀等人轮流编辑这个已成为新文化运动旗帜的刊物。

  对于中国社会的种种新旧矛盾冲突现象,“很盼望我们新青年打起精神,于政治、社会、文学、思想种种方面开辟一条新径路,创造一种新生活。”李大钊也正是在苦苦探索着这条“新径路”。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消息在1918年春传到了中国,引起中国知识界的极大关注。一向密切关注着国际政治的李大钊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十月革命,并搜集各种资料,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以他那敏锐的观察力迅速接受了十月革命,了解到十月革命的性质。1918年7月,李大钊写下《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比较了俄国革命和法国18世纪大革命的不同,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革命,是社会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这两个革命“时代精神不同,革命之性质自异,故迥非可同日而语”。他认识到,只有俄国革命才代表了世界革命的方向。“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这是中国知识界肯定十月革命最早的文章,它体现了李大钊开始由一个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北京群众庆祝欧战胜利大会上发表题为《庶民的胜利》的演说,接着又写下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发表在《新青年》上。

  在这两篇文章里,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乃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的界限以内,不能涵容他们的生产力”,所以资本家的政府试图通过大战,建立大帝国,“为自己国内资本家阶级谋利益”,指出:劳工阶级利用此机会进行革命,以防遏资本主义政府的战争;欧战的胜利是民主主义和劳工主义的胜利,是专制主义、资本主义的失败;劳工阶级革命的目的,是“在把现在为社会主义的障碍的国家界限打破,把资本家独占利益的生产制度打破”;并预言,社会主义的滔滔滚滚的潮流,“实非现在资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之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在这两篇文章中,他开始认清了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命运,歌颂了十月革命,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俄国的道路这一方向,表明李大钊已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当时思想界的先驱。

  在这以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更系统的研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8年冬,他在北大组织了“马尔克斯研究会”,争取了几名教授参加。但不久为反动政府以“防止过激主义传播”为由而查禁。

  1918年12月,李大钊同陈独秀发起创办了《每周评论》。它是《新青年》的姊妹刊。不仅继承了反封建的传统,还一改《新青年》不谈政治的态度,把新文化运动同政治运动结合起来。在《每周评论》上,李大钊发表不少文章,进一步宣传和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引导毛泽东走上马克思主义之路

  李大钊努力向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青年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五四以前,北大新旧思想斗争仍很激烈。“许多青年接触了新知识,很不满现状,要求进步,渴望新的思想境界,而李先生学贯中西,思想新颖,正是这些青年学生所向往和追求的榜样,于是对他非常敬仰,自然地团结在他的周围。”

  1918年底,北大学生成立了两个进步的社团:《国民杂志》社和《新潮》杂志社。李大钊应邀分别担任指导和顾问。在他的帮助下,《国民杂志》社很快走上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1918年秋,毛泽东来到北京,在李大钊帮助下,担任了北大图书馆助理员,毛泽东后来回忆道:“在李大钊领导之下,我就很快地发展,走上马克思主义之路。”

  为了走十月革命的路,李大钊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提出,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要到劳动群众中去,到农村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

  在他的倡导下,邓中夏等学生发起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走上街头,向市民进行爱国宣传,为即将到来的革命运动做了舆论上的准备。

  §走在五四运动的前列

  1919年5月,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李大钊在思想上、组织上领导了这场运动。他所指导下的几个社团领袖人物,如邓中夏、罗家伦、许德珩等都是这场运动的组织者。

  5月18日,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一文,阐明了这场运动反对帝国主义的性质。他说:“我们反对欧洲分赃会议所规定对于山东的办法,并不是本着狭隘的爱国心,乃是反抗侵略主义,反抗强盗世界的强盗行为。”他还发表一系列随感,激励爱国学生和人们继续进行斗争。

  同时,李大钊也亲自参加了运动。据高一涵回忆:“五四游行,守常和学生一道参加。有一次,为了救援被捕学生,大家集队往政府请愿。队伍走到国务院门前,只见铁门紧闭,门内架着机关枪,守常悲愤之急,一个人跑出队伍冲将上去,大家赶忙上前把他拖住,真是又英勇、又危险。”

  §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中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各种宣传马克思主义,或带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社团、期刊纷纷出现,形成了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包括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李大钊又走在时代的前列。

  1919年9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不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指出马克思这三部分理论,“都有不可分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李大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介绍了剩余价值原理,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灭亡的原因,并指出“从来的历史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