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郑振铎 > 中国文学史 | 上页 下页
第二十一章 六朝的散文(6)


  六

  陈承萧梁之后,遗老的散文作家们有徐陵、沈炯、周弘让等,稍后又有陈叔宝(后主)、江总诸人。

  徐陵为陈代文萃的宝鼎,有如梁之沈约、任昉。不仅他的诗为时人所宗式,即其散文,也并为当代的楷模。陵的才情甚大,自朝廷大制作,以至友朋间短札交往,无不舒卷自如,随心点染。他初与庾信齐名,合称徐、庾。后信被留拘北庭,不得归来,陵遂独为文章老宿。信因环境艰苦,情绪遂以深邃,故所造有过于陵者。然陵也尝于梁太清中,为魏人所拘系,久乃得还。

  陵在那个时期所作《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在北齐与宗室书》、《与王僧辩书》、《与王吴郡僧智书》等,莫不凄楚怀归,情意缠恻。“游魂已谢,非复全生,余息空留,非为全死。”(《与王僧辩书》)而《与杨遵彦书》慷慨陈辞,恺切备至:“山梁饮啄,非有意于笼樊;江海飞浮,本无情于钟鼓。况吾等营魄已谢,余息空留。悲默为生,何能支久!……岁月如流,人生何几!晨看旅雁,心赴江淮。昏望牵牛,情驰扬越。朝千悲而下泣,夕万绪以回肠。不自知其为生,不自知其为死也!……若一理存焉,犹希矜眷。何故期令我等必死齐都,足赵、魏之黄尘,加幽、并之片骨。遂使东平拱树,长怀向汉之悲;西洛孤坟,恒表思乡之梦!”那样的沉痛的呼号,似不逊于《哀江南赋》。

  沈炯于江陵陷时,也尝被俘入西魏,迫仕为仪同三司。绍泰中始归国。为王僧辩所作劝进诸表,慷慨类越石诸作。而他的《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陈思归意》:“陵云故基,共原田而朊朊;别风余址,带陵阜而茫茫。羁旅缧臣,岂不落泪!”意乞哀于故鬼,尤可悲痛!清初吴伟业尝谱此事为《通天台杂剧》,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并是血泪成书,不徒抒愤写意而已。

  陈后主叔宝,诗才甚高,书札也复不凡。他的《与江总书悼陆瑜》,追忆游宴论文之乐,惜其“遽从短运。遗迹余文,触目增泫”,大类子桓兄弟给吴质各书。

  江总的散文,今传者不多,有《自序》,时人谓之实录,惜仅存其大略。其他诸文,大都和释氏有关。他自以为,弱岁便归心释教,“深悟苦空,更复练戒,运善于心,行慈于物”。齐、梁以来的作家,殆无不是如此的。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