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瞿秋白 > 瞿秋白文集③ | 上页 下页
日本对华贸易之经济侵略


  (一九二五年三月一日)

  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全靠中国做市场。本来这一亚洲的新兴资本国,他的侵略目标完全在于中国;他从合并台湾、高丽[1]之后,从中日战争之后,国内的资本主义一天天膨胀起来,对华的帝国主义的经济政策便是必然的结果。近年来日本对于其他各国的贸易都是输入多而输出少;日本在各国市场上,大抵都是买入机器等生产工具居多,而卖出自己的制造品却很少。独有中国是日本商品的大市场。

  日本资本主义控制中国经济决不单是一种经济竞争。他实在靠着外交上政治上种种特权,如一八九六年之北京条约[2]、一九〇三年之上海条约[3]等,日本在通商上、海运上,都得有许多特殊权利,廿一条的要求[4]尤其攫取不少。这些特权,可以供日本的对华贸易,不但操必胜之权,而且遏制中国工业不能发展;长此以往,中国可以变成专销纳日本货,专供给日本原料的地方。下列一表,可以看出最近十二年来日本对华贸易的侵略趋势,实在是非常之可怕。

  7

  日本对华的输出比较中国对日的输出,每年至少超过五六千万日金。日本输入中国的大致是纺织制造品(布匹、衣服、汗衫等)、纱、糖、纸、火柴、药品、陶器、玻璃等。中国输往日本的呢,却是豆、豆制品、毛、铁、盐、皮,兽类的油等。一九一九年之后,虽然因为日本国内的生产过剩引起很长期的经济恐慌,对华贸易未见增进;然而从一九二四年以来,日本在世界市场,遇着了英美资本的竞争,又竭全力以注意中国市场。假使去年江浙及直奉没有战争[5],恐怕去年的日华贸易还要增加好几倍呢。

  日本对华的经济侵略,单就这商业一方面看来,已经非常可怕。何况,日本人还以他国内的过剩资本向中国作政治的投资,侵入中国的金融界,在中国境内开办工厂,侵占中国的实业,还要享受税则上的特列权利。日本在这些地方搜括去的中国财富,还不止对华贸易里所赚去的哩。

  原载1925年3月7日《向导》第105期

  署名:双林

  注释

  [1]高丽,今朝鲜。

  [2]1896年之北京条约,指根据《马关条约》有关条款缔结的《中日通商行船条约》。由日本全权大臣林董与清廷代表张荫桓于1896年7月21日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是确认日本在华享有与欧美列强同样的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3]1903年之上海条约,指《中日通商行船续约》。1903年10月8日由清廷全权代表吕海寰、盛宣怀、伍廷芳和日本全权代表日置益、小田切万寿之助在上海签署。

  [4]廿一条的要求,指1915年初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的妄图变中国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秘密条款,共五号、二十一条。

  [5]江浙战争又称齐卢之战。1924年9月,直系江苏军阀齐燮元和皖系浙江军阀卢永祥为争夺对上海的控制而爆发的战争。10月以卢永祥兵败逃亡日本而告终。直奉战争指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后,奉系张作霖乘机派兵入关,与直系吴佩孚部队大战于山海关一带。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回师北京举行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锟,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因之垮台。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