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梁启超 > 王安石传 | 上页 下页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下)(5)


  《州桥》:

  州桥蹋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壬子偶题》:

  黄尘投老倦匆匆,故绕盆池种水红。
  落日欹眠何所忆,江湖秋梦艣声中。

  《送僧游天台》:

  天台一万八千丈,岁晏老僧携锡归。
  前程好景解吟否?密雪乱云缄翠微。

  用集句的方式作诗,是王安石自己创造的一种形式。宋代作者写的笔记,很多谈到王安石曾创作集句诗,信口说出,本是一种闲暇时的语言游戏,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也恰好证明了王安石记诵的广博。这里抄录几首:

  《金陵怀古》:

  六代豪华空处所,金陵王气黯然收。
  烟浓草远望不尽,物换星移几度秋。
  至竟江山谁是主,却因歌舞破除休。
  我来不见当时事,上尽重城更上楼。

  《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

  天雨萧萧滞茅屋,冷猿秋雁不胜悲。
  床床屋漏无干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录二):

  自断此生休问天,生得胡儿拟弃捐。
  一始扶床一初生,抱携抚视皆可怜。
  宁知远使问名姓,引袖拭泪悲且庆。
  悲莫悲兮生别离,悲在君家留两儿。(其十三)

  春风似旧花仍笑,人生岂得长年少。
  我与儿兮各一方,憔悴看成两鬓霜。
  如今岂无腰与骅骝,安得送我置汝傍?
  胡尘暗天道路长,坐令再往之计堕眇茫。
  胡笳本出自胡中,此曲哀怨何时终?
  笳一会兮琴一拍,此心炯炯君应识。(其十八)

  信手拈来,天衣无缝,后来学他的人,很少有人达到他的水平。前人对王安石的诗评论很多,根据所见到的随手抄录几段:

  《漫叟诗话》(宋·佚名):

  王安石隐居林泉之后作的诗,精深华妙,不是年轻时的作品能比的。他曾作《岁晚》一诗:“月映林塘静,风涵笑语凉。府窥怜净渌,小立竚幽香。携幼寻新的,扶衰上野航。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自以为可以和谢灵运相比,赏识他的人也认为是这样。

  《后山诗话》(宋·刘克庄):

  黄庭坚说,王安石的诗到了晚年才越写越妙,例如“似闻青秧底,复作龟兆柝。”就是前人没有说过的。又如:“扶与度阳焰,窈窕一川花。”包含好几个意思,然而,他学“三谢”的诗,还是有些刻意了。

  《石林诗眠》(宋·佚名):

  蔡天启说,王安石经常称赞杜甫的“钩簾宿鹭起,丸药流莺啭”这句诗,认为它的寓意高邈峭拔,是五言诗的典范。有一天王安石作诗,得到一句“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自称不比杜甫的诗差多少。

  《冷斋夜话》(宋·惠洪):

  讲究提炼运用语言,到了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已经穷尽了古今的变化。王安石的诗:“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瞑作黄昏。”还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略)这就是黄庭坚所说的“句中眼”,学习作诗的人不了解这种妙处,写出来的诗总是差一点。

  《石林诗话》(宋·叶梦得):

  王安石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意气风发,所以,他的诗句都带有这种倾向,不是那么含蓄。如“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又如“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还有“平治险秽非无力,润泽焦枯是有才”之类,都是直接抒发他心里的那一点事。后来做了群牧判官,从宋次道那里借了所有唐人诗集来读,博览群书,体会其中的要领,到了晚年才懂得深沉委婉、从容不迫的意趣,才知道文字的好坏虽然是有限定的,但也要看是哪个年纪写的,即使像王安石,当他年轻的时候,也不能强迫他马上达到某种境界。

  《苕溪渔隐丛话》(宋·胡仔纂):

  黄庭坚称赞王安石晚年作的小诗,典雅清丽,精美绝伦,脱去流俗,每次吟诵他的诗,都有一种晨露含在口中的感觉。今天来看王安石的小诗,如“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染云为柳叶,剪水作梨花。不是春风巧,何缘见岁华。”“簷日阴阴转,床风细细吹。翛然残午梦,何许一黄鹂。”“蒲叶清浅水,杏花和暖风。地偏缘底绿,人老为谁红。”“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眼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水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梅残数点雪,麦涨一川云。”看这几首诗,真是刻意一唱三叹啊!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