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黃仁宇 > 中國大歷史 | 上页 下页
第十八章 從鴉片戰爭到自強運動(3)


  【太平天國】

  在此段外患過程中,滿清尚要在另一方面迎戰,以圖延續其生命。自一八五〇年始,華中與華南捲入幾個大規模內亂之中,當中最有威脅性的無乃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國。這個鄉村私塾先生曾在廣州街頭接到一紙基督教傳教士所發的傳單,又科舉場中失意之後為病魔所纏,於是在昏迷狀態之下發生幻視。復元之後他讀及傳單,才確切相信自己乃上帝耶和華之子、耶穌基督之弟。當時廣西村民在憂患之中又受政府煎逼,聽他的福音即為所煽動。因此他不難策動好幾個與他背景相似的同謀者,從此驅使被說服的農民。他的拜上帝會相約為善而拜真神,凡信男都為兄弟,信女都為姊妹。他們立誓掃除的魔鬼既包括鄉村中的偶像,也涉及貪官及其皂隸。

  一八五一年春,洪秀全以太平天國發難,他自己為天王,其他五個助手為東西南北王及翼王,以羽佐天朝。額前不薙髮,腦後不蓄辮使他們看來與人不同。這些信徒有熱忱,又受招術把持,立即屢敗派往剿伐他們的清軍。一八五二年,在數月之內太平軍相繼圍攻桂林及長沙,亦即廣西與湖南之省會,雖說兩城都未攻克。洪秀全放棄這兩處的圍攻,繼續北進,一八五三年初取武昌,亦即湖北省會。自此他擁有大量船舶,也從滿洲軍奪下不少武器與供應品。至此他手下已有五十萬之眾。兩個月之後,太平軍擁有武昌至南京之間長江流域的重要城鎮,於是定都南京,改稱「天京」。他們盤踞達十一年之久,直至一八六四年夏天為止。

  從今日的眼光看來,太平天國的積極性已不容過度重視。只在一種極含糊的形態之中,天國人物似乎提出,中國農民被傳統政治視作籠統一團的生產者,無發言之技能,似應改變,倘非如此,中國不能產生新秩序去適應世界潮流。可是太平天國不是這問題之解答。過去不少歷史隨著前後之事蹟,責備洪秀全取得南京後不盡力於北伐,又不與中北部所謂「捻匪」或上海一帶之「小刀會」聯合,也不爭取西方人士同情。本來西方人正在與滿清交涉時覺得北京不可理喻,幻想著太平天國人物既為基督教徒,或可為較好之對手。從全盤組織結構的角度看來,這類臆度,著眼過微,今日已無意義。

  太平天國人物因為他們的戰鬥意義,非理性的性格,對政府不存信心,原始的共產主義,在某些方面像歐洲宗教改革期間新教之左翼。可是在歐洲,左翼活動僅在城市表現其擾亂性。洪秀全因著他片斷的基督教義,企圖發動一項全國運動,其為效更微,因為新教所提倡的良心自由在中國農村社會中缺乏實際意義。太平天國的神基始終未離開巫術性格,他們起自社會中之低層,也未預計在組織上使全社會整體化。如果全民都解放,只有使社會解體,是以天國的破壞性至為明顯。

  這樣一來,傳統國家社會之結構,過去既能經歷恆久,此時仍可發生作用。尤以科舉取士,以一種隱蓄的辦法給予有關人士物質上之報酬,責成他們維護正統社會價值,這種社會價值自孟子以來一脈相承至今,使農村社會上文教力量之終點即是國家政權力量之起點,兩相縫合,不生罅隙。亦無法嚴格分辨此係一種經濟組織或一種社會習慣。中國皇帝的君父地位和基本組織接近,遠踰於舊約中之上帝。他也在各種儀節之中取得實際的權能。雖說從以後的事蹟看來,清朝將這安排一再誤用(如慈禧太后拘禁光緒帝及以幼童宣統登基等),可是在十九世紀中葉,要想改換朝代而且更換傳統朝代各項組織,顯然過早。

  太平天國禁鴉片、娼妓、纏足、嬖妾與賭博。可是其提倡男女平等不能阻止最高層人物妻妾成群。定都於南京,所有各王也不再生活儉樸。一八五六年之後,其上級已在互相傾軋。所謂天朝田畝制度,本來即以傳統架構方式寫成,也始終只是紙上文章。「天朝」也舉行過它的科舉考試,從現在考卷的資料看來,即出題人亦未看清這科舉取士的社會經濟意義。

  【湘軍與淮軍】

  於是曾國藩得以以傳統之正宗作號召,為清朝剿滅太平天國。他出身於朝廷文職之士。和三百年前的戚繼光一樣,他的「湘勇」招募於農村,軍官由他一手選拔,內中很多為小地主,來自曾之故里湘鄉。於是部隊間精神上團結鞏固。他的軍費出自「厘金」,亦即一種新的物品轉口稅,也有了各地的津貼,大概自願捐助與勒派均有。他組織的水師其實乃是一種兩棲部隊,起居於內河航船之上,持有火器,使戰事帶機動性。湘勇首先為團練,雇用以保護地方,因其成效超過正式部隊,一八五四年之後出征各省,其人數從最初之二萬人增加數倍。湘軍與太平軍全面戰鬥展開後,長江中游及其兩大支流即湘江與贛江成為拉鋸爭奪之處。有牆圍之城市不僅因戰略價值而被爭奪,尚以其操縱人口與資源之故。交戰兩方都向對方施用殘暴手段,殺俘之事屢見疊出。戰區食物缺乏。又疫疾流行,人口減少而助成以後戰事之結束。

  但是一八六〇年以後太平軍失去對內地省份之控制,尚死灰復燃,將叛變引伸到長江三角洲沿海一帶,蘇州、杭州,寧波與上海為爭奪的地區。這區域的絲綢工業遭受打擊。也是在這一段戰爭期內,曾國藩手下之李鴻章從此露臉。他仿傚湘軍體制,在他出身的安徽省組織一支淮軍。滿清對英法戰事結束,「常勝軍」也參加討伐太平軍。他們原來是上海商人組織的自願軍,以西方人為軍官,用以保衛本地。至此由列強贊助,正式為政府軍助戰。他們的功績樹立了美國人華德(Frederick Townsend Ward)和英將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的浪漫聲名。有了他們襄助,李鴻章肅清了東部沿海地區,使曾之湘軍於一八六四年七月收復南京,洪秀全於事前服毒自殺。肅清太平軍在福建之殘部於次年完成。即是最後這一段戰事,也與美國內戰四年時間相埒,而中國之內戰死傷人數更多①,而解決的問題反少。

  ①此次戰亂死傷估計達二千萬人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