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罗宾·科克 > 黑匣 | 上页 下页
一九


  菲力普斯从激光扫描仪里取出莉萨·马利诺的X光片,插到读片灯上。他没有看出报告中提到的变异现象,有点惊惑。也许他们分析脑密度的新方法根本不行,从一开始它就是最棘手的难题。菲力普斯启动放片机,屏幕上闪现一张张X光片。他找到莉萨·马利诺的血管图像X光片数据,从以前给她拍摄的颅侧X光片中取出一张,把它同手术X光片并排放在一起,再次寻找打印报告上描述的密度变异。可是从片上仍然看不出异常现象。他非常失望。

  丹妮丝·桑格推开他的办公室门走进来。菲力普斯朝她笑了笑,埋头做手中的事。他把一张纸折成对折,剪了极小的一刀,摊开纸张,中间就出现一个细孔。

  丹妮丝伸出双臂紧紧拥抱他:“怪不得那么忙,原来你在玩剪纸游戏。”

  “科学以它奇特的方式向前发展,”菲力普斯说,“早上分手以来又出了许多新鲜事。迈克尔斯造出我们的第一套颅骨X光片读片设备。你看,这是它打印出的第一份报告。”

  丹妮丝读着打印文件,菲力普斯则把中间剪了孔的纸覆盖在插在读片灯上的莉萨·马利诺X光片的上面。纸张的作用就是遮住X光片上其余的复杂部分,只留出小孔范围内的可见部分。他全神贯注审看这个极细小的区域。挪开纸,他问丹妮丝是否看见片上有异常现象。她看不出。他又把纸覆上,她依旧看不出名堂。最后还是他指了指片上少许呈线状的白色斑纹,再度挪开纸。这回他俩都看出来了,因为两双眼睛都盯准了目标。

  丹妮丝仔细观察片子问道:“你认为这些斑纹意味什么呢?”

  “眼下我还茫然不解。”菲力普斯走到输入/输出控制板前,准备馈入莉萨·马利诺早先拍的X光片,但愿这台小型计算机的程序发现同样的脑密度变异。激光扫描仪像刚才一样迅速把片子吞进机体,机器沙沙地起动运转。他走到输入/输出端。“我感到费解。”

  “为什么?”丹妮丝问。X光读片灯发出的苍白色灯光映照在她的脸上,“这份报告使人惊讶。”

  “可不是,”菲力普斯同意说,“妙就妙在计算机似乎能够比创造它的主人更加准确的读片。我就从未发现过那些脑密度变异现象。这使我想起作法自毙的弗兰肯思坦①的故事。”说着,他突然发出大笑。

  〔①弗兰肯恩坦(Frankenstein),英国作家M·W·雪莉于一八一八年所著小说中的生理学研究者,他创造一个怪物而自己却被它毁灭。——译者注〕

  “怎么啦?又有什么事使你那么好笑?”

  “好一个迈克尔斯!连这些玩意儿都编进程序里了,难怪每次馈入X光片,它都会提醒我在它工作的时候轻松一下,第一次叫我喝杯咖啡,这回又说吃些点心。”

  “听起来确是个好主意,”丹妮丝说,“去咖啡店享受一番那里的浪漫情调怎么样?你可是答应过我的呀!走吧,我还得赶回来侍候CAT扫描呢。”

  “这会儿脱不开身啊。”菲力普斯不无歉意地说。是的,是他提出一起去吃午饭的,但他也并不想让她失望:“面对这桩事我的心情实在无法平静。”

  “那就算啦。我去吃块三明治。要不要给你弄点吃的来?”

  “不,谢谢。”菲力普斯注视着重新启动的输出打印机。

  “看到你们的研究进展顺利真替你高兴。”她走到门边说,“我知道它对你是多么重要。”

  刚一停机,菲力普斯就撕下打印文件看起来,这份报告与第一份一样,非常详尽。使他高兴的是计算机再次描述了脑密度变异,并且建议除了再做一次断层扫描外,还要输入几张从不同角度拍摄的X光片。

  他情绪亢奋,昂起头,敲鼓似的捶击起台面。几张莉萨·马利诺的X光片从读片灯荧光幕的夹子上震落到地上。他蹲身捡取,发觉海伦·沃克站在门口望着他,以为他发疯了。

  “您没事吧,菲力普斯医师?”

  “哪里的话,”马丁急忙收捡起片子,脸孔火辣辣发烫,“我没事,只是有点儿激动。你该去吃饭了吧?”

  “已经吃了。买了块三明治,带回办公室吃的。”

  “请给我接迈克尔斯听电话,可以吗?”

  海伦点了点头便出去了。菲力普斯把X光片一一插上,凝视着白色纤毫状斑纹。它们究竟意味什么呢?他陷入沉思。它们既不像钙质,分布状态又不像血管。他难以断定变化究竟是发生在灰质里呢,抑或发生在所谓大脑皮层的脑细胞区?是在白质,抑或在脑纤维层?

  电话铃响了,他走过去拎起话筒。是迈克尔斯打来的,菲力普斯喋喋地叙说计算机程序所发挥的难以置信的奇效。激动之态溢于言表。这套程序看起来甚至能够发现一种从未引起注意的脑密度变异。他越说越快,迈克尔斯只得要求他说慢一点。

  “噢,很高兴它工作得像我们期待的那么成功。”直等他缓气时,迈克尔斯才有机会插话。

  “像我们期待的那么成功?远远超过我所希望的呢。”

  “很好。已经输入几张旧X光片了?”

  “实际上仅此一张。”马丁喃喃地答道,“输入了两张,但都是同一个病人的。”

  “才一张?”迈克尔斯追问,甚觉失望,“希望不要把你的精力耗费在琐事上面。”

  “当然,当然。遗憾的是白天没有多少时间能用在我们的项目上。”

  迈克尔斯表示十分理解,再三叮嘱他把最近几年的X光片都借助计算机程序诊断一遍,千万别沉溺在初次成功的喜悦之中而偏离研究轨道。他特别强调研究项目正处在关键时刻,至关重要的任务是消除程序中的任何错误和漏洞。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