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 > 宋史选译 | 上页 下页
张浚传(2)


  绍兴四年初,辛炳任知潭州,张浚在陕西,以檄文征发他的部队,辛炳不放,张浚上奏弹劾他。到这时,辛炳任御史中丞,率领同僚们弹劾张浚,朝廷任命张浚以本官提举洞霄宫,住在福州。张浚已经离开朝廷,考虑金人不攻川、陕的部队,必将并力窥伺东南,而朝廷已经商议讲和,于是上疏极陈述这些形势。不久,刘豫的儿子刘麟果然勾引金兵进攻。高宗想起张浚以前的话,罢免朱胜非;而参知政事赵鼎请皇帝到平江,于是召张浚任资政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入宫晋见,高宗下手诏辩白张浚所受的诬陷,授任他为知枢密院事。

  张浚受命后,当天赶到长江边巡视军队。当时兀朮拥兵十万驻在扬州,约期渡江决战。张浚长驱临江,召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商议军事。将士们见到张浚,勇气十倍。张浚部署完诸将后,自己留在镇江指挥。韩世忠派部下王愈到兀朮那里约战,并且说张枢密已在镇江。兀朮说:“张枢密已贬到岭南,怎么能够在这里?”王愈拿出张浚写的文书给他看。兀朮吓得色变,傍晚逃走了。

  五年,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赵鼎任左仆射。张浚与赵鼎同心辅治,务在堵塞佞臣,遏抑近习小人。当时巨寇杨么占据洞庭,官军多次进攻不能成功,张浚认为建康是东南的都会,而洞庭处在上流,惟恐滋延为害,请求趁盛夏敌人懈怠时进讨,上奏请行。到醴陵时,放出囚犯数百人,都是杨么的间谍,给些文书,让他们招谕诸砦,囚犯们欢呼而往。到潭州,贼众二十万余相继来投降,洞庭湖的贼寇被荡平。皇上赐给张浚书信称:“上流既然安定,则川陕、荆襄形势连接,势力倍增,上天是把中兴之功交付给你啊。”张浚于是建议派遣岳飞驻屯荆襄以图夺取中原,于是从鄂、岳到淮东,大会诸将,讨论秋防事宜。高宗派使者赐给他诏书令他急归,劳问他说:“你暑天巡行非常劳苦,湖湘群寇既然接受招抚,成全我不杀之仁,是你的功劳啊。”召到便殿相见,张浚献上《中兴备览》四十一篇,高宗叹赞不已,放在座位边。

  张浚认为敌势未衰,而叛臣刘豫又占据中原。六年,集合诸将在长江边商议战事,张榜声讨刘豫的僭逆之罪。命令韩世忠占据承、楚以图取淮阳;命令刘光世驻兵合肥以招抚北军;命令张俊建康练兵,进驻在盱眙;命令杨沂中率领精兵为后翼辅佐张浚;命令岳飞进驻襄阳以窥伺中原。张浚渡江,遍抚淮上各部队。当时张俊部队进驻盱眙,岳飞派兵进入蔡州,张浚入宫晋见,极力请求皇上到建康。皇帝车驾进发,张浚先到江边,谍报刘豫与侄儿刘猊会合金兵来攻,张浚说:“金人不敢悉众而来,这一定是刘豫的部队。”边报不一,张俊、刘光世都夸大敌情,张浚说:“刘豫以逆犯顺,不剿除怎么立国?现在的事势,有进无退。”命令杨沂中前往驻扎濠州。刘麟逼近合肥,张俊请求增兵,刘光世打算撤军,赵鼎及签书折彦质打算召岳飞领兵东下。御书交给张浚,下令张俊、刘光世。杨沂中等人还保长江。张浚上奏称:“张俊等人渡江,就没有淮南,而长江之险与敌人共有。况且岳飞一动,襄、汉如有敌情,又依靠什么呢?”诏书同意他的意见。沂中部队抵达濠州,光世丢下庐州向南移,淮西震动。张浚听说,急忙乘马赶到县石,下令部队说:“有一个人渡江必斩!”光世重又驻下军队,与沂中会合。刘猊进攻沂中,沂中大败敌军,刘猊、刘麟都拔营而逃。高宗手书嘉奖,召张浚回朝。慰劳他。

  当时赵鼎等人建议皇上回到临安,张浚说:“天下之事,不倡则不起,三年之间,陛下一再临江,士气百倍。现在六飞一还,人心会解体。”高宗憣然听从张浚的计策。赵鼎出任知绍兴府。张浚认为亲民之官,治道所急,条具郡守、监司、省郎、馆阁出入迭补之法;又因为灾异奏请恢复贤良方正科。

  七年,因为张浚退敌有功,诏令授任特进。不久,加任金紫光禄大夫。问安使何藓回来报告徽宗皇帝、宁德皇后相继去世,皇上痛哭不止,哀不自胜。张浚说:“天子守孝,不与百姓相同,必定考虑怎样继承宗庙社稷,现在灵柩未返,天下涂炭,希望陛下挥泪而起,敛发而行,一怒以安定天下百姓。”皇上命令张浚草拟诏书告谕中外,言辞非常悲切。张浚又请求下令诸大将率领三军穿丧服致哀,中外百姓都很感动。张浚上疏说:“陛下想念两宫,忧虑百姓。我才能至愚,受到任用,常常感慨自勉,誓杀歼灭仇敌。十年之间,对父母赡养不周,至于妻子和孩子,都无法顾及,心下想要成全陛下养孝之心,拯救百姓于水火。苍天不悯,祸变突然而生,使陛下抱无穷之痛,其罪谁来担负。想当初陕、蜀之行,陛下下令我说:‘我有大仇在北方,洗刷这个耻辱,只有你可以嘱托。’而我最终未能成功,使敌人肆无忌惮,今日之祸,祸端实由我致,请求赐给我罢免。”皇上诏令张浚处理政事。张浚再次上疏请罪,皇上不同意,于是请求皇上从平江出发,到建康。

  张浚总理中外政事,政事繁多,一身任之。每次与皇上见面,一定说到耻辱之大,反复再三,皇上未尝不变色流涕。当时皇帝正励精克己,戒令宫廷内侍,不要超越法度,事无大小,必定征询张浚,赐给诸将诏书,往往命令张浚草拟。

  刘光世在淮西,军队没有纪律,张浚奏请罢免光世,把他的部队隶属于督府,命令参谋兵部尚书吕祉前往庐州节制。而枢密院认为督府握兵不避嫌,请求设置武将,于是任命王德为都统制,从军队中选择郦琼为副职。张浚奏称不适宜,郦琼与王德有旧怨,列状诉到御史台,于是命令张浚为宣抚使,杨沂中、刘锜为制置判官进行安抚。还未到,郦琼举兵反叛,捉住吕祉投降刘豫。吕祉不走,詈骂郦琼等人,被碎齿斩首而死。张浚引咎求去位,高宗问谁可代替他,并且问:“秦桧怎么样?”张浚说:“最近与他共事,才知道他昏暗。”高宗说:“那么用赵鼎。”秦桧从此怨恨张浚。张浚以观文殿大学士身份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在此之前,张浚派人拿着手书到伪地离间刘豫,到郦琼叛逃,又派间谍拿着蜡书送给郦琼,金人果然怀疑郦琼,不久夺了他的职。台谏官员不断诋毁,张浚落职,以秘书少监分司西京,住在永州。九年,因为赦令重新做官,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不久,授任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抚大使。

  金人遣使者来,以诏谕为名,张浚五次上疏争论。十年,金人背盟,又攻取河南。张浚上奏希望因机应变,就会大功可成,于是大修海船千余艘,为直指山东之计。十一年,授任检校少傅、崇信军节度使,充任万寿观使,免去朝请。十二年,封为和国公。

  十六年,西方出现彗星,张浚打算极力指责时事,恐怕母亲忧虑。母亲惊讶他少言寡语,问他缘故,张浚告诉母亲实际情况。母亲背诵其父亲对策上的话说:“我宁可说了而死于斧钺,不能忍着不说以辜负陛下。”张浚才下定决心。上疏称:“当今事势,好像在头目心腹之间长成了个大疽,不切除不能痊愈。希望陛下在心里谋划,谨慎观察虚伪,使自己有不可侵犯之势,才有国家安全的希望;不然,后来将会吃下苦果。”事情交付三省审论,秦桧大怒,命令台谏官员论责张浚,贬任他为以特进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住在连州。二十年,迁到永州。

  张浚离开朝廷几乎二十年,天下士大夫不论贤者与不肖者,无不倾心敬佩他。武夫健将,说到张浚必定嗟嗟叹息,甚至儿童妇女,也知道有个张都督。金人害怕张浚,每次使者来,一定要问张浚在什么地方,唯恐他重新被起用。

  当时,秦桧被宠固位,担心张浚发表公正意见损害自己,命令台臣只要有所弹劾,一定涉及到张浚,反称张浚是国贼,必欲杀掉他。秦桧任命张柄为知潭州,汪召锡出使湖南,让他们图谋害死张浚。张常先出使江西,审理张宗元案,株连到张浚,捕捉赵鼎的儿子赵汾交付大理寺,命令他自诬与张浚图谋不道,恰遇秦桧死了才得以幸免。

  二十五年,朝廷任命张浚为观文殿大学士、判洪州。张浚当时因母丧将归葬。考虑到天下政事二十年来被秦桧所坏,边备松弛,又听说金亮篡立,必将兴兵攻宋,自以为大臣,义应与国家同甘共苦,不敢因为居丧嫌碍,上奏陈述。正好星象有变,朝廷征求直言,张浚认为金人数年间,势必兴兵来攻,而国家却溺于宴会,荡然无备,于是上疏极力陈述。而大臣沈该、万俟禼、汤思退等人见了,认为敌人不会用兵,耻笑张浚狂妄。台谏汤鹏举、凌哲指责张浚归蜀,恐怕摇动远方,诏令仍住在永州。守丧满期后夺去职务,以本官奉祭祠。

  三十一年春天,有旨命他自便。张浚到潭州,听说钦宗去世,痛哭不进食,上疏请求早定守战之策。不久,金亮挥兵大入,中外震动,重用张浚为观文殿大学士、判潭州。

  当时金人骑兵横行,王权军溃败,刘锜退到镇江,于是改任张浚为判建康府兼行营留守。张浚到岳阳,乘船冒风雪而行,遇到朝东边来的人说:“敌兵正焚烧采石,火焰满天,千万不要轻率前进。”张浚说:“我赴君父的急难,只知一直往前寻找皇帝所在处而已。”当时长江上无一船敢沿北岸而行。张浚乘坐小船直往前进,经过池阳时,听说金亮已死,余众还有二万人驻扎在和州。李显忠的军队驻扎在沙上,张浚前往犒军,全军人见了张浚,以为他是从天而降。张浚到建康,即通知通判刘子昂置办行宫仪物,请皇帝早日驾临。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