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八路军129师征战实录 | 上页 下页
三七


  §剿匪录之一

  1938年1月15日,陈再道率领东进纵队挺进冀南时,正值严寒隆冬。陈再道虽然出生在多丘陵、山地的麻城,但他对平原并不陌生。因为筑城于麻秋季节而得名的麻城南边就是长江北岸平原。平原本来是山里人的一个梦,但当陈再道率领部队到平原打游击时,平原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陈再道站在一个高坡上,用望远镜眺望远方。只见漠漠原野,茫茫苍穹,阡陌纵横,村镇棋布,不要说看不到崇山峻岭,峭壁深沟,连个土丘也没看到,真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平原。陈再道意识到:在这平原上打仗,开展游击战争,地形条件真是个大问题。东进纵队按计划是直奔冀南中心——南宫县城的,没想到半路上被巨鹿县的土匪问题给耽搁了。巨鹿县是冀南的一个门户。巨鹿城虽不大,但在中国历史上还颇有点名气。秦始皇在位时,即置巨鹿郡,治所就在这个巨鹿县。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楚兵救赵,在这里大败秦军。在《三国演义》中也可以看到汉末巨鹿人张角以太平道组织黄巾军起义的描写。

  当陈再道率领纵队经过巨鹿县的魏家庄时,得到了一个消息:巨鹿和任县的边界上正在打仗。打仗的不是在战场上激战正酣的中日两国军队,而是巨鹿县的保安团和土匪刘磨头在打仗,是一场发生在中国人之间的战斗。

  战斗在巨鹿与任县边界上20多里长的战线上展开,已经打了十几天了,双方打得十分激烈,难解难分。一方是惯匪刘磨头一伙。他们盘踞在任县、隆平一带,作恶多端,群众恨之入骨。他们打着“抗日义勇军”的旗号,收容了国民党军队的散兵游勇,裹胁了一些群众,居然扩大到三四千人,是冀南土匪武装中较大的一股。另一方是巨鹿县保安团。为首的是保安团长王文珍,警察局长甄福喜,国民党县政府秘书刘建三等。

  他们既是巨鹿县的官方代表,又是封建势力的代表,1935年曾残酷地镇压过中共领导的农民暴动,屠杀了大批共产党员和无辜群众。“六·七”事变后,他们又秘密接受了日军的委任,筹组维持会。保安团有近千人,人数虽然没有土匪多,但老兵多,装备好,自己还会造手榴弹,又有一定的统治基础,是战斗力较强的一个团队。火并的原因很简单:巨鹿县保安团,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曾应任县国民党政府的邀请,打过土匪刘磨头。日本人一来,国民党主力撤退了,保安团就显得势单力孤,刘磨头的力量则一下子由散兵游勇变成了人多势众,刘磨头早就扬言要报“一箭之仇”,并乘机扩展地盘,壮大势力,要“打进巨鹿城过年”。

  土匪问题是陈再道开创冀南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冀南当时各县的保安团,除少数投靠了日本人以外,大都原封未动。土匪问题是冀南的一个严重问题,据了解,共有120余股。因此,解决好巨鹿保安团和土匪的火并问题,对争取保安团和土匪,稳定社会秩序,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能不能解决好土匪问题是能否打开冀南局面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陈再道投入了全部精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显示了他的才干。首先,陈再道认真分析了双方的情况。其中,一方是打着“抗日”的旗号,而实为土匪部队;另一方是已与日军暗中勾结的封建势力,支持任何一方都会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从巨鹿保安团的情况看:他们最怕土匪打进巨鹿城,危及其封建统治,但又无把握挡住土匪的进攻;他们当然也怕共产党、八路军报复,但只要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了抗日不念前仇、不计旧恶,团结起来共同抗日,他们的顾虑是可以解除的;同时,在广大群众积极要求抗日,八路军威震华北,并已来到他们面前的情况下,他们还不至于敢公开投敌,有可能接受调停。

  土匪刘磨头等,虽然人多势众,却是一群乌合之众,内部也矛盾重重,互相倾轧,自知打进巨鹿城,消灭保安团实非易事;另外,刘磨头的一块遮羞布是“抗日”,如果只顾打“内战”,就等于自己将这块仅有的遮羞布弃之不顾,不仅会遭到老百姓的反对,他们自己也不能接受。从这几个因素看,说服刘磨头也是有可能的。

  根据深入细致的分析,陈再道作出决定: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从中调解,劝说他们停止火并,并争取他们走上抗日的道路,而决不能帮助任何一方。有了正确的分析,也就有了正确的决定,有了正确的决定才会有正确的行动。

  陈再道采取了两个动作:一是给双方送信,劝说双方停火,表明八路军的态度;二是率部移驻紧靠双方火并地区的任县邢家湾。邢家湾是滏阳河的一个重镇。这两个动作,明确的表示了八路军“先礼后兵”的姿态,陈再道成功的运用了古代兵法中所说的“示形于敌”。

  陈再道的部署起了作用。派到刘磨头那里的代表,当天就回来了。刘磨头在八路军代表的耐心说服下,同时也是看到了大势已去,不得不答应停火。保安团这边第二天也复信,欢迎八路军派代表到巨鹿城进行商谈。

  但保安团这边仍对八路军顾虑重重。保安团长王文珍出于自身利益,企图借用八路军的力量迫使刘磨头撤退。因此,也答应停火,并提出只要刘磨头停火,保安团就撤回巨鹿城。但目的达到后,王文珍却又用各种借口阻止八路军进城。

  就在陈再道率部由驻地开往县城时,王文珍以城里房子少,难民很多,住宿多有不便等借口,想劝陈再道住到城西一带,并答应如果这样八路军的粮草完全由他们提供。

  看到王文珍一伙出尔反尔,陈再道心里已有了想法,也不多说,带着部队掉头就走。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早饭后,陈再道派骑兵连经城西门外去警戒威县、平乡之敌。骑兵连拉长距离,绕城半圈向东南奔驰而去。这里是一片沙土地,又值冬季干旱季节,只见尘土飞扬,万马奔腾,很多群众跑到城墙上目睹八路军的雄壮威严,对此,甚为惊奇、赞叹。

  陈再道当时想组建骑兵连时,大概没有想到它还有这样一个用途。王文珍得知这一情况后,疑神疑鬼,认为八路军准备包围巨鹿城,吓得慌乱异常,不知所措,急忙以县政府、保安团、警察局等的名义邀请陈再道去赴宴,以示欢迎。

  陈再道考虑不给他们一些压力,他们是不会老实的。因此,一请没去,二请也没去。这一下,王文珍一伙确实坐不住了,他们不得不求李玉菁来请陈再道。

  陈再道和李玉菁一商量,觉得这次该去了,不然王文珍连觉都睡不好。事不过三。第三次陈再道带着三个骑兵警卫员去了巨鹿城。这一次,尽管陈再道的湖北口音很重,不用“翻译”很难听清,但王文珍一伙没有一个走神,都竖着耳朵,艰难地捕捉着陈再道所说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什么。

  27日上午,东进纵队的战士们迈着雄健的步伐,唱着抗日歌曲,在群众夹道欢迎中,开进了巨鹿城。

  这件事后来被称作“巨鹿事件”。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成功的一步。有了这第一步之后,紧跟着是第二步、第三步。从此,冀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