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军碑一九四二 | 上页 下页
二二


  16日,前卫营(65团第2营)罗英营长决定在1448高地东北方的那姆卡河南岸宿营,并连夜抢建过河便桥,由第6连连长邱中岳率所部先行过河,于河之北岸占领掩护阵地,同时派兵控制1467高地。邱中岳是一个治军甚严,却非常关爱部属、且深受官兵信赖拥戴的连长,每次当连队进入休息地或宿营地时,他便站在路边,从头到尾仔细观察从他面前走过的每名官兵的神情与健康状态。他观察到战士杨一波、房子贺两人生了病,行动艰难,另发现2班战士柳如荫和7班副班长钱祚民两人不但满头大汗且气喘很利害,看来也病得不轻,他立即叫来名健壮的战士把这4人扶到宿营地,请来医生给他们诊治,4人的病情稍为舒缓。他自己还叫伙房给这4名生病战士熬粥喝,其爱部属之情如此可见一斑。

  连日来,天气闷热官兵都在密林高山里艰苦地长途跋涉,密林中行军令人气闷、窒息难耐,兼之连日奔波,体力虚亏、饮食失常、抵抗力下降,易受疾病侵袭,各部队里已多有患病官兵,掉队落伍者不绝于途。军长杜聿明也罹病在身不能自主行动,被用担架抬着随队行动。罗又伦请示杜聿明后,决定在那姆汗河边休息一天,等候落伍官兵陆续回来。

  当15日第5军抵达曼西时,在重庆的蒋介石曾令驻守昆明的空军司令王叔铭,要他同杜聿明沟通联系,约定地空联络讯号,然后转请驻在印度汀江的后勤司令俞飞鹏,请他派飞机向第5军空投食品和医药。同时要王叔铭在同杜聿明恢复无线电通讯后,即向杜聿明转发蒋介石给杜聿明的电令:现正设法由飞机向你部空投物资,俟陆空联络正常即可实施。眼下你们行动不宜太急,可以孟关为总目标,或以塔曼堤、霍马林为次目标。可是这份电报迟迟于一周后至5月23日才被杜聿明收到,这时第5军已深深陷进了明京山脉的茫茫林海和崇山峻岭之中,既同外界联络中断,一切生活来源也彻底断绝,全军身处绝境之中。

  5月17日,第5军从1448高地北边的那姆卡河出发(此时,其前卫营则自那姆卡河北岸的1467高地出发),经过5天的艰难跋涉,于5月21日到达瑞敦及附近宿营。而此前的行程途中,竟然不见人烟,只有野兽相随,酷暑难熬,饥寒交迫。在这“瘴疠浮缅北,风云暗百蛮”之时,第5军官兵流离乌龙江之南,寄命瘴疠之地,风餐露宿导致疾病骤生,官兵纷纷病倒且致骡马倒毙。担架上的杜聿明深知全军命悬一线,心中泛起阵阵凄楚……

  瑞敦是乌龙江南岸的一座小镇,沿乌龙江南岸经过杭巴(Howpa又称“项巴”)到隆肯,虽是羊肠小道,却是只需两日可达的捷径。由隆肯经南亚色(Nanyaseik)至索卡道(Nsawgadaw)为牛车道,也可通汽车,而索卡道则是孟拱至孟关公路上的险要关隘。隆肯到索卡道仅30多公里,一天即可抵达。由索卡道到孟关全是公路,徒步行军两、三天可达。只因日军已占领孟拱,如走索卡道到孟关,则需加强战备。不过走这条路的好处是不仅行动方便,而且容易获得食物,甚至有可能从英军遗弃的仓库里找到部队急需的生活物资。抵达孟关则是蒋介石15日电示的行动总目标。

  蒋介石在15日的电报中,还提到将塔曼堤和霍马林作为第5军转进的第二目标,并明确指出:如隆肯至卡马因之道路已为敌控制,则只可先到塔曼堤、霍马林休整待机行动。

  瑞敦到塔曼堤约90公里,到霍马林约150公里,其间只隔着一条乌龙江。那里遍山都是大树还有粗若大腿的毛竹,这都是做成木排或竹筏的材料,大军渡河绝无困难。而且史迪威一行115人已于5月12日从霍马林渡过了亲敦江[笔者注:亲敦江面宽1000米以上,而乌龙江面仅二、三百米宽,足见渡乌龙江要比渡亲敦江容易得多,而且罗卓英一行700余人携带着无线电台,已于5月18日顺利地度过了亲敦江入印]。另有孙立人新38师7000余人,都相继顺利而且是在未与日军发生战斗的情况下,渡过亲敦江前往英帕尔南方小镇普勒尔集结。由此可见,第5军当时倘能审时度势、通权达变,以保全军力、保护官兵生命为根本,选择正确的行军路线,则可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蒋介石于5月18日电告罗卓英:准其先行入印。他虽未对杜聿明的行动做出新的指示,但是,此前他曾于15日通过林蔚和王叔铭相继电告杜聿明:要第5军以孟关或以塔曼堤、霍马林为转进目标,在该处待机。当杜聿明病重躺在担架上由士兵抬着随军部及直属部队于15日到达瑞敦时,5天以来因路险难行、酷热难熬,瘴疠蒸腾,疾患孳生、粮食告罄和人死马毙的情况便接踵报来,使他深为忧虑,也曾一度萌生过向霍马林转进,以便接受空投补给。但他仍然死死抱着此前蒋介石“要第5军回国,无令不得入印”早已过时的指示不放,在第5军万余官兵正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必须立即抉择的关键时刻,杜聿明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行军路线,让全历经了一次死亡行军。

  留在堪迪医院1500多名伤患官兵,见大部队已远去,他们成了被弃的孤儿,不但无医无药,伤痛日益加重,而且已经断粮无食,惟恐日军追来,被俘受辱,便不约而同地自求速死,于21日凌晨相继引火自焚,含恨而殁。这1500多名曾在战场上打杀过日军、立过战功的官兵,没有战死在日军枪弹下,却自焚于绝望之时,何其壮烈!何其悲惨啊!

  杜聿明于23日到达杭巴时,惊悉噩耗,不胜悲切,猛然从担架上爬起来向堪迪方向俯首肃立志哀,其身旁官兵均泪流不止。但杜聿明仍没有从这1500多名伤患官兵,于绝望中引火自焚的惨烈事件中猛省,继续执行他效忠蒋介石而作出的错误决策,仍旧带领着官兵,从杭巴渡乌龙江向北从南山(Namsam)东侧经巴拉曼(Hpalamung)、乌卡家(Ukaga)、希朗(Xilang)、卡塔威(Kamtaiwei)向大洛盆地(Tairo basin)前进,于5月28日黄昏到希朗。29日凌晨,杜聿明指示给重庆蒋介石发电称:“职率军直属部队及新22师已抵希朗,因雨季来临,官兵饥寒交迫死亡日增,乞求行动方向。”30日,杜聿明率军部到达卡塔威北方1040高地,他立山冈之上、举目四顾,前面是奔流不息的千余米宽的亲敦江,东面和西面都是高山峻岭,大有身临绝境之感,他不禁低声地喃喃自语:“苍天何其无情,竟然是如此地绝我啊!”

  杜聿明作为中国远征军副长官兼第5军军长,他曾经有好几次应当果敢地会同罗卓英和林蔚一道,坚决拒绝亚历山大和史迪威以及重庆统帅部的不适当指示,勇敢地不计个人得失,为逆转缅甸战局作出正确的决断,采取明智的行动。可是,他深受中国传统礼教的束缚和“忠君”思想的影响,就使得他不敢坚持真理,而每每违心地屈从权势。这种事例在缅甸战场出现过多次,这使我在当时就为他深感惋惜。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