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海外故事 > 月是故乡明 | 上页 下页


  按着英子和妈妈的想法非常简单,荻原太郎先生的信写得多么清楚:

  “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

  用不着绕弯子,将实情告诉他,不仅交日语学校的学费有困难,飞机票也没有着落,甚至具体的学校也还没定下来,全托荻原太郎先生关照啦!打着灯笼也找不着这么便宜的事情,这有多么省心呀!

  爸爸仍然是一口反对。他主张人穷志不短,何况现在不同于以前,迫于生活被卖到东洋的猪仔和贩运到北美大陆的劳工。英子有工作,想深造可以考成人大学。在中国可以生活,现在想去日本学习,开眼界,也成,但不能都依赖别人,“学成后还给他!”这句话说出来容易,可要靠自己积攒几十万日元,绝非易事。中国人传统的习俗是量体裁衣,按着家当办事!人们不愿意去干自己努着力去干都达不到的事儿!既然英子已经铁了心了,在他看来,只有全家尽最大的努力,将那人情债减少到尽可能小,否则那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背地里英子不服气地撇嘴道:“爸,小心谨慎了一辈子,连蚂蚁都怕踩死,自己把手脚都捆住了,至今连国门还没有迈出一步呢!”

  说归说,做归做。母女二人还不能将英熊的话当成耳边风,因为有关回信等文字工作必须由英熊起草,他虽不懂日语,但他可以草拟成中文,再请有关人员代为翻译。别瞧娘俩都是铁嘴钢牙,动起笔杆儿来可就玩不转啦!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们联系的人大都是伶牙俐齿,但一提笔就会错字连篇,这就是为什么英熊在她们眼中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但却没有被罢黜了一家之主的原因。

  最后双方都做了让步,达成的协议是:机票自家出,日语学校的学费尽最大力量自己掏,不足的部分请荻原太郎先生暂付,关于日语学校还是自己联系为好!

  不管家里出多少钱,英熊个人能承担的部分是有限的。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奶奶出的,而且动用了爷爷的落实政策的退赔费。其实奶奶是不同意英子去日本的。说心里话,她对日本可没有什么好感。她原是哈尔滨人,常听她说那时候叫滨江县呢!日本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她就在东北,亲眼目击了“皇军”的残酷罪行,东北成立满洲国时,爷爷已经开始教书了,日本人实行的是奴化教育,一律让讲日语,张口骂、动手打,还常有被指控有反日情绪的,拉出去就砍了。爷爷不堪忍受民族的奇耻大辱,立志离开满洲。然而,谈何容易,一旦走漏了风声,全家都要受到株连的,幸好爷爷有一位日本朋友铃木,在满洲国的教育厅工作,他出面担保。其实他深知爷爷的用心,临别的头一天晚上,他推心置腹地说:“民心不可辱,中国必胜!”

  1945年日本投降后,铃木做为战俘等待遣返,生活十分困难,曾写信请求爷爷的资助,爷爷接信后,立即赶赴东北去看望铃木,并且慷慨解囊,很长时间都有书信来往。谁料到十年浩劫中,这段友谊却做为里通外国的铁证。爷爷不但被赶进牛棚,最后竟含冤而死。尽管日本人中也有铃木先生这样的好人,但他们在侵略中国时所犯下的罪行,在老一辈人的头脑中印象太深了,那是一生一世难以磨灭的。

  奶奶私下里也曾向人家打听过,到日本去学习日语是非常苦的事情。大多数人都要到餐馆里去打工、端盘子。在国内端还不行,必得跑到国外去,而且还得去日本?这可是何苦呢!不过事情既已成定局,奶奶自知没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再说她更心痛儿子,只要对儿子有利,她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就连命搭上也在所不惜,何况是几个钱了。

  英子出国的手续办的十分顺利。她颇为得意地夸耀说:“咱起的就是日本名字,办起来自然是要快当些!”其实英子和丰子的名字还是爷爷在“牛棚”里起的呢!奶奶、爷爷自然是希望抱孙子,因为英家只有英熊这根独苗,谁知生下来偏偏是一对女婴。爷爷到底是读书人,轻轻地舒了口气说:“命中无子,有女也不错,要以女代子。”大的取了父姓叫英子,小的取了母姓叫丰子。

  英子离家的时候,真如笼中的鸟儿放飞了一般,连跳带蹦,兴高采烈的,丰秀兰还要加一个“更”字。要知道这不同于十年浩劫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家分手的时候哭哭啼啼,犹如生离死别一般,那景象真是惨不忍睹。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英子是要去日本,是要飞往人间的天堂,做妈的怎能不高兴呢!如今谁家有个在国外的,比解放初期,门楣上,钉着军属光荣的黄五角星,还要觉着荣光、显耀。

  通往机场的小汽车,在胡同里徐徐开过的时候,这绝非是丰秀兰让司机减慢了速度,而是胡同太窄,门口还堆着看热闹的人群。英子出国的消息立即扩散开了。自然丰秀兰跟着车子去了机场。

  奶奶、爸爸、丰子都留在家里,因为汽车里没地方。

  英子走了,她是家中唯一不安定的因素。家中立即恢复了多年来已经失去了的平静。虽然丰秀兰依然在,但那毕竟是孤掌难鸣,而且她如果与英子相比,能量可差多啦!英子走后不久,家里发生了一次比较大的变化,那就是搬了家!爸爸在学院里分了一套三居室的楼房。起初奶奶不愿意搬,觉着住平房活动方便,尤其是和街坊邻居相处的不错,自己在家呆闷了,好说个家长里短的,相互聊聊,要是搬到楼房里关门闭户互不往来有多闷得慌。

  丰子是青年人,自然是住够了那冬不暖夏不凉的平房。她向奶奶列举出了平房的致命的缺点:要生炉子,倒脏土,没有上下水道,还要去公共厕所……奶奶同意搬家了。在新家里丰子有了一间不足七平米的小屋子,正适合于她的走读,用不着考试开夜车的时候,把灯用报纸罩起来,怕影响早睡的奶奶休息。

  说真的,突破了高考这一大关,进入大学后,丰子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文科好对付,大多是死记硬背的功课,考试的时候连背带抄。起初丰子十分不习惯,硬是认认真真地背,凭着自己的记忆去答卷子,事实证明老路子走不通,教室里几乎没有人不抄的,还有相互抄的。卷面上可看不出来,哪个是抄的,哪个是凭自己的本事考的。事实证明靠自己的记忆,往往是费力不讨好。有一次,丰子竟然差点儿要补考,她才决定随大流,你们抄,我也抄!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