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醉蓬莱 | 上页 下页
三〇


  第一件是,顺治十四年冬天,世祖因为今后侍奉孝庄太后不能尽心尽力,打算第二次废后。董小宛为之代求,长跪不起,以死相争,保全了今后,但世祖仍旧采取了一项惩罚的举动,在十五年正月初三,下诏停止今后“笺奏”——这是一种特殊的官文书制度,皇后对宫中事务,可以径自裁决,但须将经过情形,以书面告知皇帝,即谓之“笺奏”。所以停止“笺奏”,即是剥夺了皇后的职权。这一来董小宛自然而然地以皇贵妃的身份,摄中宫事,成了实际上的皇后。

  第二件是世祖记述董小宛病殁后,孝庄太后哭她的话:“吾子之嘉偶,即吾女也,吾冀以若两人永谐娱吾老。兹后长往矣!孰能如后事我耶?孰有能顺吾意者耶?即有语,孰与语耶?孰与筹耶?”由此可知,董小宛不但是孝庄太后的心腹,而且是孝庄太后的智囊。在多尔衮刚死时,亲政的世祖只有十四岁,实际上驾驭亲贵大臣、发号施令的是孝庄太后。当时她可“与语”,可“与筹”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她从小的女伴,来自蒙古的麻喇姑;一个便是董小宛。但麻喇姑既不识字,也不足与言政务,只能供奔走联络之役。洪升由孝庄太后的话中,恍然有悟,原来在那么危疑震撼的年头,参赞大政的,竟是出身微贱的“笛步丽人”。从而也就不难明了,董小宛封贤妃、晋皇贵妃,乃至代理皇后职权,孝庄太后居然都会同意,实由于董小宛确有统摄六宫的资格。

  董小宛入宫到死那几年的境况,洪升大致都已了然,但既是生死缠绵的至情,还须考查她与世祖死后的情形。洪升记着李天馥的提示,细心从吴梅村的诗中去探索,果然大有发现。

  发现的是题目叫作《古意》的六首七绝,凡是咏时事的诗,为了忌讳,往往假托史事,譬如《读史有感》之类。特为题作《古意》,正是提醒读诗的人,托今于古,“古意”即是新闻。

  这六首诗,大半是咏废后。

  第一首是:“争传婺女嫁天孙, 才过银河拭泪痕。但得大家千万岁,此生哪得恨长门?”天孙当然是指废后;二十八宿中的“婺女星”主嫁娶,应该是指废后之父,亦即是孝庄太后之兄,蒙古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洪升听说过,世祖大婚时,后家的妆奁仪从,盛极一时,所以用“争传”的字样。“才过银河拭泪痕”,可知新婚时琴瑟便已失调,这在世祖御制端敬皇后行状中,已说得很清楚。

  “大家”是天子的别称。“长门”当然是指汉朝的长门宫。汉武陈皇后阿娇失宠,退居长门宫,拿她来比拟世祖的废后,也很贴切。但陈皇后由于司马相如的一篇《长门赋》,感动了汉武,复见亲幸。以诗意来推测,可能当时有人在为废后设法挽回天意。因为小宛已死,今后不为世祖所喜,而废后在“德、言、容、工”四德之中,至少占了“容、工”二字,如果能将善妒好奢的脾气改一改,世祖应该会回心转意,无奈遽尔崩逝,因而有“但得大家千万岁,此生哪得恨长门”之叹。

  第二首是:“豆蔻梢头二月红,十三初入万年宫。可怜同望西陵哭,不在分香卖履中。”十三是废后初嫁之年,万年宫即唐朝的九成宫,在隋朝名为仁寿宫,为避暑之地。八年,吴克善送女入京,初居西苑,八月方始大婚。“西陵”及“分香卖履”是曹操的典故,废后打入冷宫,不预世祖送终之事,故云“不在分香卖履中”。

  第三首是:“从猎陈仓怯马蹄,玉鞍扶上却东西。一经辇道生秋草,说着长杨路总迷。”前两句即言废后与世祖为行猎呕气,只看“玉鞍扶上却东西”,可知废后原能控御,只为闹别扭,故意背道而行;如不善骑,则为从者相拥而行,步趋随帝,无法驰向相反的方向。“长杨”指汉朝长杨宫,有射熊馆为行猎之地,这里是指南海子。“一经辇道生秋草”,谓世祖已崩,车辇不至,既无御马作指标,即不能复辨东西,易言之,想负气亦无从负起了。

  第四首是:“玉颜憔悴几经秋,薄命无言祗泪流。手把定情金合子,九原相见尚低头。”此咏废后自裁,从帝于地下,乞怜夫妇之情。原以为有此死殉之举,得以恢复皇后位号,并与世祖合葬,但事与愿违。第五首透露了许多消息。

  这一首是:“银海居然妒女津,南山仍锢慎夫人。君王自有他生约,此去惟应礼长真。”

  妒女津的故事,出于唐朝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说山东临清刘伯玉,娶妻段明光,奇妒无比,刘伯玉有一次在妻子面前念《洛神赋》,说了一句戏言:“娶妇如此,可以无憾。”哪知道段明光会吃虚无缥缈的洛水神仙的醋,她说:“你说水神美而嫌我不美,是不是?看我死了。会不会成为水神。”这一夜竟投水自杀,死后七日,托梦给刘伯玉说:“你不是想娶水神吗?我现在就是水神了。”刘伯玉大惧,终身不复渡水,怕段明光拖他下水,复为夫妇。因此,段明光投水之处,被称为“妒女津”。

  废后的意愿与段明光相同,都是希望死后复为夫妇。这样,别名为“银河”的陵寝,也就是世祖的孝陵,在废后便等于段明光的妒女津。可是,她是白死了。

  “慎夫人”为汉文帝的宠姬,“南山仍锢慎夫人”,言董小宛祔葬,而废后不与。《清凉山赞佛诗》第一首:“千秋终寂寞,此生谁追陪。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写董小宛有此请求,世祖必已许诺,这就是所谓“君王自有他生约”。

  最后一句的“玉真”,不得其解。洪升暂且丢开,再看第六首,也是最后一首:“珍珠十斛买琵琶,金谷堂深护绛纱。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