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大故事 | 上页 下页
紫禁城搜秘(5)


  五、塞拉西与养心殿

  塞拉西曾是非洲最悲惨的一个国家衣索比亚的皇帝,他跟养心殿有甚么关系?且容我暂时卖个关子,先介绍中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座院落:清宫养心殿。

  为甚么说养心殿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座院落?因为自雍正即位至清朝之亡,约两百年之久,养心殿一直是政治上的神经中枢及皇帝的寝兴之地;这里所作的决定,关乎四海苍生的祸福。不论汉唐宋明,中国历史上从无一座宫殿,具有养心殿的地位。

  清宫以乾清门为外朝与内廷的界限,与乾清门平行的两门,东曰内左门,西曰内右门,进内右门为贯通南北的西一长街,街东第一座门为月华门,门内属于乾清宫的区域;月华门对面稍北为遵义门,门内即是养心殿。

  养心殿的全部面积约四千二百六十四平方公尺,东西宽约七十三公尺;南北长约五十八公尺,略呈正方形。我现在根据舍侄许以林所绘,发表在“紫禁城”双月刊的平面图,作纸上导游。

  入养心殿从图示19的遵义门开始,入门即为一座黄底,中心有鸳鸯戏水图案的琉璃影壁(18),绕过影壁是一个狭长的院落,南墙一排森森松柏,其中有一项特殊的陈设,便是嵌在屏座上的一块大玉壁,从壁孔中向北望,恰好看到“养心门”的匾额。

  院落的东西两端,建有格调不大的直房(16、17),原是总管太监办事之处,但大臣进见,亦往往在此等候“叫起”。

  养心门规制不大,门外有两座镀金的铜狮;门内有一道朱红双扉的木影壁门。绕过此门,便可看到养心殿的正殿,或称前殿,东西配殿(12、13)辟作佛堂,平时紧闭,朔望有喇嘛十人入内念经。正殿(6)进深约十一公尺,宽约三十三公尺,分隔成三大间,恰好每间都成为约一百二十平方公尺的正方形,中为正间,左右为东西暖阁。图示5的部分为一座抱厦。所谓抱厦,即是敞厅,其作用有如观光旅馆的Lobby,为入殿的待命、疏散、缓冲之地,亦为正殿的延伸。长度占西暖阁及正间,当整个正殿的三分之二。抱厦之前的陈设,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座三头鹤香炉,造形之奇特美妙,叹为观止。

  正间中设宝座,上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额一方,所以正间又称“中正仁和殿”。宝座之后的木制屏风,刻上乾隆御制的一联一诗,对联是:“保泰常钦若,调元益懋哉。”中间御笔中堂,五音六韵排律,起句“西师归振旅”,下署“乾隆庚辰”,即二十五年,“西师”于这年正月凯旋,乾隆御午门行“献俘礼”。自雍正二年,讨平青海,初行献俘礼以后,至乾隆二十年削平准噶尔,俘获两名叛乱首脑,“一岁中两行斯典”,至此又以底定回疆,复行盛典,正是乾隆最得意之时,由养心殿正间的诗屏,可以想见他的踌躇满志。

  东暖阁本来亦为寝宫,乾隆题名“随安室”,养心殿有好几座寝宫,初意是因为明朝嘉靖年间,宫婢杨金英深夜弒帝,不道套在世宗脖子上的绳子,误打死结,无法抽紧;皇后闻惊来救,世宗方得幸逃一命,因此后世帝皇,多设寝宫,宿处不定,以为防范。但不知何时开始,养心殿的寝宫,设于后殿,但仍有东西两间,繁简不同。东暖阁虽也保留著《随安室”为寝宫,但已非当年原状,因为辛酉政变以后,两宫垂帘,女主听政,自不能御中正仁和殿,而西暖阁分隔成好几部分,不够宽敞,因而将东暖阁加以改装,使其适合听政。

  现在所见的东暖阁,宝座设于东面、西向;宝座之后为槅扇,悬黄纱帘,帘后御榻,为太后坐处。宝座之右,亦即北面槅扇,入内转北即为随安室。宝座之左,设软匟,当然亦有匟几及各种陈设。匟后是极大的玻璃窗,由于外无遮蔽,采光充分,极其明亮,故名之曰“明窗”,自雍正年间开始,皇帝元旦开笔,例在“明窗”之下。

  西暖阁基本上是皇帝的办公室,为批阅章奏及召见近臣之地,每逢殿试,钦定“前十本”的名次,亦在此处。西暖阁颇具神秘色彩,有好些小小的套间,还有设在画轴后面的暗门,大概都是雍正夺嫡以后所改建。其中主要部分是中间一大间的“勤政亲贤殿”,以雍正题有“勤政亲贤”的匾额而得名,并有一副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其下即为软匟式的宝座;对面即为抱厦、柱子之间安半截板墙,以防偷窥。屏门及壁上悬有两张表,一张是各省文官总督以下,知府以上,武官将军以下,总兵以上的姓名表;一张是外官缺分繁简的区分表,自乾隆朝开始,作为用人及调遣的参考。至于最西侧的“三希堂”,为两个四平方公尺的小间所组成,外双溪故宫博物院照实景仿建,读者看过的一定不少,这里就毋庸赘词。

  正殿之后的寝宫,由一道短廊,或称“穿堂”连接(7),寝宫分为三部分,中间最大的一座,是皇帝的寝宫(8),一共五间,中间三间打通,但每间都有雕镂极为精细的紫檀“花罩”,以为间隔,陈设之精美,自不在话下,陈设以时更换,内务府有专文件记载,国之重宝“散氏盘”、“祖丁鼎”,即为陈设在养心殿的彝器。

  后殿寝宫的卧室有两间分居东西之末,有墙有门,入门沿北墙砌“暖床”,床前紫檀条桌,上置西洋自鸣钟、风灯等物。在“清宫之钟”拙文中,英国女王所观赏的“群仙祝寿钟”即置于东梢间的寝室。

  养心殿的内部是不开放的,游客只能在玻璃窗外窥看。我那次得能登堂入室,还照了些照片,在东寝室墙上还发现了我的伯高祖(许乃普,谥文恪,官至吏部尚书)的墨迹。暖床极大,褥子不厚,床里推置折成长条形的五床锦面薄被,帐子上缀着好几个锦绣荷包。床尾与房门之间,有两扇黑漆小门,我想拉开来看一看,不道是上了锁的,陪伴人员告诉我:“是皇帝解溲的地方,钥匙没有拿来。”

  及至我去参观西梢间的寝室时,有人来说:“钥匙拿来了。”请我复回东室,门内靠后有一个马蹄形的木架子,与现在大小便两用的抽水马桶上的木圈,形状相似,前有缺口,圈边覆黄缎软垫。圈下是一个有盖的椭圆形锡盒,据说皇帝方便以后,锡盒随即取走,所以室中无丝毫气味。

  这就要谈塞拉西的故事了。据说中共政府成立不久,塞拉西应邀访问北平,他说:“你们把我的头衔翻译为‘皇帝’,既是皇帝,我要住皇宫。”中共外交部跟故宫负责人在商量,故宫告诉他说:“宫中没有厕所,皇帝个人方便容易解决,他的随从怎么办?”据此转告塞拉西以后,他才打消了住养心殿寝宫的要求。

  寝宫东西,另有进深一样、宽度称狭的两幢五开间的屋子,东曰“体顺堂”是皇后的寝宫;西曰“燕禧堂”是妃嫔奉召侍寝暂居之处。两堂前面各有一座小院子,恰在正殿的两端,燕禧堂的院子里有花木竹石点缀;体顺堂的院子里,只有极大的一块水晶石,晶莹明亮,正好象征了林洋港先生所说的“皇后的贞洁”。

  在体顺堂东、燕禧堂西,各有一道小门,题名“吉祥”、“如意”(20、21),这两道门为住于东西庑房(14、15)的太监与宫女的通路,亦为后妃往“西六宫”的快捷方式。但两堂与皇帝的寝宫,并无室内可通的门户,奉召时须出门经通往穿堂的走廊至皇帝寝宫,门户非常谨慎。

  这座工字形建筑的养心殿,在整个紫禁城内,是最宜于居住的好地方,紧凑、严密而活泼,道路的联贯,关系明确,便利而不拥挤,尤为设计的优点。

  “养心”取义于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故知此殿原为皇帝避嚣习静而建,但明朝从无一个皇帝住过此殿。至于与养心殿邻近的建筑,最有关系者共有三处,一是内右门西的军机处,在明朝是“司礼监经厂直房”,贮存宫中日用的纸张。二是遵义门对面月华门内的南书房;南书房翰林,在设立军机处以前,为皇帝最重要的私人助理,至乾隆以后,成为文学侍从之臣,在内廷的地位颇为特殊,同光年间,两宫太后视南书房翰林为“西席”,是当一家人看待的。三是御膳房,与养心殿一墙之隔,原为明朝隆道阁及世宗炼丹药的无梁殿旧址,入清改为御膳房,有康熙御笔“膳房”二字的匾额,只供应御膳及军机处、尚书房、上书房(皇子、皇孙读书之处)。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的膳食,妃嫔另有自己的小厨房。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