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大故事 | 上页 下页
天下第一家(10)


  七、南宗

  孔仁玉长子孔宜为四十四代衍圣公,有子三人,延世、延泽、延渥,长子延世袭爵,复传长子圣佑,无子。衍圣公爵位传承的原则为“嫡长”二字,如衍圣公无子,除非生前即正式以胞弟之子为嗣,仍算“嫡长”,否则即应轮由二房最长者袭爵;圣佑无子,爵归二房,由延泽之子,亦即他的从弟宗愿承袭,所以四十六代衍圣公共有两位,类此情况,不一而足。

  宗愿共生四子,若蒙、若虚、若愚、若拙。若蒙袭爵,生二子,端友、端操。孔端友于宋徽宗崇宁三年袭封,无子,以弟端操的幼子玠为嗣——孔端操的长子名璠,但长子无为人后之理,故以幼子出嗣。

  金兵入侵,宋室南渡,孔端友奉子贡手雕的孔子楷木像,随政府行动,定居在浙江的衢州;曲阜祖庙,由孔端操奉祀,宋高宗绍兴三年,金兀朮所立的伪组织的头子刘豫,封孔端操为衍圣公;而他的幼子出嗣到长房的孔玠,则已于前一年袭封,父子二人同时为衍圣公,在孔家的历史上为仅见。

  为了易于区别,我称孔端操为北宗衍圣公;绍兴七年,金人废刘豫,孔端操的衍圣公亦当不成了。三年以后的金熙宗天眷三年,孔玠的长兄孔璠受封为北宗衍圣公,兄弟同时为衍圣公,又为孔家历史上的一个特例。

  南渡后的衍圣公,孔端友以下为孔玠,孔搢、孔文达、孔万春、孔洙,自四十八代至五十三代,共传六世;孔洙自宋入元,身居两朝,无子。

  回头再来谈北宗衍圣公,孔璠生三子,长子孔璠袭爵后无子,以弟孔摠承袭,孔摠传子孔元措;元措无子,以弟元弦之孙孔浈承袭,时为元宪宗元年,不久,北宗大闹家务。

  前面说过,孔宗愿共生四子,衍圣公不管在南在北,皆为长房孔若蒙之后;二房孔若虚四传至“元”字辈,绝嗣;三房孔若愚四传至“元”字辈,弟兄三人,元直、元孝、元用。孔元用为元朝灭金,立过功劳,卒于军中,因而他的孙子,得于元宪宗二年充任“曲阜管民长官”,亦即他的堂弟孔浈袭爵的下一年。

  孔浈自幼失教,袭爵后日事游猎,不修祖祀,孔治看不过去,率领族人,群起而攻,但手段过于激烈,说他不是孔子的后裔。原来孔浈是庶出,嫡母任氏奇妒,当孔浈初生时,任氏将他们母子都赶出家门;孔浈的生母改嫁了一个姓李的,此人是“驱口”;所谓“驱口”,即蒙古人俘掳了汉人,役使为奴婢,犹如清初的“包衣”。元朝的典章规定:“驱口不嫁良人,驱口不娶良人”,孔浈随母改姓了李,圣裔沦为贱民。后来虽由他的伯祖孔元措育之为孙,但户籍未消,所以孔治说他是“驱口李氏子”,因而夺爵。孔浈的嫡母任氏,大为懊悔,上书为他辩白,但无结果;因而北宗衍圣公的世爵,中断四十三年之久。

  至于南宗的孔洙,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奉召至都,自愿让爵于北宗;元世祖颇为嘉许、说他宁愿“违荣而不违亲”,让爵之事,搁置不谈。及至元成宗即位,始以孔治袭封,孔治传子思诚,又起了风波。

  前面说过衍圣公爵位传承的原则为“嫡长”,长房至孔洙而绝;二房无嗣,应传三房,而三房中的嫡长,应该是孔元孝的曾孙孔思悔;当元成宗元贞元年,大臣上言,其祖元用有功于国,当袭爵时,孔氏族人明知其非,但因孔治权至祀事三十余年,且治理曲阜,颇有政绩,因此暂且让他当一次衍圣公。但名器不可久假不归,他死了以后,应将爵位归还孔思悔才是正办,传给他的儿子思诚,乱了宗法,形同篡窃,自然不服,而且孔思悔简重端默,且是孝子,亦贤于孔思诚,是故孔氏族人公请于朝廷,请改由孔思悔袭爵。其时元仁宗在位,雅好儒术,询问大臣的意见后,亲自查阅孔氏谱系,确定孔思悔为嫡长,下诏改封;至此南北两爵,合而为一,接承孔洙而为五十四代衍圣公。

  孔思悔是孔仁玉之后,另一中兴之祖,三十字派第一字的“希”字辈,兄弟九人,便都是他的孙子。

  孔家南北宗子孙,自明朝中叶开始,即不甚和睦,事起于南宗的孔彦绳,修家谱修出了一场大风波。前面说过,孔家的“中兴祖”孔仁玉,共生四子,长子孔宜袭爵;二三两子早死无子,四子孔勖的元孙孔传,随衍圣公孔端友,扈从宋室南渡,孔端友五传至孔洙绝嗣,在浙江衢州的南宗孔氏,便都是孔传的子孙了。

  孔传之子名端问,则孔传应为孔端友的族叔;自孔端问开始,世系如下:

  端问→璹→摅→应发→言→津→思许→克忠→希路→议→公诚→彦绳

  传到孔彦绳,已在明朝成化年间;孝宗弘治九年,朝廷授孔彦绳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衢州孔子庙祀典。两年以后,孔彦绳刊行家谱,将他这一支的世系,移在孔洙之后;而将北宗孔宜的子孙移在孔传之后。弘治十七年甲子,是大修家谱的年分,孔彦绳的荒唐,很快地被发现了。

  北宗不能不辨这件事,因为孔彦绳如为孔洙之后,则衍圣公不应在北而在南。于是北宗的孔子五十八代孙,也就是孔彦绳的族叔孔公璜写了一篇“嫡裔考”,最后一段指责孔彦绳,其词甚厉,他说:“今彦绳于弘治十一年刊行家谱,乃擅移宗祧,将身及子承美等,列南渡宗子之后,以继孔洙;而北宗若愚子孙,世次嫡长,反附孔传裔孙之下,既不祖孔传,而又僭承端友,以疏间亲,以庶夺嫡,推此一端,奚所不至?昔圣祖(按:指孔子)为政,正名为先;彦绳败祖宗之成法,负朝廷之恩意,已移牒浙藩,改正为伪谱,立石儒学,犹恐吾宗后人,不辨南北嫡庶绝续之由,故详述于右以正之。”

  孔彦绳碰了这么一个大钉子,可能连博士的衔头都被革掉了;因为《阙里文献志》记:“武宗正德元年夏六月,命南宗孔彦绳为世袭五经博士,奉衢州孔子庙祀。”与孔公璜的叙述不同,合理的解释是,孔彦绳的博士,已革而失而复得。正德十六年诏,“改建孔子家庙之在衢者”,那正是武宗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亲征宁王宸濠之时,明史王守仁传:“守仁先俘宸濠,发南昌……上书请献俘,止帝南征,帝不许。到钱唐遇太监张永……守仁夜见永,颂其贤,因极言江西困敝,不堪六师扰。永深然之……守仁乃以宸濠付永。”改建衢州孔子庙,我相信是出于阳明先生的陈请,而张永助成其事。武宗好武,想到改建山西解州关帝庙,或有可能;决不会关心孔子的家庙。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