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国元帅刘伯承 | 上页 下页
一二〇


  由于翻译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刘伯承十分重视翻译队伍的思想建设,专门为翻译室选派了得力的政治工作人员,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定期进行整风,以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他还经常到翻译室开座谈会,与翻译人员促膝谈心,说明只有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才会有钻研业务的革命动力,才能在学术上不断进步,有所造诣,并提出了“共同学习政治,各自钻研业务”,“勉为政治家兼业务专家”的口号。1951年12月21日,刘伯承以《思想意识的改造与军事科学的深造》为题,专门向译员、教员作了一次报告。在报告中,刘伯承着重指出了军事翻译工作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重要性。他说:“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建设现代化国防军,是要在解放军原有的基础上着手,要学习飞机、坦克……等现代化诸兵种学术。这些学术就我来说,也是无经验、无知识的,必须依靠顾问同志编写教材。而顾问同志不懂中文,因此需要译员同志把它译成中文。这好像顾问的学术是自来水的发源地,而翻译工作则是自来水龙头,它使顾问的学术源源不绝的输送给教员、学员,同时也要将教员和学员的思想综合反映给顾问。所以,翻译工作是一个‘关键’工作。译员同志译稿给教员,经过教员介绍给学员;学员有问题,教员能解决的为之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归纳起来请教顾问。这样协同互助,以达介绍军事科学的总任务。”

  在讲话中他严肃地指出,当时翻译人员主要的思想缺点表现在:“内部不团结、不尊重领导、骄傲自大、文人相轻、不问政治、生活散漫不坚持制度、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开展,纪律、赏罚、总结、考核制度等都很差。特别是‘骄傲自大’、‘文人相轻’的缺点表现得最严重。中国旧社会里‘文人相轻’是很严重的;看不起别人,文章总是自己的好,自己的作品不准人家改一个字,若人家改了一个字,就‘如丧考妣’,就有‘不共戴天之慨’,这都不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刘伯承特别提到有的翻译人员工作马虎,“潦草塞责,懒得翻字典,凭自己主观猜测。还有些同志虽翻了字典,但因没有军事学术上的素养,又不深思熟虑,就随便写上,以致闹出笑话。有的同志俄文好、中文也好,但是缺乏军事知识。又不虚心,也就常常发生错失。毛主席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不容人丝毫调皮。’如海军教材中把‘登陆战’与‘反登陆战’译成‘陆战队作战’与‘反陆战队作战’。这些同志不问译得是否正确,只凭想象或从字句上臆测一下,张冠李戴的武断、轻率现象,是不可原谅的。”

  在论述思想意识的改造与军事科学的深造的辩证关系时,刘伯承指出:“军事科学不但包括武装斗争的军事知识,而且还包括政治工作。如果思想意识不改造,是不能在军事科学上深造的。恩格斯说:‘客观事物是思想的源泉,思想是客观的反映。所以思想经常落后于客观事物。’我们的思想是已经落后在翻天覆地的现实之后了。今天我们已经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主义,推翻了百多年来的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翻了几十年来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我们是处在人民当主人的新民主主义的时代了,是受着新民主主义的教育、马列主义的教育,毛泽东思想教育的时代了。但是有些同志还没有看到这样巨大的转变,还没有发觉自己的落后。我们必须迎头赶上,努力改造自己,跟着时代前进。”

  最后,刘伯承强调教授会和翻译室都是重要的工作部门,尤其要接受思想改造。他运用形象的比喻,语重心长地指出:“教员同志要很好学习,提高介绍能力。翻译同志要加强学习军事,学习俄文,学习中文,提高翻译能力。这即是译员之三套本事,缺一不可。现在我们翻译工作中最大的缺点是中俄文程度不够,军事知识懂得更少,因此常常使译文生硬难懂。以后必须广看精读,加强学习。在军事知识方面向有关教授会联系学习,俄文方面向苏联翻译学习,更不断地学习中国语文,只有这样像瞎子驮着跛子行路一样的协力合作,多了解自己的译文缺点,多谦虚些,才能不断进步。

  “有了思想改造,才能在军事科学上深造。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新旧的斗争,是阶级的矛盾,要随时发现缺点,纠正错误。毛主席说:‘我们不要脱离实际,要好好地学习千百万人民血汗换来的经验。把旧的、肮脏的东西抛弃,新鲜的东西只有冲破旧的才能新生。’毛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对‘文人相轻’讲得很清楚,我们要好好学习这个文件。鲁迅先生也说过:‘文人像有刺的刺猬一样,不能互相触碰,一接触就要你刺我我刺你地相打。’这是很深刻的话,有这个毛病的同志,必须引以为戒!朱总司令对旧军事科学曾这样说过:‘过去旧的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做斯大林的学生,毛泽东的学生。’毛主席的《实践论》,是马列主义宝库中中国的经典著作,我们必须仔细研读。今天我对思想改造问题提出如上意见,愿大家共同勉励,响应毛主席号召,把军事学院的工作做好。”

  由此可见,刘伯承对军事翻译工作的政治方向是把得很稳的,对军事翻译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是抓得很紧的。由于刘伯承的努力,我军进入和平时期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支人数较多,业务能力较强的军事翻译队伍。

  刘伯承不但重视当时军事翻译的现实急需,而且特别关注军事翻译事业的未来。为着培养翻译队伍的新生力量,刘伯承专门指示学院干部部门,从西南地区和上海地区调来许多青年学生进行培训。刘伯承在繁忙的工作之暇,还抽时间接见年轻翻译,交谈学习外语的心得,讲述做好翻译工作的重要意义。刘伯承指出: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同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发展是一致的。从1840年到五四运动前夕的70余年间,先进的中国人,经过了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至于中国近代的军事翻译,首推林则徐,他是在19世纪40年代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崩溃之际,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向西方学习进步技术的开风气者,他开设过译馆,编译过《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对中国军事很有影响。还有严复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家,他翻译《天演论》、《原富》、《穆勒名学》、《名学浅说》,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曾经刺激了当时的维新浪潮。清末西风东渐,促进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后,推动了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当然,中国国内阶级矛盾的发展,是社会变动的内因。我举这些例子,是说明搞好军事科学翻译工作,对国防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希望大家少壮立志,边干边学,深钻进去,成为德才兼备的军事科学翻译。

  当有的同志表示自己爱好文艺,不愿做军事翻译时,刘伯承便风趣地开导说:“文艺翻译固然使人丰富想象,可军事翻译也是动人的交响乐啊!你们喜欢文艺,学点武艺也好嘛。”当发现有的同志重俄语而轻视其他外语的时候,他又语重心长地提醒说:“俄语、英语、日语,都是重要的工具,不可偏废,到需要的时候,都会有用。”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