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国元帅刘伯承 | 上页 下页
九七


  蒋介石为挽救自己失败的命运,在南京的门户——徐州地域集中了80万重兵,并借助美国的援助,配备了2000门火炮和迫击炮,460余架飞机。此时,蒋军的战略态势是;以徐州为蛇头,向济南、海州伸出一对犄角,腰部则从徐州沿津浦路到南京,又从南京沿长江南岸一直延伸到武汉,然后,将尾巴甩向汉水、白河流域。集结在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有徐州“剿总”司令官刘峙,副司令官杜聿明指挥下的必个兵团和3个绥靖区部队,后又有从华中前来增援的黄维兵团,共5个兵团和3个绥靖区部队。人民解放军投入这次战役的有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以及华东、中原军区和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的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

  为打好这次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决战,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专门发出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刘伯承对淮海战局作了缜密、周到的分析研究,拟订了对付“长蛇阵”的基本打法。

  1948年11月6日,人民解放军的隆隆炮声,拉开了淮海大战的序幕,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开始了。

  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二十多个纵队几十万大军,按预定计划,从四面八方向徐州敌军发起全面进攻。华野大军从临沂、邹县线分路齐头南进;中野主力从肖县、永城地区向陇海路上的敌军出击,从西面威迫徐州;分布在徐州战场周围的地方武装,也积极配合主力作战,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华野预定于8日完成对新安镇地区之敌黄百韬兵团的合围。但敌人这时也正按预定计划开始收缩兵力。7日早晨,黄百韬兵团从新安镇开始向西撒。我华野前委立即要求主要突击集团排除万难,勇猛追击;辅助突击集团迅速猛插徐州东侧,堵住黄百韬西逃,同时阻击徐州之敌向东接应。

  我军主要突击集团华野一、六、九纵、鲁中南纵队和中野十一纵,从新安镇和镇西地区越过陇海铁路,沿铁路南侧追击;华野四、八纵队沿铁路北侧追击。久受蹂躏摧残的铁路两侧人民,纷纷从四面八方集拢来,看着自己的部队从铁路附近村庄通过。一辆一辆的重型巨炮和满载弹药的汽车轰隆不停地驶过去。车站上,敌人来不及携走的弹药、粮食、衣服、公文……满地飞散着,但没有人去理睬这些。部队不停息地向前,只有民兵们四出追捕着三三两两溃散的敌人。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黄百韬兵团于11月9日逃到运河东岸。运河上只有一座铁桥,几万大军蜂拥着要过这座桥,争先恐后亡命奔逃。力气小的被挤下河去,有的在桥上被活活踩死,后面的就从尸体上跑过去。还有的部队甚至在桥头上架起机枪,不准其他单位抢先过桥。黄百韬自己过桥后,怕共军追上来,也就顾不得部队还未全部过桥,竟下令炸断铁桥。

  为斩断黄百韬兵团与徐州之敌的联系,我山东兵团勇猛地向南穿插分割歼灭敌人,同时从膝县地区向鲁南台儿庄、韩庄一线的敌第三绥靖区冯治安部发起攻击。在徐州东北形成攻击徐州的态势,使徐州城内受到威胁,不得不留下相当数量军队驻守徐州。

  在我军猛烈攻击、节节胜利面前,冯治安部于8日停止抵抗。国民党第三绥靖区所辖第五十九军和七十七军3个半师,计23000余人,在张克侠、何基沣两将军率领下,在徐州东北的贾汪。台儿庄一线举行战场起义。我山东兵团当即穿越该部防地,直插徐州东侧。10日,我军前往陇海铁路宿羊山、曹八集地区,拦头挡住了正在沿铁路向西逃窜的黄百韬兵团。

  至此,在黄百精兵团与徐州之间,我军北有山东兵团,南有苏北兵团,从不同方向,将国军团团围住。

  面对这样的局面,蒋介石无计可施,只好临阵换将,撤下刘峙等无能辈,特派杜聿明出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全力东援黄百韬。

  杜聿明先生曾是蒋某人的心腹、爱将。1982年夏季的一天,笔者曾到杜先生寓所访谈。雅室里挂着他和女婿杨振宁先生的照片。杜先生坦然地追述了几十年前征战沙场的往事。抗战时期,杜先生曾率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屡建战功,今日军闻风丧胆。日本投降后,杜先生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在指挥东北战事时,由于有火车、轮船、飞机源源供应,也有过一些不凡的表现。可他有个致命的弱点,即像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所说的那样:“杜聿明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只能在有利条件下作战,不能在不利条件下作战。”在面临如此困境时派来杜聿明,他岂有回天之力?

  为解黄百韬之围,徐州“剿总”以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主力4个半军的兵力进行东援。我军部署了8个纵队的强大兵力进行阻援和打援,将敌东援部队阻击于大许家以西地区。

  在我军勇猛追击、穿插分割和迂回包围下,黄百韬兵团的4个军,终于在11月11日被围困于徐州以东碾庄圩及其周围不到18平方公里的地区。我军加紧对敌攻击,压缩包围圈。

  淮海战役发起前,中原野战军已在西面展开,以协同华野作战。一方面,刘伯承指挥中野二纵、六纵及地方武装,在豫西牵制国民党华中“剿总”所属张涂和黄维两个兵团;另一方面,陈毅、邓小平指挥中野主力一纵、三纵、四纵、九纵进行解放郑州和开封的作战,以牵制孙元良兵团和吸引邱清泉兵团一部西调,配合华野在东面的作战。

  我军连克郑州、开封以后,陈毅和邓小平命令华野三纵、两广纵队及鲁西南两个旅,前进至陇海路商(丘)杨(山)线以北地区,造成进攻徐州的假象。中野主力东出徐蚌线,准备伺机切断这条重要的交通补给线,对徐州实施战略包围。11月7日,在徐州以东地区围歼黄百韬的战斗开始了。为配合华野作战,中野部队对陇海路的商汤全线发起进攻,歼敌一八一师等部7000余人,解放了砀山,控制了郑州到黄口段铁路600余里。随后,中野主力及华野三纵、两广纵队迅即转入徐(州)蚌(埠)线作战。

  刘伯承的目光早就盯在徐蚌线。1948年11月3日,刘伯承在豫西召集的干部会上就指出,蒋介石以重兵守徐州,他唯一的补给线是津浦线,很怕被我截断,所以他命令孙元良兵团到宿县。我们应首先截断徐州、宿县之间的铁路线,造成隔断孙元良兵团、会攻徐州的态势。他还说,如果我军攻占宿县,斩断敌人中枢,会有极大的收效。它不仅可以吸引孙元良兵团北援,便于我军在运动中给予歼灭,而且邱清泉兵团也可能被迫南移。这样,就可以减轻对东面华野的压力。当天,刘伯承就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中野主力截断徐州、蚌埠间铁路线的建议。

  不久,刘伯承带着指挥所的人员出发东进,与陈毅、邓小平会合。几位大将会合后,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除了怎样对付黄维兵团以外,就是攻取宿县、截断徐蚌间联系的问题。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