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国元帅刘伯承 | 上页 下页
八〇


  因为现代战争与冷兵器时代大不相同,现代战争即是双方大量使用现代化武器和先进技术装备进行的交战。现代化战争与过去战争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战争空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大,战争的突然性增大,参战的军兵种越来越复杂,新式武器多,杀伤力强,物资消耗大、后勤保障要求高。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各参战部队密切协同,搞好配合,否则即使合成军指挥员的决心再正确,也难以取得作战的胜利。譬如,要搞好陆空配合,首先要考虑天候变化,解决好地空联络,作战地域区分;要解决好步坦协同,首先要考虑对坦克部队这支突击力量的使用方法,解决步兵与坦克的配合;还要解决炮兵火力支援配合问题。在紧张、复杂、激烈的战争环境中,协同得不好,就会自己打自己的飞机,自己打自己的坦克。

  刘伯承经常给部队指挥员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例:1914年初,德国人大胆运用欧洲工业革命的成果,把榴炮和重机枪装备部队,而法国将军自以为是“拿破仑的后代”,对此置若罔闻,法军参谋部甚至把炮兵称为对步兵的次要补充。法国将领们还把炮兵部队戏称为“多余的拖油瓶的孩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不重视组织协同作战的法国军队,仍然以19世纪欧洲最流行的作战队形,出现在战场上。法国军官戴着头盔、白手套走在自己队伍的最前列,士兵们穿着暗蓝色的短上衣和猩红色的裤子,伴随着军乐和旗旗前进。但德军采取的是步炮协同,整个战场几乎全被德军速射火器的弹片所覆盖,使法军遭到惨败。刘伯承语重心长地说:不重视武器装备变化,不认真组织协同,是会打败仗的。过去法国将军把炮兵部队称作“拖油瓶的孩子”,我们不是也有的同志把缴获敌人的崭新马克沁重机枪,要伙食担子给挑着嘛。

  刘伯承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军不重视协同作战的教训教育指挥员。1940年5月法军总司令魏刚为阻遏德军的进攻,曾构筑了一条所谓“魏刚防线”,想在敦克尔刻撤退之际,挡住德军进攻。这条防线从阿贝维里,一直延伸到南古荣,分别由8个军团扼守;从南古荣再和著名的马其诺防线连接在一起,由法军17个师看守着马其诺防线,自称为“不可攻破的防线”。但是,由于法军猬集在一起,没有组织战略协同,德军从防线侧翼攻击,如入无人之境,于6月10月突破了“魏刚防线”,到6月14日巴黎便被德军占领了。

  在一般读者看来,军事类的翻译作品与文艺类的翻译作品相比较,是专门化一些,甚至有些枯燥。但在各级指挥员的心目中,这些军事译文却是美妙的诗篇和震撼人心的乐章。现代军事家们借助于它,在各自的舞台上演出了许多威武雄壮的活剧。

  出了书,大家都能看,如果敌人看了会怎样?国军学了共军的战法会怎样?细心的读者会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的确,在国军将领中,有不少工于心计,善于学习者,他们千方百计弄来共军的书报及内部文件,仔细阅读、钻研刘伯承的军事论著与译作,想从中找到战胜共军的高招,然而都落空了。为什么?因为学习者的立场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迥然而异。国民党军中的不少将领虽然深入研究过刘伯承的著作和译作,却仍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国民党国防部的一位高级官员曾哀叹道:“刘伯承廉洁虚心,不断求知,以与政府将领比较。诚不啻鹤立鸡群。如此,两党战阵上之胜负,不问可知。”

  难怪、难怪!

  【27.“一号首长”——“二号首长”一千军万马,在烂泥里跳起了“芭蕾”,
  好开心!混浊泥汤的洗礼,造就了铁的兵团——刘邓大军。】

  在烂泥里跳“芭蕾”,会是什么样的滋味?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但只要值得,就该跳进烂泥里,痛痛快快地“芭蕾”一阵子。而且,要千军万马蹦进去跳,管他什么滋味。

  1947年8月,一天夜晚,尽管蛙鸣、水臭,尽管暑气蒸腾,刘伯承硬是带着千军万马跳进去了。

  天呀,这是什么样的“舞台”?脚尖刚刚探下去,烂泥就到了膝盖头。官兵们先是用脚尖“芭蕾”了一阵子,轻轻地朝前“芭、芭、芭”,蛮有韵味的。慢慢地,“芭”不起来了,烂泥太深,只好变成“拔慢步”。深到大腿,深到肚脐眼儿,真够“妈妈的”。后边的人看着前边的样子笑,可还得照前边的样子往下跳。深一脚,浅一脚,高一脚,低一脚,跳呀跳,跳不到几百米,都成了泥猴子。炮车、汽车也进来了,开不动,推着走。推不动,卸八瓣,扛着走,扛不动的,就地扔,反正是缴获国民党的。

  “看,一号首长也跳进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一号首长”是刘伯承的代号,“二号”首长是邓小平的代号。刘伯承年过半百,负过伤的右腿一瘸一拐,别有一番风味、手里拄着的打狗棍帮他维持着平衡,连旁边的警卫员也插不上手了。望着这千军万马的“芭蕾”,刘伯承也乐开了。这使他想起了1928年,在莫斯科留学期间,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他曾看过苏联的芭蕾舞:《天鹅湖》、《胡桃夹子》,简直神极了、妙极了,就那脚尖尖的,跳起来真够味。眼前这些兵,也在跳“芭蕾”,多壮观。

  这“舞台”真大,宽达三四十里,这就是位于皖北和豫东交界的黄泛区。

  黄泛区是方圆几十里的一片水泊。水波浩森,荒无人烟。白天,野鸭、水鸟成群结队地到这里聚餐;夜晚,蛙声齐鸣,是这里最庞大的“合唱队”。

  说起来,黄泛区原来并不这般模样。这里原来居住着30多万人口,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就在1938年6月,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一带的黄河大堤,凶猛的河水一下子就吞掉了30多万人的生命财产。打这以后,黄河每涨一次水,这里就多一层淤泥。后来,蒋介石又把黄河归还了故道,想把这股祸水引向华北解放区,再去淹毙那里的军民。这样一来,黄泛区就变成了一潭死水。死水拌着淤泥,活像熬稠了的一锅粘米粥。所以,人们又叫它“泥海”。自从这里变成“泥海”之后,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一个勇士横跨过它。

  打了那么多胜仗,还往烂泥里跳“芭蕾”,跳得那么开心,真有刘伯承的。蒋介石被弄糊涂了,黄泛区,一滩烂泥,谁敢跳进去,往南,还有沙河、颖河、洪河、汝河、淮河等大小河流的阻隔,谁能过得去。这回,该刘伯承栽了!蒋介石得出结论:“刘伯承吃不住了,共军溃不成军了,向南流窜了。”根据这个结论,他的行动计划就是一个字“追”!

  蒋介石文错了。“一号首长”演出的这个剧目,是中国人民革命史上的辉煌篇章:挺进大别山!

  早在鲁西南战役之前,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把战争引向蒋管区,就有要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实施中央突破,向大别山和中原广大地区进击的作战意图。因此,7月28日,鲁西南战役一结束,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就命令部队抓紧时间,休整半个月,到8月15日左右,根据敌我情况的发展变化。再决定是继续在内线作战,还是实施南进大别山作战。这一计划当即得到党中央的批准,我军于8月五日经过调整部署,进入休整。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