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国元帅徐向前 | 上页 下页
四〇


  徐向前最关心的,是机枪和炮。这次战斗,他心中的一个目标,就是夺几门炮,搞几挺重机枪。他看见战士们扛着缴来的步枪,抬着夺来的重机枪,兴高采烈出城去。只是不见有人扛炮。

  “你们缴到迫击炮没有?”徐向前问一个红军战士。

  “什么炮?”战士没听懂。

  “迫击炮!”徐向前手比划着。

  “没见呀!”有的干部回答。

  “见到过哩,”一个小战士比划着说,“那玩艺,这么粗,这么长,这么重,大铁筒筒哩!”

  徐向前听了,忙说:“对,那就是迫击炮!”当即命令一个连长,把步枪放下,回头去找迫击炮。

  五门迫击炮,终于找回来了。徐向前看着喜,战士瞧着奇怪:这铁筒筒,怎么会是炮呢!当时战士们光知道要步枪、短枪,不懂得要炮、要机关枪。打胜了仗,一人身上背着三四支枪,长的短的都有。战士们不要机关枪、把枪身、枪鞍、枪架全拆了。徐向前也是第一次见到水机关枪,不会摆弄,找些俘虏的班、排长来,让他们装配好,当老师。从此,有了自己的重机枪手和炮兵。

  花园镇战斗后,红军又大破了铁路,让铁路翻身,火车不通。为此,震动了武汉,也震动了南京,更唤起了民众。徐向前率红一师撤离铁路线,许多青年人纷纷要求当红军,几天的功夫,红一师扩大到三千多人。又进行了整编,将部队编成两个步兵团,一个机炮混成团。

  从6月到8月,徐向前亲率红一师,西出平汉线,首战杨家集车站,接着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法,在杨坪口伏击;再攻花园车站。一个月内,三战三捷消灭敌人三千多人。有一首歌谣,唱出了徐向前率领红军出击平汉线三战三捷的情景:

  平汉游击五十天,三战三捷三扩编;
  红军声威震武汉,革命烽火遍地燃。

  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写道:1929年和1930年,是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和胜利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原因在于:

  第一,利用军阀混战的有利形势和敌人统治薄弱环节,发动群众,打击敌人,壮大红军,扩大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坚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第二,建军思想比较实际对头,并初步形成了以弱胜强、以寡敌众的一些战略战术原则。

  第三,加强了党对根据地和红军的集中统一领导,党政军民密切配合,关系比较正常。尤其是鄂豫皖特委的成立和关于统编红军的决定,意义重大,对根据地的发展和红军的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

  〖15.“棺材地炮”轰开新集城。双桥镇活捉敌师长岳维峻。这位“老上司”对徐向前说:“惭愧,惭愧!”〗

  “鸡鸣狗叫惊三省”——这是人们形容新集城的位置。它坐落在河南、安徽和湖北交界的地方,属河南省。1931年2月初,正是天寒地冻的季节,徐向前领兵来到新集城下。

  这时,鄂豫皖苏区的红军编为红四军。徐向前由红一军副军长兼十师师长,改任为红四军参谋长。他随同红十师这支一手培育发展起来的老部队,围城苦战。由于城墙坚固,守敌拚死顽抗,红军连攻三次未能奏效。主攻团伤亡人数不少。黑夜,敌人在城墙上点起灯笼火把,得意地大喊狂叫。城里守敌虽然不过千余人,却极端顽固。鄂、豫、皖三省的边陲地带一些逃亡地主豪绅,结成联盟,纠集反共的“红枪会”、“黄枪会”、“蹦子会”和保安团,依仗城池坚固,死守待援。

  攻城不下,主攻团的干部战士心急眼红。第四次组织“敢死队”,喝血酒,备云梯,准备再次登城。团长王树声,是黄麻起义的老战士,个头高大,勇猛过人。他要亲自带领突击连爬城。

  并宣誓似地说:“攻不破新集我不姓王!”

  徐向前听说忙赶去,风趣地向王团长说,“同志呀,敌人不会因为你改姓,就大开城门欢迎呀!”

  “攻进城去,要杀它个鸡犬不留!”有的连长愤愤地说。

  “那,你这个连长要撤职啊!”徐向前严肃地说。“打仗,要勇敢加开动脑筋,你们拚命、发狠、骂大街,屁用没有。”

  他批评了干部中产生的急躁情绪。命令部队停止进攻,就地休整。然后,和一些干部战士研究对策。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徐向前很相信这话。办法很快有了:挖坑道,下炸药,轰开城墙。他们一面向上级报告,一面开始选择地点挖坑道。新任的军长旷继勋、政委余笃三,都是新从上海党中央派来的,对这个地区和部队的情况不熟,仗怎么打,工作怎么做,他们都尊重徐向前和当地干部的意见。

  坑道的起点,选定在城北距离城墙五六十公尺的一个山沟沟旁边,沟前是个小坡,正好隐蔽自己,挡着敌人视线。红军战士多是种地的农家子弟,新兵打仗外行,挖土却是能手。一个班、一个班轮流上阵。寒冬天,滴水结冰,战士们却个个满头流汗,有的人赤着膀子挖土。土塌下来,找来门板用粗木柱顶上。几天几夜,一条长五十多公尺的秘密地道,通到了城墙底下。地道一人多高,宽能拉进去马车。马车没进去,却抬进去两口大棺材。战士们进进出出,把一包包火药装入棺材,又装入迫击炮弹和从老乡家搜集来的碎铜烂铁。棺材装满了,盖好盖,用七寸的铁钉从外边死死钉住,外面再加上五道铁箍,最后把一大把引爆的导火线,从棺材头前钻好的小洞插进。

  谁也说不出,这叫什么装置、什么武器。徐向前和一些指挥员最后进坑道检查,不知谁说了一句:“好啊,这门炮就叫‘棺材大炮’吧!”

  徐向前读书多,有时倒爱咬文嚼字,他说:“应叫‘地炮’。”

  “好,‘地炮’!”

  “棺材地炮!”

  军事指挥员们此时像儿时游戏,说说笑笑。徐向前一次向笔者说:红军初期,近似印地安人用弓箭、长矛,还用榆木树造炮,石灰罐子当烟幕弹。有的红军还搞什么“火牛阵”、“火鸡阵”,把牛尾巴、鸡身上沾些煤油,燃起来向敌人那边飞、跑。在《历史的回顾》中,徐向前记述了“棺材地炮”轰新集城的情形:

  “……新集三面环山,东临潢河,城墙高两丈余,全部用长方岩石砌成,易守难攻。”“我们将新集包围后,以十师三十团担任主攻任务。部队围攻一个星期,强攻难下,有些伤亡。”“我们令部队利用城北门外的小店掩护,秘密挖了四五十米长的坑道接近城墙,然后把几百斤炸药塞到棺材里,推进坑道引爆。一声巨响,敌人的寨墙被炸塌一截,成了斜坡,部队沿坡而上,冲进城内与敌巷战,经三个多小时的逐屋争夺,全歼守敌千余人。”“从此,解除了我根据地的一大心腹之患,打通了鄂豫边和商南根据地的路线,新集也成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首府。”

  新集,这闻名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小城,自从成了鄂豫皖边区的首府后,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在这里举行过许多会议和政治活动。这里办起了规模空前的兵工厂、造币厂、被服厂、医院、小学和干部学校;设立了“列宁号”飞机场。不过,徐向前住这里的时间很短。打下新集之后,过罢春节,他马不停蹄,又和红四军其他领导人率军西出平汉线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