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中国元帅徐向前 | 上页 下页
一二


  两年徒工生活,他早已厌倦。每天早起晚睡,晚睡早起,生活就像那两头拉磨的骡子捂着眼,没头没脑地围着磨道转。繁重的劳动,店家的冷眼,还要出门讨债。他早就想离开了,只怕没个地方。他像黑夜里看到光亮,苦海中望见了岸边。

  他毅然决定了:走到太原考学校去!

  可是,他心里又害怕起来。怕话说出去,店家不放他走。来时说下的学徒三年期满呀!他怕到了太原,万一考不取,怎么办?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他向老板请假,说要回家去探父母。

  从此在那石头铺地的小街上,人们看不到“广兴隆”的小伙计了。80年代笔者访问阜平,“广兴隆”旧址附近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那个从山西来的小伙计跑了后,小街上老槐树下,说闲话的人,传出这样话:“山西的小伙计投奔太原了,得了个什么官呢!”

  传说的话添油加醋,有一点是真的:徐象谦是跑了,是准备去考太原国民师范学校了。

  徐象谦先回到家乡。父亲已不教书,正病恹恹在家。儿子突然回家来,说是要到太原考国民师范,老秀才精神头好了。

  他懂,师范出来的学生,可以去教书,赞许地说:“好啊,能再念几年书,比学徒有出息。”可是,老秀才又嘀咕:这孩子失学几年,学底本不深,能考上师范吗?他饱经过考场的苦,“考场好比刑场”啊!

  母亲不懂什么是国民师范,却知念书是件好事。她担心儿子考不取,又丢了学徒的事,悄悄问儿子:“你把学徒的事辞掉了?”

  “没有,”徐象谦安慰母亲,“考不上,再回阜平去。”

  “也好。”母亲放心地说。

  全家人听说徐象谦要去太原考学校,都为他欢喜。上路前,母亲为儿子做了他爱吃的莜面窝窝,像送亲人进京赶考一样高兴地忙着。其实,家里人大都不懂,国民师范是怎么回事。

  学校到底要考些什么呢?徐象谦都没法想。他把从前读过的书找出来,乱翻翻看;又把从前写的作文、做过的算术题翻腾出来,日夜加劲复习。好在,这几年失学以后,他从没断过看书、写字,只是算术之类的课,丢了不少。

  他在家温习了几天功课,打起个行李卷,带上几本书,又离开了永安村,奔向太原。太原国民师范设在什么地方,他不知道。来到太原,先去找哥哥。

  哥哥徐受谦,自小比弟弟聪明,拾粪、出力的活却不如弟弟。他写信叫弟弟来太原考学校,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没想到弟弟辞了学徒,真奔他来了。哥哥心里倒不安了。他知道弟弟学底不厚,功课又丢了四年,认定他难考上。

  徐象谦问哥哥:“都考什么呀?”

  哥哥说:“还不是算术、国语那一套。”

  徐象谦读书的年头,不算少了,从私塾算起,按年头说,他比六年级生读的书还多。只是书读的半半拉拉,很难说到了高小毕业。他却不示弱,向哥哥说:“我想能考上!”

  第二天,他跑去报了名。

  考试,不靠碰运气,要真才实学哩。虽说临场复习已经来不及了,他还是把随身带的书,从头看,从头读。从前常听父亲说“书到用时方恨少”,那几本书,真的太少了。好在失学这些年,他从没丢开过书本,特别是学徒这两年,看了不少的书,这使他心里觉得不是那么空空的。

  考试的日期很快到了。他像一个新兵上战场,满怀着恐惧和新奇,整整拼搏了一天。从考场出来,忽然感到浑身轻松。一道道考试的题,终于都被他征服了。他虽不敢说每道题都答得好,可是没交白卷!

  谁知道,考试过后,比考试前还紧张。夜晚,他翻来转去,不能入睡。不知命运又会怎样对待他?想想这道题答的不全,又想想作文写得不好。他想的更多的是,考不上怎么办?想来想去,好像只有一条路:再回到阜平小店去,磨面、挑水、喂牲口……

  他天天盼着学校发榜。

  等啊,盼啊,过了几天,国民师范学校门前,贴出了红榜。

  徐象谦——这个失学四年的小徒工,考取了。他高兴万分,当天就写信回家,把喜讯告诉父母,又写信给阜平那个小店,正式向老板辞去了学徒。兴许从这时起,阜平县那条石头铺路的小街上,才传出了这样的话:“那个山西的小伙计,投奔太原,得了个什么官……”

  考上国民师范,当然不是“得了官”。人们所以这么说,可能是学生都发了军装。在老百姓眼里,凡是穿制服的人,都是个“官”儿。徐象谦和同学们,都脱掉旧长袍,换上一身新。黄色的制服、新鞋、新袜,看上去完全像个“官”。

  开课前,他回了一次家,步行经过东冶镇,回到了永安村。

  乡亲们看他身穿制服,有人在悄悄议论:“咦,这孩子不是去学徒吗,怎么像个小兵?”有人懂,有人不解,妈妈信佛,最怕兵。

  看见儿子的一身打扮,小声问:

  “银存,你真的考上学了?”

  “是考上了。”

  “不会是当兵吧?”

  “不当兵,穿的是兵衣,不要钱哩。”

  老秀才父亲,知道“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也怕儿子当了兵。他听了儿子的解释半信半疑地说:“哦,不是当兵就好。”

  徐象谦说:“毕业了,去教书!”

  父亲说:“那好,那好!”

  小时的同学,一块儿在滹沱河玩过水的好友,听说徐象谦考上国民师范,都为他高兴。大伙围住他,问太原城的新鲜事。

  徐象谦的话语也多了……

  〖5.从“准士兵”到革命军人。在黄埔军校,蒋介石发现了许多人才,却没识破一位帅才〗

  在50年代中期,笔者作为解放军总政治部中一个刊物的记者,访问徐向前元帅,交谈中,记者问:“徐帅,你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穿军装的吧?”徐帅微笑点头,忽然眼睛一亮,又补充说:“应该说入黄埔之前,我就穿过军装,那还是一名‘准士兵’。听说过吗?‘准士兵’还不能说是正式的士兵,就和‘准尉’、‘准将’一样,是处在准备之中嘛!”于是,他就说到太原城,说到辛亥革命,说到阎锡山和山西国民师范学校。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