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徐向前传 | 上页 下页
二七


  黄安县党组织和政府得知红军南下攻城,立即组织群众踊跃支援。运粮草、送弹药、抬担架,妇女们组织慰问队、救护队,为红军烧茶做饭,洗衣服,看护伤病员。群众中流行这样一首歌:“快来!兄弟姐妹们!排好队,呼口号,欢送我红军。攻下黄安城,活捉赵冠英,……快送,快送糍粑,快送草鞋,拥护我红军。”各地的赤卫军和游击队就在敌人据点附近积极活动,打岗哨,砍电线,烧哨棚,散传单,伏击敌人粮道、交通线,使敌人昼夜不得安宁。

  徐向前指挥红军经过10天战斗,拔掉了敌人外围据点,歼敌2O00余人,切断了守敌与外地的联系。第一步计划已顺利完成。接着调整作战部署,以十二师和黄安独立团继续围城,十一师在永佳河至桃花一线构筑多道防御阵地,准备打击来援的敌人,以三十团作为总预备队。

  红军攻占桃花、高桥河等地后,完全切断了黄安守敌与宋埠、黄陂敌人的联系。黄安城内给养日渐减少,敌士兵仍着单衣,饥寒交迫。敌人接济黄安守敌的300担棉衣以及大批军需品也被红军截获。赵冠英派去请救兵的代表刘存吾,还没有给主子复命就当了俘虏。赵冠英久等不见援兵,于11月 22日派出三十师两个旅向南出击,企图打通与宋埠的联系,但在郭受九一线遭到红军十二师三十六团的顽强阻击,只得龟缩回城。23日,敌又以两个团兵力再次向南出击,先头一度进至障山,但被红军迎头痛击后狼狈溃逃。这两次作战,共歼敌1000余人,缴枪700余支,迫击炮1门。

  一天,红军获得情报:宋埠葛振山三十师两个旅企图经永佳河向北增援。徐向前当即决定:以十一师部队诱敌深入,待敌进至主阵地前,集中兵力从两翼迂回包抄,予以歼灭。12月7日,十一师部队接敌后,以三十三团在大小峰山稍作阻击,即按计划撤至五云山、周家坳一带的第二阵地。敌占领桃花后,于8日向第二阵地发起攻击。十一师部队予敌杀伤后,又撤至障山的第三阵地。敌人见红军节节后退,以为得计,于9日集中两个团的兵力发动猛攻。红十一师以一部兵力依托阵地坚决抗击,主力向敌两翼猛插,展开坚决的反击,将敌一个团大部歼灭,余敌连夜逃回宋埠。至此,敌第一次增援遂告失败。

  12月18日,敌人组织第二次增援,以黄陂三十三师的3个旅和宋埠三十师的1个旅,从歧亭、宋埠之线,分两路大举北援。右路之敌猛攻大小峰山,左路之敌猛攻独山、研子湾高地,先后占领了桃花、五云山等地。20日,敌在优势火力掩护下,从午后起猛攻障山阵地,突破前沿,逼近红十一师指挥所。此时,被围的赵冠英认为时机已到,即组织突围。

  下午4时许,方面军指挥部驻地已能听到两面敌人的枪声。很明显,若不把增援的敌人击退,让它与城内守敌会合,围攻黄安战役就要功亏一篑。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徐向前一面命总部手枪营作好战斗准备,一面带着参谋和警卫人员,骑马飞快奔向阵地前沿。他来到障山主阵地一个山包的后面,一个人站在一棵马尾松树下,不时地用望远镜向前方观察。山下就是战场,负责打援的十一师正在那里与敌人激战。子弹到处乱飞,迫击炮弹不时地在山腰上爆炸。他仍然泰然自若地观察战场情况,身旁的马尾松被射来的子弹打得枝落满地。他不时把手向后挥挥,象是赶苍蝇似地,说上两句:“讨嫌,讨嫌!”

  当时的手枪连连长秦基伟,在《故乡的战斗》(载《星火燎原》选编之二,战士出版社1979年版,第402页)一文中,生动地叙述了这次作战和徐向前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情景:

  “……我军经过了十多天的穿插、分割的外围战斗,敌人城外的整个防御体系已被彻底打乱”。“敌曾两次前来增援,都被我军击退……”

  “一天拂晓,敌人集中其全部兵力,趁我一个前卫排一时的疏忽,突破了我军阵地……”

  “情况非常紧急……我们全连刚跑出村庄,便远远地看到徐向前总指挥带着几位参谋和警卫人员,骑着马,向着枪声最密的一个山头飞跑。我们二连经常跟随徐总指挥活动,因此不论干部和战士,都非常熟悉总指挥。特别在战斗中,我们都摸到了一个规律:哪里的战斗任务最艰巨,哪里的情况最危急,徐总指挥就出现在哪里。……”

  “我们一口气赶到打援部队的最后一个山峰背后,……唯有总指挥一个人,站在山顶上几棵马尾松下,用望远镜向前了望。敌人的子弹,在他身边‘嗖嗖’地叫,打在马尾松上,飞到他的脚边,掀起一股股尘土。总指挥这种在紧急情况下仍从容不迫地进行指挥的情形,我们看到过无数次了。”

  “……忽然,总指挥身子向右一侧,右胳膊上流出了鲜血。我马上跑过去,总指挥看我想去照顾他,左手向山下指,高声向我喊着:坚决把敌人压下去!……”

  总指挥负伤,更激起了指战员对敌人的愤恨,各路红军都在向敌人猛扑。三十团由倒水河西岸向敌左翼迂回,三十五团配合三十三团从障山以东王家湾向敌右翼包抄,三十二团协同三十一团和手枪营由障山正面向敌反击。附近的群众和赤卫队、游击队也纷纷投入战斗。顿时漫山遍野,红旗招展,杀声震天。各部队的掌旗员高举着红旗,那里敌人多就冲向那里,红旗指向那里,战士们就杀向那里。敌人遭突然打击,惊慌失措,溃不成军,争相逃命,丢下尸体1000多具,800余人缴枪投降。红军乘胜追击,直逼宋埠。企图突围的黄安守敌,刚一露头就被打了回去。担任围城的十二师和黄安独立团,结合军事打击,对敌开展强有力的政治瓦解工作。黄安守敌经红军20多天的围困,已是弹尽粮绝,待援又无望,军心更加动摇。不少人黑夜潜出城外投诚。

  22日,黄安天气晴朗。上午9时,一架飞机飞到黄安上空。敌人还以为是他们的救星来了,纷纷从白雪复盖的工事里跑出来,呐喊呼叫。敌人师部也忙着在地上摆标志,好让飞机空投。正当敌人欢喜若狂的时候,飞机扔下的不是大米白面,而是炸弹、迫击炮弹和大捆大包红军的宣传品。顷刻之间敌人乱作一团,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日日盼,夜夜盼,盼来的却是红军的“列宁号”飞机。

  说起这架“列宁号”飞机,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那是1930年1月的一天中午,一架双翼德国容克式高级教练机降落在宣化店东南的陈家河。驾驶员还以为那里是国民党统治区,他坐在驾驶舱里一动不动,不断向围拢来的人群吆喝:“赶快去报告当官的,想办法给弄点汽油来。”等他看清围着他的都是苏区赤卫队员时,才发觉自己同飞机一起当了红军的俘虏。这架飞机是四川军阀刘湘的军用飞机,刚从美国买来不久。驾驶员龙文光,这天从南京驾机回四川,因迷航油料耗尽而被迫降落。经过教育,龙文光愿意留在根据地服务。1931年2月新集解放后,徐向前和红军领导人命令把飞机运到新集,并由龙文光、钱钧和其他几个懂得机械的人把飞机安装好,重新涂上一层灰色的油漆,机翼两端漆上了两颗耀眼的红星。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为了对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表示敬意,特区苏维埃把它命名为“列宁号”。特区苏维埃还成立了航空局,修建了飞机场,并通过被俘的敌师长岳维峻,从国民党方面弄来了汽油。1931年8月9日傍晚,“列宁号”远征到武汉,进行侦察和示威飞行,吓得武汉的敌人赶快实行灯火管制。事后,敌人的《扫荡报》刊登消息说“共军‘列宁号’飞机近日曾连续骚扰潢川、汉口等地,我方幸无死伤。现有关军方,已通令各地严加防范。”

  黄安守敌遭“列宁号”轰炸后,更加慌乱。红十二师三十五团乘敌惊魂未定,一举攻下城北的课子山,将敌人压入城内。23日夜,总攻开始。三十五团从城西北角首先突入敌阵地。敌人节节后退作最后挣扎。赵冠英把仅有的一点机动兵力组编成所谓“敢死队”,亲自训话,给他们打气,许愿突围冲出去的,当官的高升一级,当兵的升为官长。他还说:“一定坚持到最后五分钟,不成功便成仁!”赵冠英把这些替死鬼支使向南门突围后,让一个随从装扮成他的模样,骑着他的大白马向外跑,而他自己却化装穿上大褂,利用夜暗,偷偷从西门溜走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