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传记·回忆录 > 我与浦东抗日游击战 | 上页 下页
五二


  七宝之战,消灭了驻守七宝的敌伪李英杰部,李英杰被我击毙,俘虏数十人,缴获一批武器弹药,但我部也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作为支队部的主要领导人,在战斗中负伤,以后不得不离开部队去养伤,中队副李阿全、侦察员杨仓负伤,副排长汪海青重伤后牺牲。侦察员赵杏林也牺牲。这对我来说,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主要是我们事先情况没有完全摸清,我只听个别同志介绍,没有派侦察员进行详细的侦察,如果知道是子母堡,我们完全可以准备炸药,组织爆破手和突击队,炸毁大碉堡的。正是“多算胜,少算损,轻敌危”。

  我负伤后,为防止敌人造谣和轻举妄动。支队部和地委决定,把我隐蔽起来,对外绝对保密。

  §7.全歼顾桂秋部

  我主力挺进沪西之后,留在浦东的淞沪支队一部,由金子明负责政治、张席珍副支队长负责军事,继续有效地开展斗争,巩固和发展浦东游击区。这时,金子明同志的爱人吴培文同志也来浦东工作。

  当时浦东的部队,主要有这样几个中队:新六中队、警卫中队、灵活中队和八中队。新六中队是由老六中队留下的一部分人员扩编而成的。警卫中队的全称是南汇县政府警卫中队,1944年秋成立,由中队副朱木良负责。灵活中队指导员陈友新、副中队长沈志明(后牺牲),是整编塘东陈山部队而组成的,以后改编为四中队。南汇东南区八中队,沈小方为中队长,他父亲沈谦祥大革命时牺牲,该部活动于泥城、彭镇一带,下属的区队长是钱建明和钱桂楼。在沈庄一带,从“土忠救”沈阿大部队中争取出来的徐学文部队,名义上是中队,实际上属地方武装。到抗战接近胜利时,又组建了几个常备中队,如夏筱塘、邓正操等都是中队长。孔启城等当时也想组织部队,但没有来得及组成,我们部队就北撤了。留在浦东的部队,打了不少胜仗。如:1945年4月,由灵活中队中队副沈志明率领,袭击了“忠救军”一部,歼灭了马伯生手下有点名气的傅学义中队。最有名的是李家桥消灭伪军顾桂秋部的战斗。

  顾桂秋在大革命时期是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抗战时期成了伪军头目,任上海市伪保安队第二团第一大队大队长,长驻南汇大团镇。抗战结束,受军统特务杨金霖密令,串联万祥、老港、彭镇等地几个伪军中队,纠集五六百人,组成国民党第三战区苏皖行动公署先遣总队,自任司令,张桂芳任副司令兼参谋长。8月20日,我部浦东部队转移到李家桥一带,张席珍同志找来当地一个保长了解敌情,才知顾部正在李家桥,准备马上去塘东的塘桥镇集中,然后开进上海市区驻守。顾桂秋带司令部和两个连驻在李家桥附近原伪军五十团老二营的何梦舟家。张席珍、金子明得到这一情报后,决定乘敌人仓促集中,立即消灭这股由伪军脱胎而来的顽军。当时浦东我部有“新六中”、“灵活”、“紧张”三个中队和一些地方常备队,不足200人,仅有四五挺机枪。而顾部有七个中队,五六百人。

  但敌顽只有二三个中队先到了李家桥,其他中队都是在当天刚刚会齐,走得很疲劳,又带了老婆孩子一大帮,没有什么战斗力。我们决定重点摧毁顾桂秋司令部,把指挥中心打烂,胜利就有把握。当晚,灵活中队从港北沿五灶港向东,切断了何家宅斜东北港上的那顶小木桥。警卫中队和新六中担任主攻。当灵活中队由西向东活动时,正巧顾部有一个中队已经出发,自南向北而来,其中一部分已过了那座木桥。我灵活中队当即先敌开火,并迅速占领了桥堍。顾部挨了这突然袭击后,未过桥的立即调头向南缩了回去,已过桥的便朝北逃窜。灵活中队一部立即发起追击,击毙敌人多人。我部在追击中,南汇三灶的潘岳松班长牺牲,中队副沈志明和战士严金根负伤,后沈志明同志因出血不止也牺牲。

  灵活中队打响不久,南边的战斗也打响了。经过一场激战,大部分敌人缴械投降,但总队司令顾桂秋、副司令张桂芳,带一个警卫排,凭借一只岗楼负隅顽抗。那时天已大亮,新六中教导员徐黎同志背了公文包,手里拿着指挥旗,从南线来到北线,组织指挥部队打敌司令部。他刚走到那座木桥附近,暴露了目标,被敌人冷枪击中,腿部重伤,他坚持不下火线,指挥“新六中”继续向高楼突击。支队部参谋杜锐见徐黎同志负重伤,立即协助徐黎同志指挥部队攻击敌司令部。他爬到屋顶上高喊:“快缴枪吧,不缴枪我们要放火烧楼了!”他指挥战士张跃进爬上房,用机枪封锁炮楼窗口,又组织战士投手榴弹。徐黎同志一直看到岗楼里的敌人投降,才同意离开战场。但由于流血过多,送到后方医院就牺牲了。

  这次战斗,除战斗开始已过桥的那些敌人逃跑外,取得了全歼顾部七个中队的重大胜利。顾桂秋也当场被活捉。顾桂秋被我俘虏后,他家里托人来说情,因为考虑到当时的国共关系,我们同意以60两(旧制)黄金的代价将顾赎回。俘虏537名,经教育后全部释放。我们缴获敌人迫击炮1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4挺、步枪300多支、短枪五六十支,各种子弹万余发。当时我们部队人数较少,无法带走这批武器,由民福乡地下党支部派了潘进耀等人,用船运走了一批,有的藏在民福乡。全歼顾桂秋部这一仗,在我们淞沪支队的抗战史上,是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范例。

  8月底,我淞沪支队浦东部队在人民群众配合下,横扫敌伪,先后攻克了南汇县城、大团镇、六灶、新场等大小据点,并在大团镇召开公审大会,处决罪大恶极的大汉奸张桂芳。浦东平原基本解放。

  §8.重固会师和北撤

  正当我们淞沪支队在上海郊区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全国的政治军事形势正在发生新的转折。8月下旬,日本宣布向中国无条件投降,我华中区新四军军部发布了:应即接收敌占区各级政府,建立民主政府,正式任命刘长胜为上海特别市市长,张执一为副市长。

  但是,国民党蒋介石下山来抢夺抗日的胜利果实了。他一方面在美国军队的支持下,迅速将部队空运到杭州、嘉兴、上海一线;一方面于1945年8月20日,任命汪伪大汉奸周佛海为国民党军委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这些臭名昭著的民族败类摇身一变又成了堂堂的“国军”,继续与人民为敌,掠夺人民的胜利果实。

  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急剧变化,不多久又给华中局发来电报:根据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决定长江以南的大城市不作占领。8月21日,中央电报说国民党已空运部队占领了上海,中央决定停止上海起义。同时,国民党部队已到了杭州、海盐、海宁一线,估计我们很难北撤,所以又决定浙东部队主力南下,与浙闽部队会合,开辟闽、浙、赣根据地。

  为了争取国内和平,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国共谈判。根据国共谈判协议精神,9月16日,中央给华中局来电,说江南部队有转移去江北的可能,要求立即控制北上通路,准备适当时机渡江北上。9月19日,中央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9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除留下秘密工作者和少数秘密武装坚持原地斗争外,全部北撤,越快越好。9月22日,浙东区党委对北撤作出了具体详细指示,明确浙东纵队各路大军集中浦西青浦重固,然后越过沪宁线,渡江北上。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