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石评梅 | 上页 下页
三〇


  校长林砺儒主祭。会场上有五六百人,黑压压哭成一片。除了本校师生,还有女子部的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已经步入北大、清华等大学的原本校学生,以及评梅任教过的春明女校、女一中等学校的学生。

  连林砺儒老校长都老泪纵横。

  10月21日午后两点,世界日报社、女师大学生会、蔷薇社、绿波社、春明女校等社会团体,在女师大礼堂再次开追悼会,悼念评梅,庐隐主祭。

  12月1日,《世界日报》印发了蔷薇社编辑的《石评梅纪念刊》,祭文说评梅“若君睿智,早岁蜚闻;志诘情深,待人以诚;啸傲人寰,卓然不群。”

  林励儒、李健吾、颜毓芳、瞿菊农、焦菊隐等都做了致辞,深切悼念石评梅女士。

  当评梅去世的时候,她的好友小鹿还在南方,当她得知评梅病危时,哀痛得要发狂,她说:“梅姊的死至少带去我半个生命”。

  1928年秋,当小鹿马不停蹄地赶到京城时,当她看到满是花圈的小屋时,她的心都碎了,她大叫一声“梅姐”便昏厥过去。

  就这样,跪在梅姐的棺椁前,她几次哀哭,又几次昏厥,醒来便再哭,直至哭到评梅入葬。

  庐隐和小鹿,在整理评梅在协和医院的遗物时,惊奇地发现,除了床头的日记,日记里夹着君宇的遗像,和那片遗恨千古的红叶——此外,再没有什么。

  高君宇生前,评梅拒绝了他的爱,高君宇死后,她把所有的眼泪,全部的爱,都给了君宇。她只把这片红叶保留在自己身边,陪伴她三年,直到她死!

  石评梅日记里夹红叶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写着两行秀丽的毛笔字——

  生前未能相依共处
  愿死后得并葬荒丘!

  庐隐和小鹿把这些都放到评梅的身边,和她一起入殓。

  第二年10月2日,小鹿、庐隐根据评梅生前的遗愿,把她埋葬在陶然亭畔高君宇墓旁。

  小鹿受评梅母亲的委托,把一个描龙绘凤的鎏金红漆梳妆木盒,和几件评梅儿时心爱的玩具,放在墓穴里灵柩前的小石几上。用评梅少女时就喜爱的东西,拿来陪葬。

  评梅墓碑的形状,与君宇的类似,是一座四角白玉剑牌。正面用楷书刻写着——

  故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女教员石评梅先生之墓

  碑墓正面,用篆书镌刻着四个大字——

  春风青冢

  墓碑上刻着墓志全文——

  石评梅先生,讳汝璧,前清光绪二十八年阴历八月十九日生于山西平定县。幼聪慧,长好文学,而常有致力教育的改造社会之志。民国十二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体育系,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体育及国文教员,女子部学级主任,六年之间,劳绩卓著。著有《涛语》、《祷告》、《偶然草》数书问世。

  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因脑病殁于协和医院,年二十有七,葬于北平宣武门外陶然亭畔。

  人们站在评梅墓前,哀悼她,凭吊她,久久地不愿离去!

  陶然亭畔,沉沉暮霭,皑皑白雪,飒飒秋风,还有这荒郊静夜的神秘,碧蓝夜空的明月,都将归评梅和君宇共享了!生前他们未能相依共处,死后他们终于在一起,依偎着、微笑着,享受他们生前不曾享受过的人间甜美生活!

  §结语:才如江海命如丝!

  一个十七岁的少女,从山西桃河畔,来到北京九载,便显出她横溢的才华,而名噪京都文坛。然而,评梅薄命,遗恨千古。她来到人世间仅仅二十六年,便撒手离开了。

  惜哉,苍天!痛哉,苍天!

  你断送了评梅的爱,你又断送了评梅的命!使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仅仅二十六个春秋!

  虽然,苍天不成就评梅于当时,但是,历史却成就评梅于千古!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