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传记·回忆录 > 一个战犯管理所长的回忆 | 上页 下页
五四


  这天生活会上,担任溥仪管教的管教员表扬了溥仪反省的态度。受到众人的批判之后,反而受到管教的表扬,使溥仪由衷的高兴。此后,他能自觉地打苍蝇和完成任务指标。

  管理所经常开展宣传政策和讲解时事的报告会。战犯们的情绪稳定之后,理论学习开展得也比较系统。大家集中学习列宁的《论帝国主义》。每次学习理论都要座谈,谈心得体会。许多犯人为了表示改造的觉悟,争先恐后地发言。但溥仪很少开口,有时发言也是重复别人讲过的话。他主要是热衷于记笔记。报纸上的社论或新闻以及别人的发言,他都记在笔记本上。管理所发的笔记本他领的最多。

  溥仪并不是不善宣泄,也不是没有主见。他的沉默是有原因的,其中之一就是认为话讲多了,必然要讲到自己的过去,这样将对未来判决不会有好处。实际上理论学习注重谈认识,并不要求犯人坦白自己的罪行。另一个原因是“自尊”,他认为随便谈认识,一旦说错了,成为别人的笑柄,将损害自己的“自尊”。由于他的上述做法和认识,受到其他战犯们的批评。

  溥仪在长期的帝王生活中形成的“唯我独尊”的思想,受到多次冲击后,逐渐地有了变化。管理所为了保证战犯们的健康,让他们干一些轻体力劳动。长期在监舍生活的战犯们,对安排劳动格外积极。有一天,在劳动时溥仪和伪满洲国军队医院院长宪钧争吵起来。当时给战犯们安排的任务是为哈尔滨市一家铅笔厂做纸包装盒,就是把用机器压好的纸板叠好,糊上浆糊,做成纸箱。这个活小学生也会干,但对溥仪来说难度太大了。他费了很大劲总是叠不好,纸箱四个角不整齐。

  “这也是纸箱吗?怎么好往里放铅笔?”宪钧看到溥仪的“杰作”后大声问他。其他战犯们看到溥仪的“杰作”都哈哈大笑。溥仪气得把自己的“杰作”拿过来扔进垃圾箱里。因此,他俩发生了口角。

  宪钧不是劳动组长,也不是学习小组组长。那为什么他管别人的事呢?溥仪又为何因这点小事与他争吵呢?

  管理所进行的理论学习渐渐地与坦白罪行结合起来,一些思想活跃的战犯们为了表现自己“改造的进步”,总想找机会表现自己,所以宪钧批评溥仪也带有这种色彩。这个医生出身的宪钧在日本医校学成回国后一直充当军医。他的一家都是亲日派,他自己又犯下许多罪行,因而他不敢对别人说三道四。但他认为溥仪是最大的战犯,说他几句他也不敢反驳的。

  对于溥仪来说,他有他的想法。在苏联收容所里,宪钧还每天早晨来自己面前弯腰说声“圣上龙体安宁吗?”。怎么世道变了,这才几天就对我放肆起来?他一气之下同他争吵。

  看到他俩发生口角,管教人员上前制止地说:“对于错误可以相互指出,并进行批评。但提意见的人必须心存善良,被批评的人也要心胸宽广。如果宪钧真心帮助就不应该带有讽刺,而是友好地教溥仪怎么干活。如果溥仪放下自尊,想得宽一些,就是言语难听也要虚心接受。这样双方才不致于伤感情,活儿也可以干得好。”

  管教人员的话非常亲切,充满哲理,而且针对性强。宪钧听到“真心”二字后,心里不是滋味,而溥仪听到“放下自尊”之后心里也不是滋味。在年轻的管教员面前,宪钧和溥仪俩人双双脸面绯红。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