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传记·回忆录 > 一个战犯管理所长的回忆 | 上页 下页
一一


  §3.求学

  岁月悠悠,惜别可爱的故乡流落满洲大地的五年后,我已经13岁了。13岁的我心里最难受的一件事是这些年由于四处流浪,把学习的机会错过了。我常常在梦境中回味在老家上乃城面小学校念书的情景。那时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为了让子女有出息,还是把我送学校学习。可如今父母因家庭生活困难,只字不提子女学习的事,有时我难过地躺在炕上偷偷地哭泣。

  大哥离家去济沁河租种他人田地的那天早晨,曾满含热泪地对父亲说:“我和老二已经成为农夫了,但下边几个弟弟怎么办?就是乞讨过日子,也得让他们念书。”

  爸爸和妈妈无言以对,只是老泪纵横。

  “人活着总是有办法的,天底下总有一条活路。不管今后如何,先把老三送到学校再想办法解决困难吧!”大哥好像下了什么大的决心似的边擦泪边郑重地说着。

  父母无法拒绝大哥诚恳的要求,他们答应送我念书。

  二道沟有一位吴先生。他虽然是一位从未执过教鞭的农民,但因他识文断字,村里人就叫他吴先生。他读过《论语》、《孟子》,普通学校(中学)也念了几年,后因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后生活所迫,和年迈的双亲到满洲租地务农。他平生憾事是未能完成学业。听说我要上学很是同情,并亲自到我家对我说:“听说要上学,替你高兴。不过你年龄偏大,个头也高,从一年级开始念书不太好,我还是帮你补习一段,然后再考三年级或四年级怎么样?”

  于是,我从别人手里借来了二年级和三年级教科书跟着吴先生学习。吴先生教书很有条理,而且对我非常热情。每当我去找他学习时,他总是放下手中的活给我耐心仔细地讲解课文。对于我来说,能够学点知识,多亏有吴先生这样大恩大德的人的帮助和教诲。

  学校在离我们居住的二道沟25里远的李三店。李三店是个小镇,原来这个地方有李氏三兄弟开的客店,所以人们叫李三店,后来演变成地名了。在小镇有所小学校,我考上了该校的四年级。学校总共才有5名教师,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是校长白乐善和该校创始人韩善职老师。

  流落满洲的朝鲜有识之士认为,必须让后代念书,只有有知识才能光复祖国,所以他们热衷于创办学校。他们俩常常对学生讲:“只有学习好了,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学习特别认真,因为我深知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可是,我总觉得时时有中断学业的可能,理由很简单,每月9元的食宿费实在不好筹措。家里连买盐的钱都没有,到哪里去找这么多钱呢?我曾几次想退学,而且找过韩善职老师。后来,韩老师给我找了一个富户人家,条件是给他的4个儿子早晚接送上学,包吃包住。这样,我的学习得以继续下去。

  岁月流逝,一年过去,我升入五年级。期末考试,我的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有一天,白乐善校长把我叫到办公室,他微笑地注视我片刻,说:“这次考试你的成绩不错,我看考中学没问题。”说完,他拿出报考表格,劝我考中学。

  考中学是我连做梦也未想到的事情。从我的家境来看根本无力支付我念中学的全部费用。于是我说:“我不能读中学了。”

  “行不行先得试一试吗,如果不及格回来再念六年级,你不要想得太多,去考一下吧!”

  听了白校长劝说后,我充满了信心,决心考中学。接着,我填写了入学表格,还借了六年级课本进行复习。

  几天后,我特意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父亲面露难堪地表示:“我知道学习是件好事,可是咱家情况不允许啊……我已经老了,你大哥也不在了,日子越来越难了。”

  我这才知道,大哥去济沁河种地后,在夏季发洪水时溺死了。在此之前,也就是我们一家到满洲的几个月后,妹妹也病倒了,她连药都未吃过一片就可怜地离开了人世。天灾人祸,这一年粮食又紧张,全家为糊口而发愁。想到这些,我感到考中学的想法是多么不现实啊!

  “我真不懂事,长这么大了,也应该理解父母的苦衷,我回来种地吧!”我对父亲真诚地说。

  这天夜里我辗转未眠,眼前出现了为了让我学习苦苦哀求父母的大哥的容颜,同时又浮现出白校长苦口婆心劝我考中学的慈祥的面容。我的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和我睡一个被窝的二哥拍了拍我的后背不住地劝我,而我哭得更悲痛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