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潘汉年传奇 | 上页 下页
四一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奉天台安县(今辽宁省)人,是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子。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车站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张学良即成为东北军的最高统领。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易帜,由南京国民党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官。1930年中原大战时升任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执行蒋介石不抵抗主义致使东三省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张学良也因此被国人视为“不抵抗将军”,受到舆论的谴责。1933年10月,张学良在蒋介石的威迫下,引咎辞职,出洋考察。翌年春,张游欧归来,被任命为鄂豫皖“剿匪”副总司令。1935年夏调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率部向陕甘宁的红军进攻,屡遭失败。张学良历经痛失东北的耻辱,围攻红军的失败,加之对蒋介石想让东北军充当内战炮灰的意图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因此,他既要找自己的出路,又要图抗日报国的心愿。1935年11月,张学良到南京参加国民党“五大”后,到上海找杜重远,向他请教如何挽救东北军,杜提出联共、联杨(虎城)、联盛(世才)的方针,张非常赞同。随后,又在上海会见了胡愈之,胡“争取张学良联共抗日,取得了成果”,张学良一回西安,即令东北军67军军长王以哲到前线去沟通与红军的关系。

  1936年2月下旬,中共中央委派李克农到洛川,会见了王以哲,双方达成了三个口头协议:互不侵犯、开放交通、通商。一个多月之后,张学良偕王以哲亲至延安天主堂与周恩来、李克农秘密会谈。从此,中共与张学良之间建立了正式联系。有了这一层关系,潘汉年与张学良沪上会晤就可直截了当地交谈了。潘向他介绍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势,讲述了中共《八一宣言》的精神,张听后甚为动心,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有张学良的掩护,在刘鼎的细心安排下,潘汉年的陕北之行相当顺利。

  8月初,潘汉年到达西安,住在七贤庄。然后通过赴陕北的交通线,由东北军护送穿过其军事防线,8月8日到达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

  到保安的当天晚上,潘汉年就被叫到张闻天的窑洞里,在张闻天与刘英夫妇俩的炕前支了一张行军床,彻夜长谈。

  一年半前,潘汉年离开长征队伍去执行任务,是由张闻天亲自交待的。一年半后,潘汉年返回中共中央所在地,还是由张闻天亲自接待他。潘汉年向张闻天汇报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建立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指示,以及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意见和自己回国的任务,汇报了他在莫斯科及香港、南京与国民党代表联络会谈等情况,同时对张学良的工作提出了看法。此后几天里,他还向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作了详细汇报。同时,他还向中央秘书处负责人邓颖超文代了共产国际新编的密码。

  潘汉年所提供的信息,是否为中共中央进一步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起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至今虽然仍没有发现文字记载,但从他到保安后党中央的活动可明显地看出,他的陕北之行,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潘汉年到保安的第三天,即8月10日,张闻天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首先分析了形势发生的变化,指出,在今天我们应该承认南京是民族运动中一种大的力量。我们的方针过去是愿意同南京谈判,现在仍继续这个方针。周恩来则明确建议,同南京谈判时应提出两个实际问题:一是停止内战;二是实行抗日民主,发动抗日战争。但必须放弃“抗日必须反蒋”的口号。毛泽东对此表示同意。潘汉年列席了这次会议,并向大会作了汇报。

  8月12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政治局委员联名发电报给二、四方面军领导人,传达会议决定,指出“认定南京为进行统一战线之必要与主要的对手,应与南京及南京以外之国民党各派,同时的分别的进行谈判”。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再次敦促国民党“立即停止内战,组织全国的抗日统一战线,发动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呼吁实现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

  9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向党内发布《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指出:“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综上所述,潘汉年向中共中央汇报之后,从中共中央一连串的举措看,潘汉年所作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潘汉年在列席8月1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随即受中央派遣,赶赴安寨与叶剑英领导的东线东北军工作委员会联系,开展对东北军的统战工作。

  一回生,二回熟。潘汉年这次与张学良见面,两人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期间,张学良几乎每晚都与潘见面。在谈到红军北上的问题时,张学良将前线的军事情报送给潘看。张说,东北军采取中立,于学忠部集中到兰州,红军可以贴近于部防区走,但不要进城。张告诉潘,固原以北诸镇他不好撤防,红军要通过可以打过去,他准备牺牲一些部队。张还表示欢迎叶剑英去西安,以商量军事行动上的合作。

  在与张学良的多次交涉中,潘汉年觉察到东北军内部团结统一工作进行得太迟缓。张怕泄露联共的秘密,不敢在部队中谈联俄联共问题。潘向张建议要公开亮出旗号,联苏联共是政治主张,完全可以公开,需要保密的是政略与战略,以及与共产党交往的程度。同时,还可以利用蒋介石的言行和南京政府的举动,说明他们自己也在准备联苏联共,也可以拿南京方面派人找红军联系的事来说明。张告诉潘,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时,蒋介石向他说过要联俄,而俄方态度不明。当时蒋廷黻两次要求张学良向蒋介石提出“联俄容共”,张问蒋:“你为什么不提呢?”蒋说:“提过,恐怕无效。”不久,南京政府任命蒋廷黻为驻苏大使。张学良以此为证,认为南京的外交政策有新的变动,蒋介石可能要和共产党妥协。潘汉年说,这些都可以张扬出去,大谈联苏联共。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