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彭德怀传 | 上页 下页
美军易帅


  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中朝联军节节阻击至3月底,战线逐步转移到“三八线”以北。“联合国军”前进到西起汉江口,沿临津江经“三八线”以北向东直至襄阳一线。历时两个多月,“联合国军”由“三七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伤亡7.8万余人,被歼人数超过了前三个战役的总和,平均每天前进1.3公里,付出900多人的代价。这时,彭德怀命令中朝联军坚守阵地,不准再后退一步,以争取时间,掩护第二番兵团向进攻地区集结,准备对敌发起反击。

  由于中朝联军顽强阻击,“联合国军”在难于前进的情况下,对于是否再次越过“三八线”以及用何种方式结束朝鲜战争,又发生争论。英、法等国政府,认为此时正是结束朝鲜战争的有利时机,提出在“三八线”建立“事实上的停火”,谋求同中、朝两国通过谈判,结束朝鲜战争。在美国也有些人认为,美国的战略应是“欧洲第一,亚洲第二”。美国总统杜鲁门即主张在朝鲜战场上如恢复到战前双方的态势,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自恃拥有绝对优势的武器装备和海、空军支援,坚持以武力建立“统一的朝鲜”。3月24日,麦克阿瑟发表了一项违背五角大楼原则的声明,声称:“如果联合国决定改变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境内而作的容忍的努力,把我们的军事行动扩展到中国的沿海地区与内陆基地的话,肯定会使赤色中国在军事上面临迅速崩溃的危险。”麦克阿瑟还主张派遣空军轰炸中国沿海城市和内陆工业基地,鼓励台湾蒋介石反攻大陆。杜鲁门听到麦克阿瑟的声明后大为生气。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在其回忆中写道:“麦克阿瑟将军擅自发表的声明,拆了总统的台,激怒了我们的盟友。”4月6日,杜鲁门紧急召集白宫高级顾问马歇尔、艾奇逊等对麦克阿瑟的声明进行了深刻讨论。马歇尔等一致向总统建议,立刻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杜鲁门以后写道:“麦克阿瑟这一举动逼得我无可选择,我再也无法容忍他的抗上行为了。我认识到我本人除了解除这位国家的最高战场指挥官外,没有别的选择……”1951年4月11日凌晨1点钟,白宫新闻秘书肖特召见白宫记者团,散发了杜鲁门总统致麦克阿瑟一份非同寻常的文件:“我以总统和美军最高统帅名义,非常遗憾地免去阁下驻日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美军总司令、远东美国陆军总司令的职务。请阁下将指挥权移交给李奇微将军并立即生效。”这则消息首先通过无线电广播于11日中午到达东京,并以特急新闻在全日本广播。“这时麦克阿瑟正在他的官邸招待客人共进午餐。他的秘书锡德·赫夫满脸愁容,眼泪汪汪带着这撤职的消息来到餐厅门口,立即将这不幸的消息告诉了麦克阿瑟的妻子,她然后走在餐桌旁轻轻拍了拍她丈夫的肩膀,俯下身子悄悄的将这灾难性的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麦克阿瑟的面部表情一下子呆滞了,他象石雕一样地沉默。随后,赫夫亲自拿着正式命令送给他的将军”。“麦克阿瑟接过命令,立刻目瞪口呆无言可谈”。这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身任高级统帅,名扬天下的“常胜将军”,不得不灰溜溜地返回美国,结束了他50多年的军事生涯。彭德怀得知麦克阿瑟被撤职的消息后说:“麦克阿瑟年已70高龄,吃了败仗就发疯,早该回家养老了,看来杜鲁门要比他明智些。”

  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是原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他已觉察到要从地面进攻占领朝鲜全部领土是十分困难的,妄想组织两栖作战部队企图在中朝军队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将战线推进到北纬二十九度线,在朝鲜半岛蜂腰部(东起元山西至新安州)建立新的防线。李奇微认为,这条横贯朝鲜半岛只有170公里的狭窄地带,进可攻,退可守,又是朝鲜北部的腹地,占领这一线后,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均为有利。为实现这一企图,李奇微命令美空军机群对中朝军队后方交通线、物资囤积地和军队集结地域进行猛烈的轰炸;命令美海军对朝鲜北部东西海岸岛屿进行侦察袭扰和炮击;计划从日本及美国本土增调部队到达朝鲜。此时“联合国军”在朝鲜第一线地面作战部队(不含勤务部队)增加到约40万人。

  新上任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是美国西点军校的优秀生,被美国人称为“战场上的风云人物”,他的企图虽比麦克阿瑟高明,但志愿军对他的计划也早有预料。在麦克阿瑟还未被撤职之前,彭德怀即在志愿军党委扩大会上分析说,敌人可能在我侧后登陆,我军应准备在4月下旬、最迟在5月上旬对“联合国军”实施大规模的反突击战役,打破敌人的登陆企图。彭德怀原设想继续诱敌深入一步,但敌人通过各种侦察手段发现志愿军第二番兵团已到达朝鲜前线,遂令各路进攻部队逐步停止攻击,迅速构筑工事,准备抗击中朝联军的进攻。至此,长达两个多月的第四次战役以“联合国军”停止攻击而告结束。这次战役中朝联军歼敌7.8万人,自身伤亡5.3万余。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