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传记 > 李志民回忆录 | 上页 下页
第十三章 抗美援朝七年(15)


  一九五三年七月,“停战协定”签字后,志愿军又在各前沿阵地上普遍和敌军士兵进行联欢。虽然敌军司令官严令禁止,但仍有九百多名美军、英军和李承晚伪军的士兵在阵地上同我们联欢,庆祝“停战协定”的签定。他们纷纷表示:“今后不再同中国人作战了。”

  我参与停战谈判后期具体进程的决策研究,深知俘虏问题是谈判桌上一个敏感问题,所以,特别重视俘虏的管理教育工作,亲自视察过战俘营,帮助战俘营总结出关心战俘的生活;不论国家、种族的异同,一律平等待遇;尊重战俘的人格和宗教信仰;进行以拥护和平、反对战争为中心的教育,并通过战俘与家人通信宣传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加强管理,维护俘虏营正常秩序;以及建立战俘完备的档案,配合谈判斗争等项经验,不断完善战俘营的管理教育工作。同时,我们还教育部队认真执行停战协定,以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做好优待俘虏、遣返战俘和移交敌军阵亡人员尸骨等工作,赢得了国际舆论的赞誉。当时的英国陆军大臣赫德曾公开说:“从我们所知道的他们(指战俘)给亲戚的六千多封信里,几乎众口一词他说他们的待遇是相当好的。”

  停战后部队的敌军工作逐渐放松。一九五四年六月,志愿军政治部召开敌军工作会议,我在会上作了《今后敌军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总结报告。报告中指出:“敌军工作是我军政治工作四个主要的内容之一,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在部队中应经常进行瓦解敌军和宽俘政策的教育,特别是使全体干部认识敌军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经常了解敌人政治思想动态。在军事整训中,要结合战时政治工作的演习,进行火线喊话,捕捉、押送俘虏及执行宽俘政策的演习等。”报告中要求敌军工作应“在不违犯停战协定原则下,积极地研究办法,采取适当的方式去开展工作。”“志愿军的敌军工作要在朝鲜劳动党统一领导下,以朝鲜人民军为主,并组织地方有关部门和各种力量,依靠群众,才能做出成绩来”。由于任务明确,方法灵活,此后的敌军工作又有了较好的成效。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规模最大的一次现代化战争,它的宝贵经验对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以及对应付未来反侵略战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工作,继承和发扬了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并有许多新的发展和新的创造,是我军战时政治工作空前丰富和活跃的时期。我和志愿军前任副政委甘泗淇同志(当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都十分重视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

  朝鲜停战后,我立即着手抓这一工作,要求军以上政治机关进行自下而上的政治工作总结,把总结经验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限期完成,同时,抽调任荣、曾延伟、钱抵千、王楠、姚旭等三十名干部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写作班子,在帮助各军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的总结。

  我亲自主持讨论总结提纲,审阅每一章节的草稿,于一九五四年七月写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政治工作经验基本总结》(初稿),印发到各参战部队征求意见,后又提交志愿军政治工作会议,进行认真讨论,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于一九五五年二月写出了初稿修正本(下文简称《初稿》),上送审查。

  一九五六年三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志愿军党委又选调了李耀文、李伯秋、谭右铭、李希庚、陈英、冯村、魏巍、李平、王楠、姚旭等十八名政工干部,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总结编委会”,以总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为主任,我为副主任,又反复研究,进行总结。经两年多的努力,编写成《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几个主要问题的经验总结草稿》(下文简称《草稿》);同时,编委会还从志愿军各部队上报的经验材料中选辑了各个阶段、各个军种、兵种和各项工作的具体经验二百一十篇,编成《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汇编》,与《草稿》配套一并印发全军师以上单位征求意见。

  一九五九年八月,原志愿军政治工作领导干部和编委会在山东青岛召开审稿会议,对《草稿》进行审修。可惜在会议期间,因彭德怀同志在庐山会议上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审稿工作也随之中断。虽然《初稿》和《草稿》两种稿本就此束之高阁达二十余年,未能定稿,但它的征求意见稿在部队中却广泛流传,受到广大干部的重视和欢迎。有的单位把《初稿》全文翻印发给干部阅读,有的把有关章节印发部队学习研究,有的院校还把它列为教学的重要参考材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彭德怀同志的冤案得到了平反昭雪。一九八四年四月,我已退居了二线担任中央军委顾问,虽年近八旬,体弱多病,而且双眼几近失明,但仍挂念志愿军的政治工作总结问题,积极提出建议,经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批准,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总结审编小组”,并直接组织审编小组成员陈英、陈念棣、王楠、刘运祯、李冲、李子平等六位同志对《初稿》、《草稿》和《汇编》进行认真的反复的审修。

  一九八五年二月二十七日至三月一日,我亲自主持审编小组在北京召开审稿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原志愿军政治工作领导干部杜平、张南生、任荣和其他有关领导同志,还有原编委会大部分委员,审编小组的成员和总政治部政工研究处、在京军队院校政工研究部门、各军种兵种有关同志。会议认为,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的经验是丰富的,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是对青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教材,对帮助广大政治干部学习我军现代化战争的政治工作经验有重要意义。

  会议还认为,《初稿》和《草稿》两种稿本都是当年编写人员从大量经验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杰作,经过这次审编,又使原稿提高了一步,两稿各具特色,无论舍弃哪一种稿本都很可惜。会议决定并经总政治部批准,由审编小组将《初稿》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总结》;将《草稿》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于一九八五年六月,由解放军出版社正式出版,以纪念十月二十五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三十五周年。

  中央军委对这两部书出版十分重视,邓小平同志为这两部书题签了书名,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同志题了词。不久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汇编》(上、下册)也已审编完毕,付印出版。志愿军政治工作经验总结,经过三十多年的反复曲折,三部书一百四十万字的编辑和审编、出版工作,终于胜利完成,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了却了我三十多年的心愿。

  一九八五年六月,当《初稿》和《草稿》两部书出版,志愿军出国作战三十五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我深深怀念敬爱的老首长彭德怀同志,怀念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牺牲的烈士,怀念当年并肩战斗的战友。我手捧书本,心潮起伏,热泪盈眶,当即写下《杂咏二首》,寄托自己的深情,诗中的“小序”和原文是:

  一九八五年六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总结》二书定稿付印。时值春暮,是夜,踱步庭院,星辉满天,风摇花影,心潮涌荡,赋诗以记之。

  夜半凭栏望东邻,遥忆沙场听号音;
  千腔热血护沃土,万条铁臂换乾坤。
  唇齿相依兄弟谊,休戚与共姐妹心;
  鸭绿江水连天碧,燕舞波翻春更深。
  五次战役抖雄风,痛歼美李举世惊;
  平眺常思金城地,登高犹忆上甘岭。
  梦走桧仓哭英烈,凯旋丹东唱大功;
  卅年时光弹指去,一呼彭总泪满胸。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