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传记 > 李志民回忆录 | 上页 下页
第一章 我来自老百姓(3)


  我在私塾读了两年半,开始读《三字经》、《百家姓》,尔后学《集韵增广》、《理言增广》、《幼学琼林》、《论语》、《诗经》等等。这时候已经到了一九一七年的夏天,辛亥革命胜利成立民国已经六个年头,区政府才下了一道禁令,把私塾全查封了。我父亲也没办法,只好送我到马栏坳公立平安第一国民初级小学插班,从初小二年级开始念。但马栏坳离我家五六华里,还要爬一道山梁,山路崎岖,天黑、下雨更不好走,所以只念了一年就转学到双坑私立李氏山枣国民小学。双坑离西坑才三四华里,不要爬山,小路也较平坦,而且靠生父家近,还有个照应。在这里读了三年书,直到初小毕业。

  我开始读初小已经十一岁,逐渐懂事了。我家离学校好几里地,上学要自带午饭,虽然还是红薯饭,但母亲总要想方设法给我做点好吃的菜,如鸡蛋、咸菜,有时还有几片自家腌制的腊肉带到学校。父母亲对我这样疼爱,他们省吃俭用供我上学,还给我准备好吃的午餐,心里感到过意不去,暗暗下决心要发奋读书,长大了好报答双亲的恩情。所以,我上学从不迟到早退,总是规规矩矩地听老师的话,用功读书,从而也得到老师的钟爱。

  当时因为我有两年半私塾的底子,语文水平较好,毛笔字也写得端正,国文老师胡万程特别喜欢我。有一次,大约是我在初小第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里考试作文,题目是“桃花”,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这类题目的散文,一时破不了题,便胡乱写了一篇交了卷。胡万程老师一看直摇头,以为我不用心写,很生气地把我叫回去,用手拍着我的考卷责备说:“你自己看看,都写些什么东西?好好用心重写一篇,写不好不准你去吃午饭!”

  我从未在同学面前受到老师这样严厉的责备,一下子脸涨得通红,眼泪也差点掉了下来,我回到座位上以后,开始脑子里也很乱,理不出个头绪来。过了一会,我突然想起老百姓过年贴春联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的对联,心想:桃花开不是春天到了吗?熬过了寒冬,桃花报春,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农夫们就要春耕大忙了……题一破,思路开,作文就写出来了,正好赶在午饭前交了卷。胡老师看后点头微笑说:“好了,吃饭去吧!”可是这顿午饭我仍然赌气没有吃。

  这件事在学校里影响很大。当时我们高坪地区所有的国民学校划为一个学区,称浏阳县第六学区;学区设一个学务委员主管全区的教育工作。那个学务委员叫李石麟,双坑村人,才二十多岁,刚从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回乡来当学务委员,思想比较进步,工作也比较深入,经常到各个学校视察“督学”。有一天他到我们学校听胡万程老师讲起我作文考试的这段故事后,便称赞我“学有进取,可以造就成才。”

  我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灯油。天黑了,只有厨房里点一盏小油灯,全家人围在一盏油灯下干点修补农具、箩筐的杂活;母亲和童养媳还要在这样昏暗的灯下接苎麻、织麻布或缝补衣服。有时没灯油就点竹片代替。这样,我晚上没法读书写字,就喜欢出去串门,听老人讲鬼神的故事。我爱听故事又胆子小,听完故事要等结伴走,不敢独自回家。有时夜晚单独外出,走到大树下听到风吹树叶响,总觉得背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象有什么鬼魂老跟在后面,走得越快跟得越紧,越想越害怕,头也不敢回,浑身出冷汗。直到参加革命后,认识到这都是迷信思想作怪,经过锻炼,胆子才越练越大,走夜路、打夜战,什么也不怕了。

  家乡有句民谣:“大人苦无钱,伢子盼过年。”我童年时也是如此,不懂得大人过年发愁没钱买米,没钱买供品祭奠祖宗的艰难,而盼着过年。因为大年三十,大人要给伢子一串压岁钱,也叫长命钱,用红绳子串着十二个或二十四个铜钱,表示一年十二个月或二十四节气吉祥无灾;过年还可以穿上新衣服或整齐干净少补丁的衣服,到长辈家拜年,长辈也要给压岁钱,还给好吃的。我拿了几串压岁钱可以同小伙伴掷铜钱玩,还可以买鞭炮放,很是开心。

  童年时除了盼过年,就是盼一年一度祭祀祖先的春祭。我们散居高坪一带山区的“客家人”,从广东逃荒到浏阳三百多年间,传下几十代子孙,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很多宗族支系。由于经济落后,仍然保留着一些氏族社会的习俗。我们西坑和双坑是个小家族,历代祖先开垦的耕地按照族规祖训一直保留下来作为公田,没有分给子孙耕种,而是租给外家族的人去种,把地租积累起来,叫做“义谷”,由族内选出有威望的长者组成“祀会”管理。子孙们要耕种,就要自己开荒或租种外家族的公田,所以我们这两个小村都比较穷,没有地主、富农。

  “祀会”收入的租谷有三个用途:

  一是接济子孙度过春荒,每年青黄不接的季节,按各家人口多少和上一年收成的情况,借谷给本族子孙度荒,春季借一石,夏收早稻时还一石一斗,这样二三百年积累下来,积谷就越来越多。我家每年都要借三四担谷子才能度过春荒,否则就得挨饿。

  二是兴办教育,清朝时是办私塾,一九二〇年以后创办了一所私立李氏爚兴初级小学;同时,经过“祀会”议决,补助到外乡上高小的学生助学金。

  三是春祭,每年春分至清明时节,“祀会”都要择日隆重举行三天春祭:第一天,打扫、布置祠堂、摆设香案,做祭祀的准备。本家族的子孙每户要来一二个男人(妇女没有地位,不能参加),迁居外村的子孙也要派男人回业祭祖。当晚就可以吃一顿大米干饭,菜肴也丰盛。第二天,给祖先扫墓,参加春祭的子孙都要去。到了祖坟时先要打扫墓地,拔除坟墓周围的杂草,用红笔描画清楚墓碑上的碑文,然后子孙齐跪在坟前,焚香秉烛,烧化纸钱,听赞礼人(即司仪)的口令,跪拜磕头。因为祖坟散落在好几处山头,从高坪、船仓到马栏坳、双坑各处都有,拂晓出门,要到下午才能回村。回到宗祠后祭奠仪式才正式开始。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