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吕正操回忆录 | 上页 下页
三一


  四、在辽阔的平原上,敌人没有群众基础,若没有可靠的近代交通联络线的设备,或没有较大的兵力保护交通联络线,以维持敌人现代化兵种庞大资源的供给,要想在平原上站住脚,是很困难的。我们必须一切为着抗日,一切战时化,适应游击战争,彻底毁掉一切可能通行汽车的道路,埋藏所有食粮与重要物品,严密封锁消息,全体总动员,防范汉奸的潜入,彻底做到物质上精神上的坚壁清野,以粉碎敌人任何进攻企图,保证游击区的巩固与扩大。

  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最后战胜日军的最可靠的保证。惟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团结各个阶层和广大群众。人民群众团结的力量,才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力量,才是实现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的力量。

  部队一面整编,一面战斗,斗志旺盛,文化娱乐活动非常活跃。当时,文化生活最大众化,最简便易行,最容易传播,最有战斗力的是歌曲。教战士们唱会一支歌,等于上了一堂政治课。所以部队指战员都欢迎宣传队、剧团派人到连队去教唱歌。战士们在整训练操时要唱歌,在行军时要唱歌,在开大会集合时也要唱歌。连队与连队常常开展歌咏比赛,互相叫阵、挑战,看哪个连队唱得多,唱得好。“唱得好,唱得妙,再来一个要不要?”带队人一号召,战士们马上响应:“要!要!要!”全体战士鼓掌欢呼,于是各连队反复轮唱,直到大家喜爱的歌唱完为止。一开始是齐唱,以后进而搞二部、三部、四部合唱。指导员、连长或排长就是唱歌的指挥员,我们八路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在比赛唱歌时表现得很突出。

  军区非常重视部队的文娱活动,尤其是唱歌,战士们往往是欢迎首长带头唱,孙志远有这方面的才能,在开会的场合,多是他带头唱,也鼓动大家唱。他经常唱的最拿手的歌是《国际歌》、《铁骑兵之歌》、《游击队之歌》。火线剧社的同志们也总是爱唱这几支歌。当时从延安或从晋察冀边区传来的新歌曲,剧社首先学会,然后再很快教会连队唱。如果有的连队不会唱歌,或者有的连队唱得不多也不好,那就会被认为是政治工作落后的表现,战士们会埋怨,连长、指导员就觉得不光彩。以后把唱歌甚至作为对敌伪开展政治攻势的武器,每当夜晚的时候,战士们到岗楼附近去唱歌喊话。

  以后,《八路军进行曲》从延安传到冀中来了,这是一首很有鼓舞力量的歌子。军区宣传部长张仁槐同志觉得进行曲对部队的教育鼓动作用大,就让火线剧社结合冀中平原的战斗环境和部队任务的特点,编写了一首《三纵队进行曲》,歌词是陈乔写的,由苏路谱曲,经过程子华政委审阅修改后,很快就发到部队学唱。苏路同志一九四八年在天津城郊和敌人遭遇被捕,狱中坚贞不屈,被敌人投入海河,英勇牺牲。张仁槐同志在一九四二年“五一”反“扫荡”中牺牲,当时听到他的死讯,我是非常悲痛的。仁槐同志是山西人,北平师范大学的学生,地下党员,他是随子华同志来到冀中军区的。他对党忠心耿耿,对工作认真负责,要求自己很严,对同志和蔼可亲,很活泼,喜说笑,同志们都很尊重他。

  为了纪念英勇牺牲的同志,也为了纪念共同战斗过的那段烽火岁月,我把《三纵队进行曲》的歌词录下来:

  我们年轻的三纵队,
  活泼而健壮,
  像奔腾的骏马,
  活跃在冀中的平原上。
  我们年轻的三纵队,
  灿烂而辉煌,
  像五月的太阳,
  照射着胜利的光芒。
  我们是革命的先锋军,
  是一支新生的强大的力量,
  战斗在最前线,
  在烈火中锻炼成长,
  虽然艰苦备尝,
  确是快乐无疆。
  哪怕敌人疯狂“扫荡”,
  点线密如蛛网,
  任凭汉奸丧心病狂,
  施尽阴谋伎俩,
  我们毅然站稳坚定的立场,
  彻底实现光明的希望,
  我们的党是胜利的最大保障,
  广大群众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同志们,挺起胸膛握紧枪,
  英勇奋斗朝前方,
  坚决反内战,
  坚决反投降,
  把民族败类一扫光!
  同志们,挺起胸膛握紧枪,
  英勇奋斗朝前方,
  打出山海关,
  赶到鸭绿江,
  把日本强盗一扫光!

  成立冀中行署

  根据晋察冀边区政府的指示,我们于一九三八年四五月间成立了冀中行政主任公署,统一政权组织。我兼冀中行署主任,李耕涛同志为副主任,秘书长是吴砚农同志。在政权建设上,除各县长由边区政府正式委任外,各县还成立县行政会议,为县的最高权力和执行机关。

  有了各级政权机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统筹统支的财政经济制度。“七七”事变后,在混乱局面下,新崛起的各色各样的抗日武装,在军需供给问题上,一般情形是粮款草料就地征发,住哪里,吃哪里,开条子要东西,找对象“动员”一下是常有的事,数目没有限制范围,也没有标准。至于那些杂色武装,大都滥征捐税,巧立名目,随意摊派,有所谓抗日捐、救国捐、自动捐等不下数十种。甚至扣人罚款,也是屡见不鲜。

  一般村庄经常有大批办公人员,多的五六十人,少的二三十人,吃着公饭,专门侍候筹办粮秣,催差敛款。然而此来彼往,接二连三,还是应接不暇。受着几千年封建压迫的人民,一向惧怕军队,但无可奈何,拿不起也要拿,就是富有的也感到负担沉重,发生忧虑。在爱国热忱与抗日要求之下,人民群众虽然都是乐于捐献,但是他们表示“不怕拿,就怕乱”。

  乱征乱要的结果,村与村之间发生了负担严重偏差,部队与部队之间为了争取给养往往引起纠纷,因此而发生强征硬要和打骂处罚的现象,影响军民团结。更由于各自为政,互不相谋,军需供应不断发生困难。发动与组织抗日武装供应问题,如果不能适当解决,将会使军民交困,严重影响游击战争的顺利开展。虽然在抗战初期,各县城都成立了支应局,做着替驻军筹办给养的事情,但是由于它本身的局限性,且多为一些豪绅所把持,往往以支应搪塞的态度来敷衍了事。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