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李大钊 | 上页 下页


  §第二章 传播“马列”

  1916年6月,李大钊从日本回国后,应汤化龙等人的邀请,到北京去办报。他也期望能够通过办报传播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想利用报纸,使它成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阵地。于是,他决定到北京去了。在途中,他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为报纸的出版精心地筹划着,在碧波滔滔的海上,对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他为报纸想好了名字:《晨钟》。他想振此“晨钟”,唤起“吾民族之自我的自觉”,担当起“青春中华之创造”的使命!

  经过2个月左右的辛苦筹备,《晨钟报》在8月15日创刊了,由李大钊担任总编辑。在创刊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晨钟”之使命》,副标题为“青春中华之创造”。李大钊把创造“青春中华”的希望,寄托在青年的觉醒上,“厚青年之修养,畅青年之精神,壮青年之意志,砺青年之气节”。在《晨钟报》上,李大钊宣传民主主义思想,介绍民主主义的思想家,继续反对封建专制独裁,揭露当时军阀、官僚、政客们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罪恶行径。

  其实,研究系汤化龙等人约李大钊合作办报的目的,不过是想利用李大钊的文名,为他们装点门面,收买人心而已。由于李大钊与他们有过关系,而这帮政客在袁世凯快要垮台的时候也曾经投机反袁,李大钊未能看穿他们的本质,加上汤化龙曾资助他出国留学,所以才去与他们合作办报。随着时局的发展,李大钊抨击军阀的言论越来越激烈,渐为研究系政客所不容,李大钊为《晨钟报》撰写的文章竟一再被汤化龙左右的人擅加删改,很难完整发表,而且研究系政客甘当军阀工具的面目日渐暴露,也为李大钊所不容。

  这样,关系终于破裂,李大钊很难在《晨钟报》继续工作下去了。他宁愿失业,也不愿向旧势力妥协,毅然辞去总编辑的职务,在9月4日的《晨钟报》上,发表了他的小说《别泪》,9月5日,发表了辞职启事。在辛勤编辑22天后,终于离开了他亲手创办起来的曾寄予很大希望的《晨钟报》。

  1917年1月,章士钊主办的《甲寅日刊》在北京创刊,李大钊受聘为编辑。他不顾章士钊的劝告,在《甲寅日刊》上又发表了许多反对军阀统治和反对封建文化的文章。特别是对孔教的批判,不但很激烈,而且很深刻。他认为“古今之社会不同,古今之道德自异”,孔丘之说代表封建“专制社会之道德”,“已不适于今日之时代”。

  1917年7月上旬,落后的旧中国,又上演了一出“张勋复辟”的丑剧。李大钊在“张勋复辟”之日,仓促离京,避走上海。他在这个时候,“百感交集”,痛于过去革命之昙花一现,而自己10余年来“流离转徙”,还没有找到国家民族的出路在哪里,心情十分沉重。正如他秋天寄给白坚武的一首七律诗中所表述的那样:

  英雄淘尽大江流,歌舞依然上画楼。
  一代繁华空醉梦,十年潦倒剩穷愁。
  竹帘半卷江天雨,蕉扇初迎海外秋。
  忆到江山无语句,只应共泛五湖舟。

  这时的李大钊非常苦闷,因而写出了似乎消极的诗句,其实他是在探索求新的革命道路。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李大钊是中国接受马列主义的第一人。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开始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他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8年1月,李大钊由章士钊推荐,接替章担任了北京大学的图书馆主任。这时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教授中也有不少参加新文化运动的人士。1915年9月新创刊的《青年杂志》,于1916年改为《新青年》,早已成为新文化的旗帜。

  因主办《新青年》而享有盛誉的陈独秀正在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以前就为《新青年》写过文章,他一到北京大学,就进入了《新青年》的编辑部,并继续辛勤地搜索有关各国革命运动的材料,特别关心俄罗斯的革命问题,更深入地探讨在日本时就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大学,他一面研究理论,写文章,一面到师生和职工群众中去从事革命活动。当时北京大学各种社会团体的名册中,大半都有他的名字,甚至连“学生游艺大会”、“学余俱乐部”他也是发起人之一。

  1918年冬,他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一个取名为“马尔格思”的学说研究会,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这个组织还没有得到发展,就遭到了“防止过激主义传播”的反动政府的查禁。由于李大钊巧妙地利用了马尔格斯这个译音,反动警察当局以为是个什么研究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团体,才幸免于继续追查。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