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林伯渠传 | 上页 下页
一一四


  庐山会议的日程排得很满,会议时间很长,许多年轻的同志都感到非常疲劳,有些吃不消。林伯渠虽然坚持参加了每一次会议,但身体很虚弱,下山就病了,发高烧。中央原定八月中旬由他率领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蒙古人民共和国,因此不得不推迟至下旬。他在京稍事休息治疗后,就投入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临行前,林伯渠身体并未痊愈,但他坚持出访,并一再说不能再次延期。

  八月二十四日,林伯渠在中南海紫光阁参加最高国务会议后,与周恩来总理同行回家。他同周恩来谈起访问蒙古人民共和国一事,并询问有什么指示。周恩来亲切地说:“那里,那里!林老,你是党的一位老同志,我还有什么指示呢?按照党的对外政策做就是了。”二十五日晚,因林老一再请示,周总理准备找他谈一谈,并亲自打电话问林老是否在家,休息了没有?秘书把总理要来的事报告了他,他考虑总理太忙,着急地说,不能让总理到我这里来,我到他那里去。这时已经是晚十点半了,他立刻起身前往,到总理办公室与总理进一步商谈了访问事宜。

  二十六日午前,林伯渠召集代表团成员会议,晚八时后率领代表团离开北京。二十八日上午十一时到达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蒙古人民共和国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第二书记曾德、代理部长会议主席莫洛姆扎木茨、大人民呼拉尔主席贾尔卡赛汗等党政负责同志在车站迎接,并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欢迎会。在访问期间,大呼拉尔主席团主席桑布和曾德、莫洛姆扎木茨等党政负责人,接见了代表团全体同志,并同林伯渠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林伯渠在乌兰巴托参观了苏赫巴托尔乔巴山博物馆,并到工厂、少年宫、商店和农村参观。代表团受到了蒙古人民的热烈欢迎,只要在街头一出现,蒙古的男女老少都热情地向中国同志挥手致意。林伯渠在乌兰巴托中蒙人民友谊集会上,在大呼拉尔欢迎宴会上,在将巴彦朝克特农牧业合作社命名为蒙中友谊社的大会上,都发表了讲话。他赞扬中蒙两国和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并祝愿中蒙友谊在国际主义基础上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九月二日午后七时,大人民呼拉尔举行欢送宴会,桑布主席亲自主持仪式,向林伯渠赠送蒙古民族服装、弓、矢、马头琴等礼物。九月三日,林伯渠满载蒙古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离开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十一月二十七日,他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了这次出访的情况。

  自从庐山会议以后,由于工作的劳累和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忧虑,林老明显地消瘦和衰老了。一九六〇年一月,他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在继续“大跃进”和“反右倾”的“左”的思想指导下,又提出了钢产量的高指标,致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比例更加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出现困难的局面。会议结束后,他去广州休养治疗。虽在病中,仍念念不忘国家大事。为了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回答“大跃进”以来经济发展中提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林老抓紧了对经济理论的学习和深刻思考。三月初在杭州时,江华和霍士廉来访,林老同他们讨论了工业建设缺煤、缺电和缺设备的情况,研究了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问题,直到四月中旬,他还在继续认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

  三月下旬,林老回到北京后,出席了人大常委扩大会议和人大二届二次大会。四月八日以后的十来天,参加了接待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人民呼拉尔代表团的全过程。他紧张地工作,没能好好休息,患了感冒,可没等病愈,又参加了全国民兵代表会议、纪念列宁诞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及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活动。过度的劳累,导致病情加重。五月,林老病危。医生诊断为严重的心肌梗塞,他在大家的反复劝说下,才去北京医院住院治疗。临行前,一再嘱咐秘书代他向中央办公厅请假,还说:我去医院住三、四天,最多不超过一个星期就回来,政治局开会要通知我,文件要送给我,该交办的事情就办。在住院期间,他对前去探望的人说:我再住一、两天就回去工作。

  林老一生爱读诗,爱写诗。五月六日住进北京医院的第一天,就写了《题北京医院三三一病室壁画》一诗,诗云:

  清新壁画活生生,猫蝶同春是象征。
  赢得年华归大有,好用火箭取长庚。

  --------
  《林伯渠同志诗选》,第127页。

  “猫蝶”谐音是“耄耋”,象征着人的长寿。林老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着热情和希望,他渴望赢得更多的年华为人民多做工作。

  五月二十五日,林老写下了他数十年来最后一页日记。他病情严重恶化,已经没有气力再写下去了。二十九日上午十时三十四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党和国家的重要的领导人林伯渠同志与世长辞了,享年七十四岁。

  林老的逝世,使全党全国人民陷入了悲痛之中。

  数以万计的首都工人、农民、士兵、学生、机关干部,络绎不绝地来到劳动人民文化宫,默默地从林老的遗像前走过,表示深切悼念。在银川,市农具机械厂老工人李金山的眼里满含着泪水,他忘不了林老在看了他的操作后,一把握住他那沾满油污的手,亲切地鼓励他搞好生产的情景。在邯郸,东风剧团的一群小演员放声痛哭。他们曾几次到林老家里作客,忘不了林老要他们学习向秀丽、刘文学,学好业务和文化,继承革命事业的教诲。各省、市、自治区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纷纷打来唁电,沉痛悼念林伯渠同志。

  林老是延安“五老”之一,徐老、吴老、董老、谢老都为失去了最亲密的战友而悲痛万分。五月三十日,董必武在大同准备游云岗石窟,噩耗传来,当即返京,在车中悲痛地吟咏道:

  大同闻耗若惊雷,星殒长空剧可哀。
  五老以君为最少,百年何事早相催。

  吴玉章和谢觉哉也都写了悼诗。徐特立抄录了他十五年前贺林老六十寿辰的诗篇以志哀感。

  六月一日中午,访问蒙古人民共和国归来的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不顾旅途劳累,由首都机场径来劳动人民文化宫,向林老遗像致哀,并参加守灵。

  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也发来电报表示吊唁。

  六月二日,首都各界人民群众一万多人隆重举行公祭。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等敬献了花圈,国家主席刘少奇主祭,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致悼词,他说:“林伯渠同志,从青年时代就献身于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事业。他的一生,是职业革命家战斗的一生。他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个革命的历史阶段,他都是彻底的革命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林伯渠同志,从来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对于革命胜利具有无限的信心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他在江西革命根据地,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和粉碎胡宗南进攻陕甘宁边区斗争的那些最艰苦的年月里,他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不怕任何困难,不计个人安危,表现了无产阶级战士的高贵品质。”他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林伯渠同志的伟大革命斗争精神,维护党的正确路线的坚定立场和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素的作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
  《人民日报》,1960年6月3日。

  林伯渠的伟大革命斗争精神和崇高品质教育着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他为中国人民和共产主义事业战斗的一生,将永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所怀念,鼓舞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奋勇前进!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