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林伯渠传 | 上页 下页
一〇八


  黄右昌是林伯渠少年时的同学,新中国成立前后,在湖南大学执教,林伯渠去信鼓励说:“先生以革命观点,研著法律书籍,讲学湖大,教育青年,实际就是具体的为人民服务。今后希望抽暇熟读毛主席的著作,以马列主义历史唯物论阶级分析的方法,继续研究新中国的法律。如此,则以先生才学与努力,对于新中国的法学界,一定会有更大的贡献。”一九五〇年春,何思诚编辑了一本《唐宋元明清农工生活诗选》,托其兄何思敬送给林伯渠征求意见。林伯渠在回信中称赞何思诚辑此诗选很有意义,同时,对该书的出版时间,也直率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目前除老解放区外,土改尚未进行,加以有些地区灾荒严重,农民生活还未得到改善,又由于革命战争及国家建设的需要,农民还负担着较重的公粮任务,因此,建议这部诗选的出版,似以推迟到全国土改完成、农村经济恢复、农民生活改善的时候。那时诗中所写过去农民的痛苦与现实对照起来,就更有积极的意义了。”

  --------
  林伯渠致黄右昌信,1949年11月18日。
  林伯渠复何思敬信,1950年3月15日。

  建国初期,为了满足在京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在京的高级人员的学习要求,由政协全国委员会提议并组织了学习委员会。参加者共二百多人,分为六个大组,以自学为主,每逢双周即举行分组座谈或请人作报告。林伯渠德高望重,党中央请他出来主持学委会工作,担任学委会主任。林伯渠经常参加学习会,和许多人倾心交谈,启发诱导他们了解党的政策,自觉的改造世界观。抗美援朝时,当他了解到许多民主人士害怕、担心我国抗美援朝将会“引火烧身”,一些资本家准备抽出资金去国外时,他不但在座谈会上反复讲敌必败我必胜的道理,还提出必须“扫除一部分人民(主要是城市人民)心理中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确立对美帝国主义的仇视、鄙视和蔑视立场。”他批评新闻宣传部门过分地“强调帝国主义的战争叫嚣和英、美、法的一致,以致吓倒了自己,这种宣传方针是不对的,应予坚决的纠正”。为了增强民主人士对抗美援朝的信心,林伯渠还请周总理到学习座谈会上作报告,请志愿军代表介绍情况。后来,为了帮助民主人士了解土改和镇反的意义,消除某些人的抵触情绪,林伯渠还积极支持政协全国委员会组织民主人士学习有关文件,提倡和支持民主人士下乡调查,以提高他们的觉悟,促进他们的进步。

  --------
  《林伯渠日记》(未刊稿),1951年1月6日。
  《林伯渠日记》(未刊稿),1951年1月6日。

  搞好各民族的团结,是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林伯渠也很注意。一九五〇年初,他积极支持和指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刘格平、杨静仁等在北京创办藏族干部训练班,并亲自到干部训练班作报告,出席他们的毕业典礼。他还多次在中南海接见各地的民族代表团,鼓励他们搞好民族团结,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

  林伯渠不但身体力行地从事统战工作,还经常教育干部和政府各部门应当重视统战工作。一九五〇年国庆节过后,他在陪同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到东北视察的过程中,就多次以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宋庆龄副主席光辉的斗争经历,教育东北各地干部应该尊重民主人士,重视统一战线的工作。后来,他还在北京饭店东厅约集各省主席和市长,专门座谈过加强政权机关中的统战工作问题,并根据他多年的亲身体会,着重讲了应使民主人士有职有权。

  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林伯渠工作过于紧张、劳累,还在陪同宋庆龄副主席赴东北视察前几个月,他就带病坚持工作,再加上这次到东北,为时一个月行程数千里视察的旅途劳顿,到十一月二十七日他便病倒了,直到次年春节才出门参加活动。一九五一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他率领中苏友好协会代表团赴苏参加庆祝活动,经中共中央批准,留在苏联进行了几个月的医治和疗养,身体状况虽略有好转,然而已不如从前。

  为了避免工作重复,提高工作效率,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于一九五〇年底与政务院办公厅合并,许多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都转到政务院。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之后,林伯渠的工作虽不象从前那样繁忙了,但他仍然是白首壮心,“抑己为人”之愿未磨。他除了参加一些重要会议,从事外事活动,参与决定党和国家的大事以外,并且阅读了许多马列主义著作和其他书籍,联系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用心地思考了许多问题。例如,在他的日记中就记有这样的话:

  密切联系实际建设工作,全面研究马克思列宁理论问题。革命的理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一座不灭的明灯,照耀着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走向共产主义完全胜利的道路。

  社会政治活动家,就应该学习社会发展的规律,并
  善于将这些规律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
  我国经济的领导者们对于新事物的感觉,分析我国
  经济的各种现象,注意新的进步的东西并在工作中指靠这些东西的本领,就具有特别的意义。
  拉縴或把舵的好办法,虽然也可以口谈,但大抵得
  益于实践,无论怎么看风看水,目的只是一个向前。

  --------
   《林伯渠日记》(未刊稿),1952年10月19日、21日,11月5日,9月15日。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