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林伯渠传 | 上页 下页
八九


  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七日,林伯渠还以边区政府的名义向全体军民发出如下号召:

  (1)想尽一切办法,立即进行干耕干种,找寻下湿地带、河边和近水地方,发动军民男女老幼担水浇灌,种各种蔬菜,尤其是洋芋、南瓜、萝卜,搜集和调剂各种小日月庄稼种籽,以便遇雨时赶种。
  (2)切实开展节约运动,军民要珍惜每一颗粮食,节衣缩食,度过难关。
  (3)严格保护粮食,绝对禁止蒸酒熬糖,绝对禁止粮食出口,无论何人违犯,一律依法究办,决不宽贷。

  --------
  《解放日报》,1945年5月21日。

  六月下旬,林伯渠、李鼎铭、高岗、谢觉哉又联名写信给各级参议员、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和小学教员,指出“今年的年成是跌定了”,号召他们起带头作用,开展宣传工作,反对侥幸心理,带动大家一起动手,把抗旱备荒落实到边区的每个角落。

  根据历史上大灾之年一般会伴随瘟疫发生的教训,六月三十日,林伯渠在延安各界备荒防疫动员大会上提出,教育厅要有计划地宣传医疗卫生常识,建设厅要想办法尽快救治边区羊子的大量死亡。会后,他又主持政务会议,决定再派出二十个医疗队,下乡进行巡回医疗。

  在抗旱备荒的日子里,为了厉行节约,边区政府机关食堂每天由三餐减为两餐,供给标准也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林伯渠格外关心大家的生活,他经常把管理员找去,叮嘱要想办法让同志们吃饱吃好。有时他还亲自到厨房和食堂去察看,鼓励炊事员给大家把饭菜做好,而他自己也和大家一样,坚持每天只吃两餐饭。和备荒任务相随而来的是热烈的生产运动,林伯渠经常去经营他开垦的那块土地,挑水灌溉,施肥锄草。大旱之年,他地里结出的大南瓜却重达四十多斤。

  由于林伯渠领导边区政府对备荒防疫抓得早,措施得力,一九四五年边区虽遭了罕见的大旱灾,但在全体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抗灾自救,战胜了灾荒,这年的公粮仅比上年减少了四万石。

  林伯渠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但对自己的生活却很少注意。一九三七年他同李俊在延安结婚,后因李俊坚持离婚,从一九四一年起他便单独生活,好长一段时间,他系的裤带是根麻绳子,睡觉没有枕头,枕着自己的衣服。

  林伯渠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尽管工作十分繁忙,边区政府开会,他几乎每次都是最先签到的一位。有一次,办公厅党支部开会讨论一个同志的入党问题,会前没有通知他,会刚开始他走进了会场,微笑着说:“支部书记同志,我来晚了。”便坐下来,认真听完了大家的评议,并和全体党员一块举手表决。最后,主持会议的同志请他讲话。他站起来说:“我今天讲两点,一是检讨,二是请求。我所检讨的是,过党日是每个党员组织观念强弱的表现,我没有准时参加,应该受到批评。我当主席和同志们只是工作岗位不同而已。当主席的人可以特殊,无人管,天下第一,那不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我所请求的是,支部书记不要取消我参加党日活动的资格。”支书急忙站起来说:“林老,你工作那么忙,我们不愿打搅你,所以没有通知。”林伯渠说:“你们不打搅我,自由主义就会打搅我的,你要记住,我是一个普通党员,没有什么特殊可讲。”他又笑着对大家说:“还要请诸位监督执行哟。”林伯渠严于律己的作风堪称典范。

  林伯渠十分重视学习,在他简朴的住室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用木板钉起的简陋书橱,装满了书籍和报刊杂志。他非常博学,除马列主义著作外,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诗歌也是他最喜爱的书籍。如果时间允许,他可以整天的看书。他每天必读报纸,但不是泛泛地阅读,而是把报纸上提出的问题和工作实际联系起来。林伯渠对边区政府机关内部的墙报也很关心和重视。墙报曾因故三次停办,每次都是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又复刊的。

  林伯渠对工作一向十分严肃认真,但对下级特别是普通工作人员却又十分关怀。一九四五年二月初,他建议边区政府办公厅,为机关食堂的宋泽宽、左土木、禅怀新三位六十岁以上的老炊事员祝寿,并亲自致了祝寿词,对三位寿翁在大灶食堂中所起的带头作用,在节约、卫生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他们对炊事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备加赞扬。三位老同志非常高兴,十分感激,更加感到生活在革命大家庭中的温暖。还有一次,林伯渠发现一个孤寡老太婆经常提着筐子到厨房去拣蓝炭(未烧尽的煤核),因她是小脚,提着筐子走山路实在艰难。一天,他对王定国(谢觉哉夫人)说:“那个老太婆太苦了,拣点炭也拿不回去,你叫高世文(谢觉哉警卫员)给他送回去吧。”他把群众生活里许多细小的事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林伯渠在理发的时候,从言谈中发现理发员不安心自己的工作,就用机器和螺丝钉的关系作比喻,说明每一项工作都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在革命队伍里,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每个人搞好了自己的工作,都是对革命的贡献。经过他几次的谈话,这个同志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表示再也不会有不安心的思想了。

  林伯渠热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更爱戴自己的主席。每年新春佳节,各处的秧歌队和群众,都要敲锣打鼓去给他拜年。如一九四五年春节,延安市民代表和三百多人的大型秧歌队,热火朝天地前去拜年,并献了上面写着“人民政府”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的红旗。这年,七十四岁高龄的李全海老人,带着陕北的土特产和两只大公鸡,不远百里从临镇来延安,看望使他过上幸福生活的林主席。一九四五年边区举行第三届参议员选举,林伯渠在延安市南关选区以占绝对多数的一万零八百五十七张票当选,也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他的爱戴和信赖。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