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贺龙年谱 | 上页 下页
1935年 三十九岁(1)


  1月初 和任弼时、关向应等抓紧部队整训,加强党的建设,进行政治教育,实施射击、投弹、刺杀、防空等技术和战术训练,使部队的政治觉悟、军事素质有了提高。

  1月6日 和任弼时、关向应等在永顺县的塔卧召开省委第二次活动分子会议,进行反“围剿”战争动员。

  1月11日 和任弼时、关向应召开二、六军团领导人会议,制定反“围剿”的方针和作战计划。起初,贺龙曾提出:我军应充分利用敌人的指挥不统一、空隙大和后方兵力空虚等弱点,将主力伸到慈利、桃源、沅陵之间的地区,或前出石门以北,在敌人翼侧或突入敌人后方积极活动,调动敌人,迫使敌人与我作运动战,争取打几个胜仗,消灭敌人一两个师,以达到粉碎敌人“围剿”和保卫根据地的目的。后经集体研究,确定将二、六军团主力集结在大庸附近,等待敌人前进,从正面远出迎击对大庸、永顺两城威胁最大的敌人。会后,贺龙与任弼时、肖克、王震并联名向中央军委主席朱德发出请示电报。①

  1月15日至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1月23日 湘、鄂敌军达成协同作战协议,组成以陈耀汉、郭汝栋、李觉、陶广、徐源泉、张振汉为纵队司令的六路纵队,共80多个团10多万人,向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

  1月27日 和任弼时、关向应在大庸县丁家溶的关庙召开第二军团党的积极分子会议,系统地揭发和批判了夏曦在根据地、肃反、建军和建党等方面的严重错误。这次会议对于保证湘鄂川黔及军队党的团结与统一,对于胜利开展反“围剿”斗争都具有重要意义。

  2月初 东面敌郭汝栋纵队一个旅推进到慈利的溪口东南地区,对大庸造成威胁。

  2月8日 和任弼时、关向应率主力于溪口将郭汝栋部击溃。

  2月11日 中央及军委给湘鄂川黔省委及二、六军团负责同志发来一份关于粉碎敌人“围剿”的指示电。指示说:“你们应利用湘鄂敌人指挥上的不统一与何键部队的疲惫,于敌人离开堡垒前进时,集结红军主力,选择敌人弱点,不失时机,在运动战中各个击破之。”并明确指出:“总的方针是决战防御而不是单纯防御,是运动战而不是阵地战。辅助的力量是游击队与群众武装的活动。对敌人需采取疲惫、迷惑、引诱、欺骗等方法,造成有利于作战的条件。”此外,鉴于形势的严重,中央在电报中说:“你们主要活动地区是湘西及鄂西,次是川黔一部。当必要时主力红军可以突破敌人的围攻线,向川黔广大地区活动,甚至渡过乌江。但须在斗争确实不利时,方才采取此种步骤”。指示还说:“为建立军事上的集体领导,应组织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分会,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夏(曦)、肖(克)、王(震)为委员,贺为主席,讨论战略战术的原则问题及红军行动的方针”。

  2月中、下旬 依据中央2月11日电示,组成了由贺龙任主席,任弼时、关向应、夏曦、肖克和王震为委员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

  2月28日 中央书记处电示二、六军团遵义会议的“决议大纲”(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粉碎五次“围剿”战争中经验教训决议大纲》),传达遵义会议决议的基本精神。

  是月 得知遵义会议撤换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者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心情激动。他说:“我虽然没有见过毛泽东同志,但从我本身的经验教训中,从读到他写的文章中,深感他是我们的正确领导者。”②

  3月13日 敌陶广纵队章亮基第十六师一部和两个保安团由王村渡白河(酉水)向永顺方向进犯。

  3月14日 和任弼时、关向应率红军主力于永顺县的高梁坪迎击敌人,先后击溃敌保安团和十六师各两个团。

  3月15日 敌李觉等乘红军主力远在高梁坪作战,大庸空虚之机,侵占了大庸县城及其以北地区。

  3月中旬 和任弼时、关向应等鉴于四面敌人正在逐渐深入和红军在内线活动的范围日益缩小,决定组织1个战役,以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战役计划是,集中主力8个团,首先在后坪(大庸城西约20里)地域在运动中击(溃)(歼)灭李(觉)敌。估计李敌复灭后,陶(广)、章(亮基)不敢急进,(我军再)以一部扼澧水以阻郭(汝栋)敌,主力隐蔽转移于桑植,击(溃)(歼)灭陈(耀汉第五十八师)、张(连三暂四旅)部队,进击或逼进郭敌,然后转移石堤溪、永顺之线,迎击陶(广)、陈(渠珍)两敌,这样各个击破敌人,粉碎‘围剿’。整个战役计划中,以击(溃)(歼)灭李敌为重要关键。”

  3月20日 和关向应以1个团扼守大庸县后坪东面的鸡公垭高地,主力隐蔽在附近地区,待敌李觉部就范。但当天敌人没有行动,误认为敌军已觉察红军企图,加上天雨顾及部队寒冷和疲劳,把主力撤收并后退10余里于龙爪关一带村庄休息,计划第二天再返回伏击阵地。

  3月21日 敌李觉部先红军占领鸡公垭高地,红军奋战一天,虽毙伤敌军近1000人,但自己伤亡亦大,最后被迫撤出战斗。

  3月22日 敌陈耀汉纵队侵占永顺县城。

  是日 由于后坪战斗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贺龙和任弼时、关向应等遂以任弼时代表省委和军委分会给中共中央和军委发出了请示电报,说明当前反“围剿”面临的严重形势,询问中央红军的行动方向,并提出“万一二、六军团因被迫转移,……只有渡长江到(南)漳、兴(山)、远(安)边为便利”的建议③。接着将地方武装编入主力红军,作了转移北上的准备。

  4月5日 党中央书记处就二、六军团是否应该北渡长江的问题给任弼时发来指示电,认为“目前你们那里胜利的可能还是存在着的,仍应尽力在原有地区争取胜利。至于现在提出以后可能转移地区的前途问题,我们认为是适当的,如果渡江对于你们不成一个困难问题时,我们可同意你们渡江的意图,但这只能是你们认为在原地区不利于作战,且红军主力非转移地区不足以保存有生力量时,才可实行”④。

  4月8日 永顺县城被敌占领。

  4月9日 和任弼时、关向应等率二、六军团退出永顺县的塔卧和龙家寨的基本根据地,拟经万民岗、桑植的陈家河、仓官峪,从湖北秭归的东南香溪北渡长江,到湖北西部的南漳、兴山和远安地区去创造新的根据地。

  出发前,贺龙对部队讲话说:“陶广、李觉、郭汝栋、张振汉、陈耀汉这些乌龟王八都来了,要抄我们的家,我们这回是搬家,打烂一点坛坛罐罐不要紧,打烂了,我们要叫他们赔。”⑤

  4月10日 晨,二、六军团的先头部队第四师行至桑植县的陈家河高地蒋家垭,与由桑植城出发的敌陈耀汉纵队的第五十八师第一七二旅的警戒分队遭遇,予以歼灭。

  是日晚 了解到敌一七二旅系孤军深入,仅先红军一步到达陈家河,工事还没有完全做好,并且是分散配置在陈家河、铜关槽和庙垉、张家湾以及澧水南岸的蔡家坪等三处,便于红军分割围歼。乃提出“我们要走,也要打这一仗再走”,得到其他领导人赞同。于是,迅速集中主力向敌发起猛攻,经两昼夜反复冲杀,攻下敌人全部阵地,歼灭了一七二旅,击毙敌旅长李延龄,生俘敌旅参谋长周植先。其师部和第一七四旅(欠三四八团)发觉后,慌忙南逃。

  4月13日 率红二、六军团回师进逼塔卧,于午后进抵桃子溪地区,发现南逃之敌第五十八师师部和第一七四旅(欠三四八团),立即发起猛烈袭击,全歼该敌。

  4月中旬 和任弼时、关向应等率二、六军团乘胜收复桑植县城,并恢复了塔卧以北的大块根据地。

  此后,各路“围剿”之敌震惊于第五十八师的覆灭,纷纷后退。敌开始由进攻转入防御,由主动转入被动。贺龙和任弼时、关向应等根据这种形势,决定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在原地区坚持斗争,发展已经胜利开始了的反攻行动。

  4月22日 和任弼时、关向应等召开二、六军团党团积极分子会议,贯彻中央2月11日指示和遵义会议决议精神。

  4月下旬 和任弼时、关向应等根据当时有利形势,决定除以部分兵力留在根据地内积极钳制敌人和掩护地方工作,主力突入敌人兵力非常薄弱的后方,突然向江垭、石门、新安、王家厂、合口方向进攻,威胁敌重地津市、澧县,迫使湘敌撤退。

  4月底 和任弼时、关向应率二、六军团主力东出进至慈利县的象耳桥、江垭地区,进逼县城,打乱了敌人的阵脚。

  5月初 认为津市、澧县和常德之敌只有少数地方保安部队,形势有利。红军如到王家厂、澧县和津市地区,湘敌主力必回援,一旦回援,红军就可在广大的无堡垒地区进行运动战寻求战机,将有利于恢复根据地。他提出要继续向东反攻。但多数人认为当面之敌第十九师和十六师兵力集中而行动审慎,红军不易下手;同时又顾虑我军继续东出,被敌人切断归路和丢掉桑植。于是,二、六军团在象耳桥、江垭地区筹集了粮款,扩充了一批新战士,旋即返回永顺、桑植、龙山之间地区。

  5月8日 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完全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5月中旬 鉴于中央红军已渡金沙江,二、六军团主要作战任务不再是为配合中央红军的转移行动吸引更多敌人,而在于如何保存壮大自己的有生力量,打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敌“围剿”。贺龙召开军委分会会议,对主要作战方向作了重新考虑,决定把过去为配合中央红军行动而一直遵循着的对湘敌采攻势、对鄂敌采守势的方针,改变为对鄂敌采攻势、对湘敌采守势的方针。因当面敌情是:湘敌兵力比较集中雄厚,战斗力较强,和红军作战的经验也较多;鄂敌则分散薄弱,战斗力不强,是北方部队,不善于山地作战。同时,湘鄂敌军在地势上为红军分割,指挥上不统一,有可为红军利用的矛盾。

  6月下旬 和任弼时、关向应率二、六军团主力进逼龙山、来凤。

  6月2日 又由龙山之兴隆,经桶车、石牌,突破龙山、宣恩封锁线,进至沙道沟、高罗以及东门关一带。

  6月9日 和任弼时、关向应等采取“攻其所必救”的战术,以一部分兵力突然包围宣恩城,佯攻城北椒园守敌,迫使敌军来援;主力则隐蔽集结于宣恩城南20里处,准备消灭可能由来凤、李家河地区来援的敌军。

  6月11日 晚,侦知驻防来凤的敌纵队司令兼第四十一师师长张振汉奉徐源泉令同四十八师黄兴旅等将于次日分为3个支队经咸丰县的忠堡北援宣恩的计划,贺龙和任弼时、关向应等即决定留下1个团继续佯攻宣恩城,监视和迷惑敌人。主力则于前半夜秘密出动,沿两条道路急驰忠堡截击援敌。

  6月12日 下午3时红军主力赶到忠堡东北的黄牛棚附近,即向敌行军纵队发起攻击,将由张振汉亲自率领的敌左支队大部压迫在忠堡东面约4里远的构皮岭山凹里。当时贺龙正患病,体温达三十八、九度,任弼时和医生多次劝他下去休息,他总说:身体好,没关系,今天这个机会难得,张振汉是老敌手了,我万不能下去。叫我到后边去休息,看不见战斗的情况,说不定还会急出病来的。这次战役,经过3昼夜激战,共歼敌1个旅、1个师部和1个特务营,活捉敌纵队司令兼师长张振汉,并给敌另外2个支队6个团以沉重打击。

  6月中旬 和任弼时、关向应等决定一面围困龙山,一面发动群众,休整部队,准备困下龙山,逼走来凤之敌,将以这两个城市为中心扩建根据地。

  6月18日 以一部分兵力开始围困龙山县城。由于红军对战斗任务的主次规定得不恰当,以打援较取城和发动群众为次,以致分散了兵力,结果城未攻下,援敌也未歼。

  * * *

  ① 《二、六军团关于反对敌人“围剿”的作战部署向朱德同志的请示电报》1935年1月11日。
  ② 王震:《忠诚的战士光辉的一生——纪念贺龙同志》,1977年7月28日《解放军报》。
  ③ 《二、六军团向中央军委报告敌军情况及我军部署》,1935年3月22日。
  ④ 《中央对二、六军团是否应该北渡长江的问题给任弼时同志的指示》,1935 年4月5日。
  ⑤ 樊哲祥:《三天之内两大胜利》,载《星火燎原》选编之二。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