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陈景润 | 上页 下页
二八


  盛名之下的陈景润,毫无名人派头。清清白白地做人,认认真真地攻关。他是一棵质朴无华的大树。

  美国之行

  1979年1月,北京国际机场。

  正是严冬。树叶落尽了。挺拔伟岸的桦树,默默地酝酿着春天的抒情诗。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漫天一片柔和的洁白。

  候机室还是暖和的。值班的边防武警正在一丝不苟地检查出国人员的证件。

  “你,你是陈景润?”庄严的帽徽下,一双惊奇的眼睛细细地打量着站在面前的陌生旅客:他外面套着一件破旧的蓝色大衣,里面却是崭新的毕挺的西装;头上戴着护耳的旧棉帽,而脚下的皮鞋,却铮亮照人。如此这般打扮,实在太不和谐了。

  “对,我是陈景润。”陈景润脸上浮上谦恭的笑意,忙向边防武警解释。威严的军人笑了,礼貌地点了点头,放陈景润过关。

  陈景润应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沃尔夫博士的盛情邀请,首次出访美国。他从来都没穿过西装,这一回出国,经过领导说服,才穿上时髦高贵的礼服。他不会系领带,开始也不系,经同行人员的解释,才终于让人替他打上领带。数学所弄了一部老式吉普车送他上机场。同行的还有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夫妇和翻译朱世学同志。临出门前,天就飘雪了,他怕冷,于是,西装外面套了他那件宝贝棉衣,头上戴了那顶护耳棉帽,弄得颇为滑稽。他在穿着方面是向来不顾别人目光的,就是去美国出访也是如此。同行了解他,心想,反正还在国内,到了美国再给陈景润打扮吧,于是,就发生了前面那个戏剧性的细节。

  第一次走出国门,一切是那么新鲜,那么令人振奋!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不久,这是第二次“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它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严肃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极有远见地作出基本结束全国范围内揭批“四人帮”的运动,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立即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从此,中国结束了两年徘徊的局面。改革开放的华夏大地,开始全面地腾飞了。幸运的陈景润,正是乘涌动于全国的澎湃春潮,飞向美国的。

  多情的美国朋友密切关注着中国的变化,他们狂放地伸出手臂,热情拥抱来自神秘东方的数学家们,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攻关方面的杰出贡献,更是令他们赞叹不已。他们特地给陈景润安排了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里面铺着灰色的地毯,简朴,大方,透过宽敞明亮的玻璃大窗,一眼就可以看到一片绿漾漾的针叶林。

  普林斯顿当年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古战场。烽烟早已散尽。占地2.5平方公里的地方,成为世界闻名的学术研究中心。聪明的山姆大叔,全球意识向来十分强烈,他们本国的科学家并不少,却还是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聘请世界各国著名的科学家到美国从事研究。因此,一批常住教授在这片风景优美的地方,正从事着神圣的工作。

  陈景润是应邀到这里来从事研究的,没有教学任务。然而,他的到来,仍是引起了不少轰动。美国的《纽约时报》很快刊登了陈景润到美国的消息,并登了一幅他的照片。普林斯顿大学立即邀请陈景润去做学术报告。

  一身西装,且纤尘不染,头发新理过了,淡淡地烫了烫,领带是同行的朱世学替他系上的,皮鞋也是新擦过的,第一次走上国际学术讲台的陈景润,容光焕发,潇洒动人。闻讯而来的学者、专家把教室挤得水泄不通。不少人是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后,驾车从上百公里以外的地方专程赶来的。陈景润苦学英语几十年,这一回派上了大用场,他用英语讲演,游刃有余,侃侃而谈。韵味绵长乡音未改,但那精深博识的内容,使所有的到会者如痴如醉。浪漫的美国人没有一个人提早退场,他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崇高的敬意。

  演讲十分成功。陈景润在美国的工作,主要是从事研究。这里藏书极为丰富,世界各地的数学研究的资料、信息,更是让行家们为之倾倒,通晓英语的陈景润犹如进入神话中的“太阳岛”,发现遍地皆是珍奇,他恨不得把每一分钟的时间都留住,用于学习和研究。

  痴心不改。他很快就恢复到国内那种痴迷数学的境界。美国风光,诱惑着多少为之神往的人们,而到了美国的陈景润,什么地方都不去游玩,整天就是泡在书房、办公室、图书馆中。

  他的伙食很特别:牛奶煮面条再加上鸡蛋。简单,快捷,而又营养丰富。为的是节省宝贵的时间。开始,几个人曾商议一起做饭吃,陈景润怕麻烦别人,一个人单独做,单独吃,大家理解他,只好由他去。

  从驻地乘半个小时的车,就是超级市场,有班车前往。陈景润买了一大桶的牛奶,整箱面条,还有鸡蛋,几乎成天吃他的“陈氏传统饭”。

  人一忙,他就忘了仪表打扮了。西装是常穿的,但往往不系领带,他嫌系领带麻烦。皮鞋很久没擦了,他不擦,也不让别人轻易给他擦。随行的朱世学时时照顾他,他往往极礼貌地鞠个躬,说声:“谢谢老朱!谢谢老朱!”转身就走,生怕被老朱抓住整容。他懂得要保持中国人的尊严,那件破棉衣,却是从来不曾穿过;旧棉帽,也藏起来了。

  常有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外国专家慕名前来拜访,这些人被称为“终身教授”,有时也约陈景润出去散步,这是最为惬意的时刻。一般是在傍晚。夕阳西下,满地铺金。按老习惯,陈景润要听收音机,收听英语广播,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一边和外国朋友散步、闲谈,一边听收音机,别有风味。陈景润懂礼节,也会去回访这些学者,送点画册之类的小礼物作为纪念。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善于吸收别人先进的东西,自己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偶有闲暇,远在异国,陈景润也有莫名的思乡之情浮上心头。此时,同行人们才发现陈景润的心细之处。出国时,他把相册带出来了,一张照片,便是岁月瞬间的永恒。他一人独处,常细细地看那些照片,是想起那些铭刻心中的往事,还是思念在另一个半球的亲人和朋友呢?

  这是陈景润一生最为惬意的时节,在美国放牧闲暇,也放牧那念念不忘的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1)的壮志。陈景润去美国,国内有人谣传,他不回来了。实际上,这位数学家是祖国忠诚的赤子。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了四个月之后,陈景润飞回北京。

  走时漫天飞雪,回来已是柳绿花红。中外记者闻讯到机场去采访回国的陈景润。身穿整齐西装的陈景润,满面笑容,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绯红,他向记者宣布:把在美国做研究工作所节省下来的7500美元,全部捐献给国家。

  7500美元,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凝聚着陈景润的一腔心血和满腹的艰辛,更凝聚着陈景润对祖国的赤子之情。记者们当时或许并不清楚,它是陈景润靠吃面条节省下来的呢!

  陈景润向来是认真的,回到数学所,他就把一本存折交给了领导。钱存在美国的花旗银行,活期,随时可以取用。他,把一颗赤诚之心交给祖国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