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小说 > 刘邦大传 | 上页 下页
五〇


  ◎篇后·实用观点 声势战VS蚕食战

  八卦讲阴阳,《易经》讲乾坤,老子讲刚柔,孔子讲仁义,西洋黑格尔讲正反,马基维利在《君王论》中讲求狮子的凶猛及狐狸的机智。

  一切一切所说的都是宇宙间、人世间两股相反力量的互动和融合。世问上的东西没有“绝对”,“绝对”推到底经常不是好的结果,乾卦到第六爻成了“亢龙有悔”,坤卦第六爻则“龙战于野(内争)”,《易经》则讲“剥”极反“复”,“否”极“泰”来。老子也以为过刚容易遭到溃灭,过柔则易于被欺侮,刚柔并济才是人间之“道”。

  在战争和行销学上的道理也一样。战争讲求气势,行销讲求声势,“势”足够可以压倒对方的士气,击溃敌手或囊括市场。但势太强而成为虚,有了虚便容易为对方所乘,可能会因而溃败。

  讲声势战时最重要是实力,本身条件不足以压倒优势的,最好采用蚕食的策略。蚕食讲求实利,步步为营,寻求累积的实力。但蚕食的重点,在让对方不觉得“太痛”,不致引起对方的“危机意识”,等到对方发现时,自已实力已足够了。否则蚕食一点,对方便立刻计较,那也可能会偷鸡不着蚀把米了。

  声势战风险较大,赢不过对方,本身便要损失惨重,即使不至于灭亡,也要很长时间的疗伤。

  所以声势战不可常为。军事上有“百战百胜,其国必亡”的警句,便在说明即使全打胜仗,声势战也不可以常用,否则实力必会大伤,长期而言绝对是不好的。

  偶一为之的声势战,规划非常重要;一次不成,想再造声势,也不容易“势”得起来。

  项羽的巨鹿之战,用的便是声势战,一次而中,便可取得相当优势,但若失败,则“吃不完兜着走”!

  在这次战役中,项羽固然是领衔主演的主角,但幕后导演的范增功不可没。决心、勇气及细心规划,是这次成功最主要的因素。

  声势战使用在势均力敌或己方略逊一筹的时候,多少有点投机心理,但也比较能一次便解决问题。

  蚕食正好颠倒,这绝对急不得,只要让对方警觉,可能便要全盘尽输。

  蚕食自然也需要规划,只是规划不必太详尽,最好是先抓住大方向及逐步履行的步骤。蚕食最重要的是执行,执行中必有调整或改变。蚕食策略必须容易执行,弹性也较大,不断的尝试加上耐心和意志力,是采行蚕食策略最重要条件。

  蚕食大多用在本身条件尚不足以和对方硬碰硬对抗时。对方力量虽庞大,但组织松懈,正在走下坡时更容易用蚕食策略来对付之。

  蚕食由于时间花得长,中间变化较多,所以规划上的弹性愈大愈好,以便能面对环境改变时立刻发挥其应变的功能。

  蚕食重累积力量,以“实利”为主,是以方向要抓得好,如果变来变去,没有进展,实力累积不起来,也很容易让对方展开反攻,而功败垂成。

  刘邦的西征军团,采用的便是蚕食策略,合并、招抚、集结人员和粮称最为重要。初期时,刘邦便显得方向有点抓不稳,虽有进展,但犯的错误明显太多。自从张良加入后,情势大为改变,妥善的规划及真正能累积“实利”,也使刘邦能迅速的进入关中。

  不过,最成功的应是楚国的战略规划,北征军团摆出硬战姿态,西征军团则以阴柔战术累积实力,夹击关中,刚柔并济,阴阳互补,使讨伐秦国的战争,很快获得最后的胜利。

  ◎第五篇 项羽分封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亩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 〗

  以生活和生存来讲,人类真正的需要并不多。但由于后天学习到的欲望无穷,且过分去追求这些欲望而不知节制,到最后经常不仅欲望不会因此获得满足,反而产生无尽的焦虑和痛苦,甚至丧失自我。老子这一章节便在向我们警戒欲念杂生的危险。

  色不过五(红、黄。蓝、白、黑五原色),但过分追来变化,便足以让我们眼花缭乱。音不过五(宫、商、角、羽、徵),但一直穷究其变化,足以令人听觉迟钝。味不过五(酸、甜、苦、辣、咸),但如果变化多端,也会使我们味觉不佳,食物的原味反而丧失了。打猎本是运动,但纵情于追寻鸟兽,必耽误正事而心神迷乱。难得的珍宝本是贵重物,但过分贫心,必伤行坏德,身败名裂。所以体验大“道”的圣人,只求填饱肚子,不求官能享受,去除野心欲望,只愿返朴归真。

  物质文明追求无穷的进步和发展,精神的空虚便以它能享受作为弥补。官能愈刺激,愈需要要多的物质,精神上也愈空虚,恶性循环之下永无尽止,最后造成两败俱伤、玉石俱焚。

  大有为、大建设,很可能带来大危险、大破坏,身为领导层的人不得不慎。?”

  ◎第一章 约法三章

  〖这时候最希望项羽开战的是军师范增,他比较项羽坑杀降卒和刘邦约法三章的两个极端行为,便知道大势已去了一半。凭形象,在关中地区刘邦已取得绝对的优势。〗

  秦二世三年,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进军灞上,秦王子婴主动向刘邦投降。

  此时秦二世胡亥已死,而刘邦尚未即帝位,以日后发展来讲,应该算是西楚霸王元年。

  §别人抢金银,萧何守图籍

  其实,刘邦也想不到秦王子婴会不战而降。

  意外的惊喜反而使他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办,不少将领主张干脆杀了秦王,夺取秦政。

  刘邦这个人一向主意不多,尤其突来的幸运常会让他反应不过来,因此也比较不会乐昏了头。

  还好这个人一向不嗜杀,不很顺畅的创业生涯也使他懂得:没有把握的时候最好暂时丢着不去解决。

  “嗯,当初怀王派我作西征军主将,不就是因为我一向比较宽容吗!?何况人家既已主动来投降,杀之不祥,我看暂时饶了他吧!”

  于是将子婴交给负责降俘的部吏去安排。

  处理好投降事宜,刘邦立刻整军西入咸阳城。

  “大丈夫当如此也”的青年梦想即将实现。

  依战国时代的习惯,只要攻陷城池,大事掠夺便是对胜利军的犒赏。这种习惯一直到三国时代还仍然存在,除了几位治军严谨的名将为了政治号召及未来统领的需要而禁止强夺外,洗劫敌人之降城一般是不违反军纪的。

  何况刘邦的西征军团大多是合并的杂牌军,即使想要严加管理,其他军团将领也不见得服气。

  所以一进入咸阳城,谁也管不着谁了,各军团将领纷纷指挥其部属,全力强夺秦国宫中、国库、官员家中及民间的金帛财物,就地分赃。

  不过沛县跟随而来的原先班底似乎颇能自制,在混乱中他们大多主张维持秩序。

  此时刘邦实在不想管,而且他也自知管不了的。

  萧何的观点却不一样,他不在乎谁在抢财物,他关心的是秦皇室收藏的图籍资料。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