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屠格涅夫 | 上页 下页
四一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让每个人都扎根在祖国大地上吧!”

  1877年,屠格涅夫从国外回到彼得堡。他本打算写信给病危的涅克拉索夫,可是担心对方会把这封信误认为是一种报终的信号。后来得知涅克拉索夫想见他的消息后,便立即赶去看他。为纪念这次会面,屠格涅夫写了一首散文诗《最后一面》,该诗的最后一句是:“是的死亡使我们和解了。”

  过了几个月,屠格涅夫忽然收到了多年来音讯杳无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信。他在信中表示希望忘却以往的口角,重归于好。屠格涅夫接到这封信很高兴,他回信说,他“极愿恢复从前的友谊”,并于1878年秋天回国后,到过托尔斯泰居住的雅斯纳亚·波良纳。不久,托尔斯泰去斯巴斯科耶拜访了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还将他作品的译本发表在外国杂志上,给他寄来福楼拜对《战争与和平》的评论。

  1881年,屠格涅夫最后一次回到祖国,几个月之后,他在巴黎患了重病。病很奇怪,没有任何疼痛,就是站立不起来,不能活动。严重的不治之症使他卧床不起,作家产生了最痛苦的预感。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当您去斯巴斯科耶时,代我向我的房屋、花园,和我的那棵小橡树鞠躬致敬,——向祖国鞠躬致敬,我可能永远看不见她了。”后来,做了一次手术,病情并未减轻,原来他患的是脊椎癌。现在,不但不能动弹,又增加了疼痛。

  1882年8月,《欧洲导报》的出版者米·马·斯塔秀列维奇来看屠格涅夫。屠格涅夫给他念了几篇小文章,都来源于他近几年积累起来、作为以后创作基础的“初稿”。这些短小文章艺术上精雕细刻,内部结构完整。屠格涅夫曾将它们汇编成集,取名《老年人》。斯塔秀列维奇说服屠格涅夫将它们交付出版,屠格涅夫表示同意。于是这个新集子刊登在《欧洲导报》上,用了另一个标题——《散文诗》。

  因为这是屠格涅夫用清新明快的散文写成的一幅幅完整的充满诗意的彩画。

  《散文诗》题材广泛,包括哲学、社会、心理,谈到了宇宙生活、自然界、爱情、死亡、故乡、美、功绩、友谊诗集的主题是衰老、孤独和死亡。然而死亡压不倒爱的力量。散文诗《麻雀》最后的结尾是:“爱,我想,比死和对死的恐惧更有力。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献给俄国革命运动巾帼英雄的散文诗《门槛》刻画了一个为了革命准备承受任何考验和苦难的女革命者形象。在立功的门槛上站着一位姑娘,一个“缓慢的、喑哑的声音”问道:“啊,你想跨进这道门槛,你知道等待着你的是什么吗?”

  “知道。”姑娘回答。

  “知道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死亡吗?”

  “知道。”

  姑娘跨进了门槛——随后,在她后边落下了沉甸甸的门帘。

  “一个傻瓜!”有人在后边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

  “一个圣洁的女人!”从某处却传来一声回答。

  这首诗是根据对社会民主党人薇拉·扎苏利奇审判的感想写成的(薇拉1878年枪杀了彼得堡市长)。

  而到1883年,人们就已经将它同俄国另一女革命家索非亚·彼洛夫斯卡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了。

  《散文诗》问世后,尽管长期患病,肉体上备受苦痛,屠格涅夫仍怀着一股难以抑制的创作热情。当他已经不能再写字时,他向波丽娜·维亚尔多口授了一篇自传体特写《海上大火》和一个中篇《结束》——描述的是农民惩治一个已经变成小商人、小偷和骗子的新型地主的故事。

  直到神智清醒的最后一分钟,屠格涅夫还在关心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他写的最后几封信里,有一封是给列夫·托尔斯泰的。当时,托尔斯泰由于进行错误的美学道德及宗教上的探索而放弃了他的文学创作。

  在屠格涅夫的这封绝笔信中写道:“亲爱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我亲笔写信给你,是要告诉您,作为您的一个同时代人,我曾经多么高兴;我要真诚地向您提出我的最后请求:我的朋友,请回到文学活动中来吧!因为你的才能是天赋的。啊,如果我能认为我的请求对您能起作用的话,我会感到多么幸福!我的朋友,俄罗斯大地上的伟大作家,请答应我的请求吧!”这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体现了一个俄罗斯作家对伟大而光荣的俄罗斯文学的伟大热情。

  1883年6月22日,屠格涅夫在巴黎附近的布日瓦尔溘然长逝。

  在此以前不久,路易·维亚尔多已经去世。波丽娜·维亚尔多已经61岁。屠格涅夫临终前,波丽娜一直守在他身边。

  屠格涅夫一生未有过自己的家。“家”对他来说,只能意味着俄罗斯。他在弥留之际,要求把自己埋葬在祖国的大地上,埋葬在别林斯基的墓旁。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