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屠格涅夫 | 上页 下页


  §第二章 国内上大学

  1833年莫斯科大学的入学考试很严格,167名考生中只录取了27名。其中就有15岁的屠格涅夫,他考入了语文文学系。

  莫斯科大学是当时俄国教育的中心,俄国的很多青年都以进此大学为荣。像赫尔岑、奥加辽夫、别林斯基、斯坦凯维奇、莱蒙托夫、冈察洛夫、屠格涅夫等这些卓越人物都在30年代初期就学于这所大学。

  30年代的俄国,继沙皇政府迫害十二月革命党人之后,又开始了残酷的反动统治。警察迫害和镇压制度猖獗一时,目的是要扼杀一切自由思想。尼古拉一世把大学看作自由思想的温床,而莫斯科大学成为他特别注意的目标。这所大学是当时进行政治探索的中心。斯坦凯维奇学生小组以及赫尔岑、奥加辽夫小组,后来成了开展社会政治斗争的最初的基层组织。

  然而,反动派的猖獗行径不仅仅针对进步学生,还涉及到整个大学的教育体系,按政治上是否可靠的原则挑选教授。所以,屠格涅夫便只好听一些枯燥无味的讲课。

  但是,也有进步的善于思考的教授。其中最受爱戴的是米巴甫洛夫教授。他讲的是物理和农业,但他常常引导学生们去关注哲学问题,他是德国哲学的传播者和宣传者。屠格涅夫对哲学的浓厚兴趣就在此时显露了出来。

  屠格涅夫在一年里听完了俄罗斯语文、通史、物理、拉丁语和法语这些普通班课程。在升级考试中,他总分得了36分,13名学生中有6名升到了二年级,他是其中之一。

  但是,屠格涅夫已经不能再在莫斯科学习。1834年夏,他转入了彼得堡大学哲学系的语言专业。

  他的哥哥这时已经在彼得堡开始担任军职,全家都迁到了首都。到彼得堡不久,屠格涅夫的父亲就中风死去,他的过早去世对亲人们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父亲去世前不久,屠格涅夫就开始创作诗剧《斯节诺》。该剧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是阅读拜伦作品后受的影响。戏剧题材取自意大利生活,具有与库科尔尼克趣味相投的传奇剧效果。两年以后他把自己的长诗交给普列特涅夫教授评判,屠格涅夫在大学里曾经听过他的课。

  屠格涅夫在彼得堡生活的第一年,会见了诗人茹柯夫斯基。屠格涅夫的母亲想要诗人想起她(在她做姑娘的时候,诗人曾去斯巴斯科耶庄园参加家庭演出),就派屠格涅夫给他送去她自己绣的天鹅绒靠垫。屠格涅夫怀着激动而又胆怯的心情来到诗人居住的宏伟宫殿,诗人温和大度地和他攀谈起来。就是这次短暂的会见也足以使屠格涅夫在后来能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一个惟妙惟肖的日趋衰老的诗人轮廓。

  屠格涅夫在彼得堡大学同彼普列特涅夫教授最为接近。普列特涅夫是当时著名作家、诗人及批评家,他和普希金、茹柯夫斯基、巴拉登斯基、果戈理是朋友,是普希金最亲密的友人之一,普希金的《奥涅金》就是献给他的。屠格涅夫把剧本《斯节诺》递交给普列特涅夫教授。普列特涅夫读过后,对它作了严厉的分析批评,但又指出作品中还是“有点东西”

  的。屠格涅夫受到这几句话的鼓舞,很快又带给教授几首诗,普列特涅夫指出其中两首:《傍晚》、《致维涅拉·美吉采依斯卡娅》最为成功,并邀请屠格涅夫到他家里参加文学晚会。屠格涅夫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文学初试。

  屠格涅夫在彼得堡大学当学生的时候,果戈理在那里讲授古代世界史和中世纪史。但是学生们没有认出他就是著名的《狄康卡近乡夜话》的作者,并且对他的任教评价并不好,他讲课无精打采。据屠格涅夫证实说,他“总是那么忸忸怩怩的”。果戈理之所以非常喜欢历史,是把它视为一种艺术素材,而不是当作一门教学课程。他的讲课并没有影响屠格涅夫对他的尊敬:“他生来就是做同时代人师长的,只不过不是讲台上的师长而已。”

  当屠格涅夫还是二年级学生时,他和后来的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季莫菲·尼古拉耶维奇·格拉诺夫斯基成为情投意合的好朋友,他们是同乡。两人都喜欢艺术、文学、科学,都醉心于诗歌。两人每次会面,都有诗歌朗诵这一项,有时是他们自己写的诗,有时则是他们喜爱的诗人的诗。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